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屏晚钟声色绝响-行走网自助旅游功略,自助游游记,自助旅游.

[游记]南屏晚钟声色绝响-行走网自助旅游功略,自助游游记,自助旅游.

2007-07-24    xingzou.com

南屏晚钟,也许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画家张择端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尽管此图远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图》那么蜚声画坛,但却被记载于明人《天水冰山录》中。明代诗人张岱“夜气滃南屏,轻风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的诗句就已把净慈寺钟声的美妙写得出神入化了。康熙皇帝巡游江南,品题西湖十景,也在净慈寺寺门外建起碑亭,亲笔手书“南屏晚钟”四字景名,大约是因为“夜气方清,万籁俱寂,钟声乍起,响入云霄,致足发人深省也”。

南屏山,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山高不过百米,山体延 伸却长达千余米。山上怪石耸秀,绿树惬眼。晴好日,满山岚翠在蓝天白云得衬托下秀色可餐,遇雨雾天,云烟遮遮掩掩,山峦好象翩然起舞,飘渺空灵,若即冬天一场温泉的盛宴 张艺谋印象主题之旅 冬季出游现在进行时 一路向北 雪景独好 若离。后周显得元年(九五四),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

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岩石、洞穴等为其所迫,加速了声波的振动,振幅急遽增大后形成共振。岩石、洞穴便随之产生音箱效应,增强了共鸣。同时,钟声还以相同的频率飞向西湖上空,直达西湖彼岸,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

南屏晚钟的情韵由此而生,悠然成型。宋代诗人王洧有《湖山十景 南屏晚钟》诗细说究竟:“涑水崖碑半绿苔,春游谁向此山来。晚烟深处蒲牢响,僧自城中应供回”。每当夕阳西下,暝色苍茫,净慈寺的钟声便在群山碧空中回荡。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钟声经石穴回荡互激,山谷响应,逾时乃歇。岁月既久,钟声成了南屏山不可或缺的动人风景,但南屏晚钟的盛誉和胜况专属净慈寺名下,净慈寺为此建起了绘饰华丽的钟楼。元人尹廷高诗曰:“缥缈雷峰隔上方,数声风送到幽窗。柳昏花暝游人散,付与山僧带月撞”。

岁月流逝,净慈寺钟楼历经毁建,大钟也曾废而复铸,最具规模的重铸,历史上只有二次:一次是在明洪武十一年,信持夷简禅师募捐聚铜二万余斤,铸成巨钟一口,撞击声播远壑,余音缭绕。可惜在清朝末年,铜钟在战乱中消失,从此钟声岑寂。1986年,寺院又新铸铜钟一口,钟高三米,口径二点三米,重达十吨以上。钟体内外,镌铸《妙法莲华经》七卷及铭文共计六万七千字;它采用“蒲牢雕龙”作钟钮,以八瓣莲花为钟唇,每瓣铸有一处撞钟点,其中六处钟点上铸有梵文。钟脊上立南无毗婆尸佛和南无释迦牟尼佛等七个佛龛。铸造精致,音质浑厚,每敲一下,余音袅袅,长达2分钟之久,“半入湖风半入云”,十分浑重动听。太虚大师为此有题:“六桥烟水,三竺香云,正觉南屏钟破晓;双树戢晖,五天潜响,却欣东土佛常春”。

“看苏堤春晓,听南屏晚钟”不仅仅是杭州人的乐趣,曾经风靡海内外的那首歌发出了郁积人们心底的共鸣:“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森林它一丛丛。我找不到他的行踪,只看到那树摇风。我匆匆的走在森林中,森林它一丛丛。我看不到他的行踪,只听到那南屏钟。南屏晚钟,随风飘送,它好象是敲呀敲在我心坎中。南屏晚钟,随风飘送,它好象是催呀催醒我相思梦。催醒了我的相思梦。相思有什么用,我走出了丛丛森林,又看到了夕阳红”。

尤其是在天气交响混合,共振齐鸣,悠悠扬,经久不息。北宋以后,净慈寺与兴教寺一布置一衰,岁月既久,南屏晚钟的盛誉和胜况专属于净慈寺名下,净慈寺建起了绘饰华丽的钟楼,逐渐在为千年古刹最为迷人的吸引物。净慈寺钟楼历经毁建,大钟也废而复铸,最具规模的篝铸,一次是在明洪截止十一年,信持夷简禅师募休聚铜二万余斤,铸成巨钟一口,撞击声播远壑,余音缭绕。还有一次是在一九八六年,新铸铜钟高三米,口径二点三米,重喧十吨以上。钟体内外,镌铸《妙法莲华经》七卷及铭文共计六万七千字;它采用[蒲牢雕龙]作钟钮,以八瓣莲花为钟唇,每瓣铸有一处撞钟点,其中六处钟点上铸有梵文。钟脊上立南无毗婆尸佛和南无释迦牟尼佛等七个佛龛。近年来,每到除夕之夜,杭州市各界人士和外宾、侨胞、游客聚集在净慈寺钟楼内外,举行新年撞钟除旧迎新活动。当第一百零八声钟声响,正好是新处伊始之时。这一象征着祥和、欢乐、安定、团结的活动,为古老的南屏晚钟注入了新的涵义和魅力。

古韵悠悠的南屏晚钟总是和夕阳连在一起。多少年,多少代,多少人因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听着这溶入这玉屏青嶂的苍凉钟声,感到一种人在旅途的孤寂落寞。那钟声演绎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带着年年岁岁的风霜雨雪,磨老了春花秋月,磨碎了青春年华,磨平了书生意气,磨损了壮志雄心,曾经孤心诣意追求的憧憬和希望,都在这夕阳中看到了无奈,在钟声里变成了叹息。辛弃疾曾感慨“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王安石却说得更透彻:“丹楼碧阁皆时事,只有江山到古今”!钟声搅动了回忆,更搅乱了百结愁肠,残梦无可再续,那愁绪只会越来越浓,钟声的古韵让多少人流泪,流泪的古韵中,有一种悸心的颤动,让人受够“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折磨,这暮烟翠微下那悠悠不绝的绀殿钟声,便是一种无语却惊心的叙说。明人聂大年的《南屏晚钟》诗:“柳昏花暝暮云在,隐隐初传一两声。禅榻屡惊僧入定,旅窗偏逗客含情。”

同样的夕阳,同样的钟声,今天的南屏晚钟赋来却在是不同:徜徉在南屏山下,自见“满目青山夕照明”,放眼西子湖上,“红霞万朵百重衣”。夕阳如火,落日鎔金,展现在眼前的是充满憧憬的金色世界。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千丝杨柳摇动着蓬勃的生机,那雄浑淳厚的钟声便是温馨的祝福;秋天是收获的时分,烟波归舟满载人生的喜悦,那悠扬悦耳的钟声便送来了真诚的祝贺。清粼波光发送着“明天将更美好”的祝愿,钟声便送来的欢欣和鼓舞。一声又一声,驱走了疲劳,放松了心情。仿佛故乡的明月,仿佛和煦的春风,那雄浑,那悠扬,一丝丝都铭刻在永恒的记忆中。夕阳西下,钟声却没有远去,它悠闲地追逐着野云回荡在南屏山下,飘忽在西湖上空,“独在异乡为异客”也好,“人生似单程旅游”也罢,钟声同样关爱着碌碌人生的无数飘泊者,那温馨的牵念和祝福便似暖流注入心中。人在旅途,行色匆匆,听过天籁,看过风月,但不知这世界上能有几多人真正读懂这梦牵魂索的“南屏晚钟” ?

转自:http://xingzou.com/Article_3672.html21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