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导游杭州:南屏晚钟

[游记]导游杭州:南屏晚钟

2008-05-22    mmmca.com

导游杭州:南屏晚钟——杭州的仲夏夜之梦06-07-22

16:47:28, 分类: 随笔 散文 小品

导游杭州:南屏晚钟——杭州的仲夏夜之梦

导游杭州:南屏晚钟——杭州的仲夏夜之梦

作为中国人,我觉得天下最美的地方之一要算杭州。游览杭州,净慈寺的南屏晚钟不可不去。

在西湖南岸的玉皇山脚下,是美丽幽静的南屏山。山上峰峦叠秀,奇石剔透,花草芳馥,古树森森。在南屏山与西湖之间,小小苍郁秀润的夕照山北面,就是同样美丽幽静的净慈寺了。净慈寺,还有的当地人就称为净寺,标准的南式建筑风格的禅宗寺院,斗拱交错,重檐高翘,西湖南山寺院虽多,但净慈寺的独特风格在诸寺院中别具一格。

被称为西湖十景之一的南屏晚钟就在净慈寺内。钟高2.15米,直径1.35米,重十吨多,铸于大明洪武年间。大钟的正面铸有“净慈禅寺”四个大字,钟体上铸有《妙法莲花经》七卷,以及其它铭文近七万余字。走近大钟细细观看,上面的钟钮由“蒲牢雕龙”形状制成,往下,小八瓣莲花做钟唇,每瓣莲花都铸有一个浑厚的撞钟点,其中的六个撞钟点上铸有梵文。此外,钟脊上还立有佛祖释迦牟尼像等七尊佛龛,立意庄重。在钟的下端铸有一圈菩提纹饰,菩提从来是佛教的专用植物,菩提纹饰体现着佛性。

最初,在北宋之前的五代吴越国时期,三代五王都崇敬佛祖,在后周的显德元年(954年),吴越王钱弘俶在此地建有一座慧日永明院,是一群佛刹中的一座,成为西湖南山寺院群中的一员。当年,礼聘浙江衢州的道潜禅师入寺,开坛说菩萨戒。因此,道潜禅师被称为净慈寺的开山祖师。道潜禅师圆寂之后,吴越王钱弘俶从杭州灵峰山的灵隐寺请延寿法师来主持净慈寺院,成为净慈寺历史上的第一任住持。

根据记载,道潜禅师是禅宗五家之一的法眼宗高僧,永明延寿法师修持法眼宗,也被尊为净土宗的第六代祖师,其白卷巨作《宗镜录》融贯禅宗心法,因此净慈寺在杭州地区传播法眼宗方面应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久,吴越王钱弘俶听从道潜禅师的遗言,上表让位于北宋,进献十三州之地,净慈寺在北宋进入到鼎盛时期,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宋真宗赐铜毗卢遮那佛像给净慈寺,许多禅宗的高僧宗师,如洪寿、圆照宗本(苏东坡的至交好友)、如净禅师(曹洞宗第十三代祖)、道济禅师(济公和尚)等进住净慈寺,净慈寺在大宋王朝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只是好景不长,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净慈寺在北宋年间毁于一场大火,宋高宗时期,南宋建都杭州,净慈寺重建殿宇,并建田字殿,塑五百罗汉像,但净慈寺又遭第二次大火被焚。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再次开始十多年的净慈寺重建。这一次重建,除大殿以外,又新建宗镜堂、罗汉堂、慧日间、毗卢阁、千佛阁。

在南宋时期,净慈寺是禅宗五山之一。

元初元末,世事多难,杭州几经兵火,惟净慈寺侥幸躲过战火,劫后余生。明初,朱元璋倡佛;清代,康熙、乾隆都曾多次亲临净慈寺进香、题字、题诗、赏赐钱物。

现在,净慈寺山门前的大樟树下有两座御碑亭。东面是康熙题写的“南屏晚钟”碑和对联一副;西面碑亭内是乾隆《南屏晚钟》诗二首,分别题写于1750年和1757年。

第一首:净慈掩映对南屏,断续蒲牢入夜声。却忆姑苏城外泊,寒山听得正三更。

第二首:湖山四面画为屏,合有钟声警众生。唐宋至今诸物改,霜天惟此未曾更。

一进正门的天王殿(也叫金刚殿),一尊弥勒铜佛为供奉的主体,背后是韦陀像,左右两边是威集、密集两员金刚。天王殿的右面,就是“南屏晚钟”那三重翘角飞檐的钟楼了。

天王殿后面,穿过一片浓荫密布的庭院,是主殿大雄宝殿,供奉的是铜铸的毗卢遮那佛坐像,即释迦牟尼的报身佛像。两边是铜铸的十八罗汉像。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本地的两位出家的名人也在其中。大雄宝殿的门楣上,弘一法师题写的“具平等相”匾额,就张挂在“大雄宝殿”的匾额之上。大雄宝殿之内,济公的金身塑像站立在如来的莲花宝座之下。

现在,净慈寺三圣殿后面的会佛堂,是僧众们修行净土法门的主要场所。

此外,观音殿内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观音菩萨。

南屏晚钟的鸣钟时间,定在早晨四点和晚上八点两个时间,每次鸣钟108声。据说可以解脱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108种烦恼。但外人不得鸣钟,只能由界内的出家人撞击。

现在的这座大梵钟,实际上比原来明代洪武的铜钟还要大,高三米,直径两米多,重十吨,是由日本曹洞宗永平寺捐助的,钟体上的铭文是赵朴初的字体。

其实,何必非鸣钟以去烦恼。钟在心内,不鸣也鸣;钟不在心,鸣也不鸣。犹如,无欲之人,无恼可烦;虽钟在鸣,怡然自得。

西湖之中的美景导游

1、最美不过小瀛洲,九曲桥上观荷花,此处步步入胜,渐入佳境。

2、神仙去处湖心亭,静坐沉思阅古今。

3、幽静之地阮公墩,小洲林中见人家。

4、九溪烟树,从龙井村到钱塘江边,上下七千米,九溪十八涧,曲径通幽,游人不多,处处为不可多得的美景。

5、黄龙洞,栖霞岭的北面,这里原是荒废的道观,满山竹林叠翠,青苔密布,为一大幽静修炼场所。(栖霞岭上牛皋墓,也不可不去。)

6、湖西浴鹄轩,此乃绝对幽静之处,水面曲折,草木青青,最好在一阴雨天,坐船前行,随船携带一两瓶好酒,各色菜品若干,好友知己数人,乘兴而去,微醺而归,途经子久草堂、于谦祠码头、右台仙馆、燕南寄庐,皆清静场所。

7、城隍阁,建于1999年,所以是仿古的现代化建筑,但设计巧妙,建筑的极其美丽,不可不看。

杭州最值得游览的佛教寺院

杭州的世俗文化场所总是人潮汹涌,以人满为患。而宗教文化场所要好得多,大有清静之处,特别是有许多的佛教寺院,寺院之多,为全国城市中仅次于北京。到杭州不去寺院,为一大遗憾。当年,苏东坡贬官在杭州,曾遍游佛寺:“三百六十寺,杖履无不至。”我将杭州的各个寺院及其特点、地理位置做个介绍,有兴趣的,可根据自己的方便,选游几个寺院,以不虚此行。南屏晚钟的净慈寺免去不介绍了。

1、灵峰山脚下的灵隐寺,在杭州各佛教寺院中,从来是排属第一,也是来杭州之人的必游之地。究其意境,我想,最贴切的,恐怕就是“深山藏古寺”了吧。近闹市而曲径通幽,远避喧哗且清静之极,景色之美是很难用言语来表达的。

此外,灵隐寺建于东晋,为杭州所有寺院之最古老,当时的中国,佛法尚未兴盛起来。以后,历代扩建、重建、改建,有“东南第一山”之称。

灵隐寺中值得一看的,有天王殿里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还有那句流芳百世的弥勒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怀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然后是佛教的护法菩萨韦陀,高2.5米,南宋时期由一整块香樟木雕刻而成。寺内的大雄宝殿、药师殿、藏经楼、华严殿、五百罗汉堂,都各具特色,尤其道济禅师殿,为在灵隐寺出家的济公和尚专门建的,不可不去。

目前,灵隐寺内有僧众120位,还办有灵隐学堂和图书馆,每日早晚课诵,欢迎前去“同结万人缘”。

2、白云峰脚下的法喜讲寺,亦称上天竺寺,地址:杭州天竺路239号。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宋代,由禅寺改为教寺;南宋嘉定年间,品第江南名寺,尊表五山,上天竺教寺被评定为教、律院的五山之首。

自北宋苏东坡开始,就赞誉此寺的观音最为灵验,一直流传至今。所以此寺的香火不亚于灵隐寺,为平民百姓之最。有民谣:“烧了三年杭州香,来世投个好爹娘”之说。

3、灵隐寺南面、天竺山稽留峰脚下的法净禅寺,建于隋代,又名中天竺寺。四周群山环抱,为风景之最美。寺中12米高的大悲观音圣像为圆通殿的主佛。现在是杭州佛学院的所在地,居士也可参加旁听。

4、飞来峰脚下的法净寺,原名下天竺翻经院,东晋时建立,原是翻译佛经的地方,以后改为佛寺,也称下天竺寺,还曾经被称为灵山寺。由于该寺的年代最为久远,唐代的李白、白居易,宋代的苏东坡,都有不少的诗歌唱和。

法净寺(大门的匾额上也写着“法净讲寺”)是座比丘尼道场,也是杭州唯一开放的僧尼寺院,现有僧尼法师30多人。

5、灵隐寺西石笋峰脚下的永福寺,建于五代,原名普圆院。该寺不大,美丽异常,寺内的墙壁上宋代大家苏东坡、秦观等人的留题和画作不少,在日本也颇具影响。

6、灵隐寺再往上走三里路,在北高峰的山腰巢枸坞,就是灵峰山的唐代古寺韬光寺。这个寺院的创建人是韬光法师,当年可是白居易的好朋友呀。寺内中有道教的吕纯阳炼丹处,佛容道景,这也是一奇特之处。遥想北宋当年,苏东坡也常来韬光寺游览,此外,绿荫环绕的观海亭、古树、翠竹、青苔、浓荫,到处美不胜收,是一座寺院与周围的自然风景融为一体的美丽景观。我将韬光寺称为整个杭州最美丽清静的寺院,是不是虚言,你亲自去看看,同其他的寺院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7、灵隐寺西面、竹林深处,地处灵隐、天竺两山之间,背后靠天竺上、中、下三寺的中印寺,竹林密布,曲径幽深,自古以来,规模从来不大,寺面宽为五开间,仅楼上楼下两层殿堂,分为大殿(供奉华严三圣像)、祖堂(供奉开山祖师和历代高僧禅师),中印古刹布局小巧玲珑,恰如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8、杭州西湖南面的凤凰山,在著名的南屏晚钟的净慈寺东南面,有一座不高的小山栖云山,沿数百级的石阶上山前行,山上的绿树丛中,有一座显露着黄墙围绕的山门、四合院似的栖云古寺,幽雅闲静,景色宜人。

栖云寺建于南北朝,寺虽小而诸佛齐全。如果在杭州诸寺中比较,我对栖云寺的环境、布局结构,赞不绝口。如果再让小纳我自己选择住堂之寺,我宁可先选择栖云寺,然后再选择净慈寺。

9、法华山下重建的法华寺,建于东晋初年,从老东岳口进庙坞,过东岳庙,便离重建的法华寺不远了。从寺后的千年进香的古道登杭州最高的北高峰,脚下便是最著名的灵隐古寺。用法华寺内的清泉法华泉冲一杯香茶,水质不亚于白鹤峰脚下的名泉虎跑。

10、紫阳山东南麓的宝成寺,以石刻造像而闻名。现小寺内有佛无僧,不忙时又有雅兴,可去一看,这可是当年苏东坡先生留诗的地方呢。

11、龙山南面、慈云岭西南的天龙禅寺,从南山公墓牌坊前行右转,片刻即到。天龙寺建于唐代,南宋和清咸丰年间两度毁于兵火,光绪年间重修。全寺依山而建,寺不大,主龛是石刻佛像,别具风格。

12、杭州滨江区长河古镇,有一座近一百多米高的小山——冠山,与杭州繁华的市区隔江相望。在山上的苍松翠竹之间,有一座南宋时建立的小寺——冠山寺,也称作“云岩禅寺”,属佛教的曹洞宗。去小寺一游,边领略江南的乡间古镇风光,

杭州的萧山区,是过去行政独立的萧山市,地区经济发达,文化普及,风景极佳,而且有许多著名的佛教寺院。下面介绍的几个寺院,全都在萧山境内。

14、萧山区瓜沥镇航坞山上,有一座宋代建立的佛寺白龙寺。寺不大,三进院落,观音殿佛座西边的白龙井水质甘甜,为了饮这杯香茶,也不虚此行。

15、萧山区闻堰镇老虎洞山上的莲华寺,曾是历史悠久的尼姑庵,周围的风景及其优美。现在建成了一片繁华的旅游区,使人感慨万千。

16、萧山区义桥镇建新村杨岐山的杨岐寺,建于南宋,左右皆为水景,眼界一片开阔。此寺远山近水,周围山不高险,树不古旧,与你过去常见的深山古寺别有不同,另有一番世外桃源的水乡韵味。

对了,此寺还是“中国佛教文化展示中心”,有兴趣的话,可以细细观摩。

17、萧山区坎山镇勇建村航坞山极乐寺,这是我在杭州地区所看到的最年轻的一个寺院,建于1980年,原名法海极乐寺。我因为对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很有好感,因此对多管闲事的法海和尚颇有微词,极乐寺没有了法海,我想香火也会旺盛一些。这座寺院是佛教临济宗慧南第九代传人海智法师从上海集善款创建的。

18、萧山区坎山镇凤生村航坞山西侧的地藏寺,建于北宋年间,与刚才的极乐寺上下相依。但此寺荒芜多年,是在1986年,杭州的本一法师集善款重建的。

地藏寺残墙败垣,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地藏寺,顾名思义,是供奉地藏菩萨的,在家修行的佛家弟子,不能不供奉地藏菩萨;二是游览这座古旧的地藏寺,使人联想起同样古旧的道教圣地武当山。二者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19、萧山区临浦镇中心峙山公园内的峙山寺,建于清乾隆后期,也是供奉地藏菩萨的。

20、萧山区城厢街道文化路上江寺公园的江寺,又名昭玄寺、觉苑寺。建于南朝。

21、上述同一条街道西端的祗园寺,建于东晋。现为清代江南民居式建筑。

杭州的余杭区,原来行政独立的余杭市,产生了杨乃武于小白菜故事的地方,经济发达、仅次于萧山,寺院的规模要远胜于萧山。

22、余杭区径山镇径山村的万寿禅寺,建于唐天宝年间,此乃是规模宏伟的大寺,不亚于杭州的任何一家大寺院。径山寺四周山峰逶迤,古刹梵宫林立,风景优美。苏东坡当年未去萧山,却未少来余杭,可见苏先生的《游径山》一诗。如果说,日本佛教的曹洞宗出自杭州净慈寺,那么日本的临济宗诸派法系则基本上出自径山寺。历年来,日本的佛教僧人朝拜观山,多次来到径山寺。

23、余杭区超山北侧章隈坞青莲禅寺,建于明末清初,为余杭民间烧香敬佛的重要寺庙,香火旺盛。

转自:http://www.mmmca.com/blog_u8510/p_full/82380.html42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