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梅里雨崩之行(四)-女人︱生活︱爱秀秀经验分享网络 |
[游记]梅里雨崩之行(四)-女人︱生活︱爱秀秀经验分享网络 |
2007-08-04 |
4月20日,早晨,7点起床,第一件关心的是看天气,又将是阳光灿烂!虽然可以成行了,但走这条线路最好是多云或阴天。因为尼农以后一直到西当都是荒凉干热谰沧江峡谷,路上没有高大植被可遮阴的。 昨晚睡觉前就把阿青布画的地图牢牢地记在了心里。所以吃完早饭,8点钟就悄悄地出发了。 从阿青布家门前的草地上直接向河边走去,8点08分到第一座桥,过桥后沿着河的左岸山路行走。初升的太阳无法穿越山路上的密林,所以不会晒的很厉害。而路上居然还有以前驴友留下的形形色色的路标,最明显的是撕碎的扑克牌,每搁一二十米总会出现。真不知怎么评价,这段路其实还是很明显的。 8点26分,走过一处废弃的牧场围栏、木门。8点28分看到和对岸有一大片山坡被塌方的滑石完全覆盖了。8点39分路过一处完好的牧场围栏,但没有看到牲口和藏民。8点45分,河对岸远处的山坡上出现了一座木屋。 8点48分,到了第二座桥,通过后来到河的左岸,前行了10分钟,沿河山坡上出现了大片耕地。路就是直接从耕地中间穿过,这片耕地就是阿青布说的苞谷地,只是现在是一片光秃的黄土。应该很快就能到第三座桥了。 路过木屋门口,遇见一个藏民,打个招呼后,他拿出了一个手机问我们会不会调整。他说自己不知按了哪个键,里面的时间设置全乱了。我接过一看,是NOKIA570,老乡都用上彩屏手机了,比我的SIEMENS2118领先好几代了。不会玩,交给燕子,燕子可能也不太熟悉,试了十分钟,都无法保存设置。由于还要赶路,只能向藏族老乡说抱歉了。 9点12分,来到第三座桥,这是阿青布特别关照唯一不能过的桥,只能继续向前。雨崩河流到这里已经感觉水流加快了,有些地方散布着绿色的深潭。路渐渐离开了河岸,开始拐向山腰的树林。走在树林里,还偶尔能听到流水声。 9点45分,来到第四座桥,这里河的两岸都是沿山坡开垦的耕地,对岸还有两座木房。站在桥上,看到雨崩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向山谷外奔流而去。走过桥后,沿着耕地中间明显的路径,走过无人的木房。 10点左右,走出了开垦过的山坡,路又延伸进山坡上的密林里。这段路旁全是大小不一的岩石,左侧的雨崩河在这里有了明显的落差。咆哮的河水撞击着河道里巨石,轰鸣而下,形成小瀑布。10点15分,我和燕子忍不住河水的诱惑,走下山路,穿过障碍,小心地来到河里巨石滩上。正好我水瓶里从神瀑装的水全喝完了。就直接从这河里舀水灌满。雨崩河水从雪山上一路流淌到这里,依然是清澈干洌,完全可以直接饮用。 脚下的路又渐渐的偏离了河岸往右侧山上拐过去。可能此时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错过了某个岔路口,我和燕子走到一个“明显的岔路口”,是当地人用山石垒出的一道矮墙,感觉象是一条通道。而我和燕子都以为到了第五座桥前的岔路口,我还高兴地充当路标拍照留影。结果往左走了一段,感觉不对,象是走进了人家的围墙里。退出往右走就更远离雨崩河了。此时才发现已经迷路了。结果顺着路走到尽头,遇到了那道石墙的尽头,被荆棘树枝和石头封掉了。不管了,我们直接翻了过去,似乎又有了路,但走了不久就看到底下的雨崩河及前面很远处的桥。这是我们要过的第五座桥。而我们此时却在半山腰上,接近河边的山坡上有一座木房子,这应该就是阿青布在地图上标注的第五座桥前岔路口山坡上的房子。此时我们如果在房子旁边应该看到这岔路口的。看着底下的房子,走回头路是不可能了。燕子决定就从山腰上直接下去,先到房子那,再穿过房子下的山坡到河边。这是个大胆的冒险方案。我最怕下坡了,而且这里下山,都是土石坡面,偶尔有几棵小树和灌木,很危险,不过也别无他法了。 于是燕子在前头探路,在接近几乎45度的山腰斜坡一点点往下,利用仅有的几处灌木丛迂回下降,我在后面只能跟进了。看着脚下的砂石不断往下滚,心都悬到了口中。一步一步,伴随着流沙滚石,艰难地下到了木屋旁边。再回头看看,真不敢相信自己是从这近十米高的砂石陡坡上下来的。接下来的山坡坡度缓和了些,走之字形线路,一点点往下,终于在11点55分,下到了雨崩河边,这里又有明显的路径了。 12点,我们来到一处水流稍缓的河边,还有一片浓密的树阴,这是个不错的休整地。于是休息、午饭。消耗了的水,还是直接从河里补充。半小时后,我们继续出发。12点32分,过了第五座桥,回到了雨崩河的左岸。接下来就没有岔路了。有我们期待的伴随着尼农水渠的悬崖小道。 12点37分,路的前方出现了尼农水渠的开头。雨崩河在右侧成了瀑布往下落,部分河水穿过左侧岩石底下流入当地村民紧贴悬崖开凿出的水渠,沿着山体,蜿蜒而行。水渠右边只有三十厘米左右宽的小道,还有些地方被水渠里溢出的水漫过。山路的右侧是雨崩河谷的悬崖,深不见底。而山路靠雨崩河谷悬崖侧几乎无遮无拦。在这里行走算是真正的探险了,其实只要不是刻意地往下看,保持双目平视,是不会有恐高的感觉的。不过还是要留意脚下,我在过一处漫水路面时,左脚滑了一下,结果一脚踩到了水渠里,还好登山鞋的防水性救了我。要不,穿着一只湿鞋,是无论如和也走不完剩下的那一大半路程的。这段路上,我和燕子都保持一定的间距,但又很默契。只要前面的人看不到后面的人了,就会停下,等后人上来进入视线了才继续走。 |
原始链接:http://www.aixiuxiu.com/lvyouxiu/614.html |
转自:23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