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走进杭州之宋城千古情 |
[游记]走进杭州之宋城千古情 |
2007-07-16 4uup.com |
《走进杭州》之宋城千古情 从奉化溪口回来,车子的行李架子上,已堆满了大大小小的袋子,里面大都是一些包装如干果类块状的千层饼。虽然,其名声远振,吃下去,实话讲,自是不如我们湖北当地市教委斜对面的那几家早餐店,由优质面粉擀制的一张张,比面盆稍大一些的煎烤而出的同名千层饼。口感,嫩软而绝不乏酥脆,上面洒满了芝麻、鸡蛋、葱花,植物香油的渗透,由内而外地诱惑着。出门在外,此时,于家的想念,甚切。邻座的小张,顺手提过一个白色小袋,近眼一看,里面盛有半袋,久年未见的的桑枣。儿时,就听垸内的老人说,越是颜色呈现乌紫色的,味道越是香甜。大概,是产地的不同,其体积与颜色,远比儿时所住老家时见过的桑枣,要大许多,浓很多。记忆中的桑枣,偷偷爬上垸内偶尔无人看管的桑枣树,能够见到老人所讲的那种乌紫色,很少,瞅准机会,狠心扯上一大把青脆的,揣入怀内赶紧顺树而溜,一路小跑之间,却,也是吃得那么地甜与香。车上的客人,大都是半倚而睡。窗外的绿色正浓,一株株浓密而不知名的树木,跃入眼帘。高楼矗立,大型广告牌张扬着现代的气息。不时,可见有一幢幢居民房屋,建筑风格呈一派欧式景象。每家房顶上都竖有一根远观似钢制而成的尖针式的建筑,上面连有一至三个大小不等的环圈。司机小柯说,以前他来的时候,有导游讲那是当地居民财富的一种象征。一个圈,代表一百万。听后,大家都相视而笑。说于说,笑归笑,不得不承认,浙江人的经商理念、富裕程度,在整个中国,可谓,出了名的红。 一路手机短信联系,下午两点半左右于“东门大厦”门口,见着了杭州的地方导游小钟,大概二十来岁,生有一双桃花眼,同伴的,还有一位女孩儿,怎么看都觉得象极了韩国影星金喜善,一头的卷曲黑发,够养眼的美女。小帅哥钟导,一路的讲解,让车上的客人顿竖双耳,兴奋不已。见时间还早,钟导建议客人去“茗茶苑”,品一品真正有名的西湖龙井茶,减缓一点长途乘车而至的疲惫。免费品茶,何乐而不为?一路上,可见有大片的茶树,此时已被修剪为平枝状,偶尔见有茶枝冒出几缕绿色,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夏茶了。茶,其实自己平日是很少喝的,总嫌味浓略涩。既来之,则安之,茶道员熟悉的操作与热情的服务,一杯绿茶入口,一股微苦而转清凉,直入喉尾。杭州人,请客人品茶不叫喝,而为“吃”茶。一句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方言,“请来自湖北的朋友,大家慢慢吃茶”,简单易懂的亲切,逗乐了在场的所有客人。梅家坞的茶园,面积大约8千亩左右,土壤的PH值7.13,微酸沙性土质。素以“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而著称于世的西湖龙井,最为精品上茶为“女儿红”,也即黄毛丫头茶,明前茶。等级依次还分有小姑娘茶、大姑娘茶、阿嫂茶、婆婆茶共五种。茶道员讲,婆婆茶一般当地人都为煮茶叶蛋所用,市场价格20元壹斤。是不是有些太奢侈了?呵~看来杭州人会享受,挺会过美日子的。虽方言名为“吃”茶,实正为吃茶,因绿茶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与茶多酚,具有较好的降压降脂功效,乃为长寿秘诀也。据说咱们的毛爷爷,当年就有每每饮茶余毕,所剩泡茶之叶皆食之入肚的习惯。听着想着,咱哪怕能够多长寿一天也是不错,遇上浮水的茶叶入口,不作考虑全下了肚。咱不吃,白不吃,可不? 出“茗茶苑”,续坐车一小时左右,入酒店备晚餐。客人的菜,看上去色味俱全。司陪这边,尽是一个个小碟的菜,起初着急人多菜少不够吃,还好,菜光能以碟空再换满碟,担心虽是多余的,却也够麻烦。同时,服务台前供应大批量的可口可乐,自取自饮限每人壹小瓶。吃饱,喝好,爽咯~ 上车,人数清点完毕,启程不到十分钟,便到了宋城。宋城的表演,分六点半与八点半两场,钟导先下车买票,因正值黄金周旅游的高峰期,暂还不能保证可以看到门点半的那场。天,下起了蒙蒙细雨,不到六点的天色,开始微黯。停车场内,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随处可见撑着雨伞的游客,顺过一座石桥,已经缓缓向检票入口处涌去。半自动的检票机,三角叉卡过一个游客,输入的数字便会自动递减,秩序悠然而行。步下宋城检票口的不足两米的阶梯,伞面上,溅起了黄豆般大的雨滴。钟导给予指示,现在不到六点,剩余的时间大家可以先去逛逛宋城街,如果有其他的团队临时不能到场,我们就可以换看六点半的表演,如果没有,我们就必须等到八点半才能进表演厅,总之,六点二十五分准时在“宋城千古情”牌前集合。随后,客人们开始各自的分散游览。城内,车水马龙,一派宋代都市的繁荣景象。右路的左侧,是一座“财神殿”。殿前,立有一个大香炉,想必,此乃财神聚宝之地,应该是香火不断的吧?进去之时,有不少的善男信女,虔诚地跪拜于供有一株摇钱树与两锭大型特制金银元宝之上的台前,合掌祈拜口中默念有词,门旁似有一高僧坐以示敬。摇钱树与金银元宝上,挂满了5角至两元不等的纸币。临走的时候,也学着异地游客们在聚宝神上摸了一把,P颠乐了一把,呵,好歹咱也算是沾了一把财气,望有生之年好运财运永伴随。再走不到两分钟,正穿过宋城的城门楼。古言曰:“连城通郊护京师,顶天立地保江山”,幸有张瑞择的《清明上河图》,才让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楼城得以再现。仰望之,楼高20余米,宽50余米,宋营造法,宽檐大屋顶,层层斗拱,雕梁画栋,显得古朴威武、雄伟壮丽无比。路过门道,可见有卖浇糖人的、卖红薯的摊前,吸引了不少的小游客。续往前走,大都是一些洋溢着宋城街道气息的小商部,前处有四口显眼的古井,大概,这就是《清明上河图》中十字街头处的“四眼井”吧?不料在此地,竟然还能见着技艺精湛的米雕艺人,还能够见着儿时常玩的甩鞭木式陀螺转。走入平安里,门左侧摆放着古时农家用的大石磨,堆满了木柴的墙边,架着一辆织布机,上面还有一张没有织完的棉制彩布,小凳旁摆放着小纺车,圈着彩线,一切的摆设,仿佛这家纺线的女子,刚起身离去不久。右边,同样堆满了柴木,两只大白鹅昂首阔步,圈中转悠。出后再往右走,便是柴家闺房,一张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床,床棱上雕有木制的镂空花案,人景活灵活现。床上古时的铺设,再显于世。木制对扇长柜上,摆有两口木箱,左旁附设有古时特色的梳妆台,上摆放着铜制镂空的孔雀开屏梳妆镜,爱美之心,从古至今人皆有之,今日一见,实属不易。百级台阶而上,“仙山拜寿”的“寿”高13米,宽7米,出自我国著名书法大师之篆体力作,神来之笔,气势恢弘,是杭州最大的假山摩崖石刻。此仙山,位于宋城景区的最高点,汲取天之精华,浏览市井之繁华,实为宋城福灵之地。据说,在仙山祈拜寿福可为家人求寿求福,祈求一年的好运。心诚,则自然灵。街道最为热闹的,当属“王员外抛球招婿”。抛绣球,乃古代上层社会的迎亲方式,超脱了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听其天命而求自然择偶。宋城中的王员外家,深闺长成四位小姐,员外秉承宋朝皇帝之旨意,于绣球楼上抛球招婿迎亲。喜气的音乐,绣球楼下人山人海,自是,热闹非凡。于仙山下来,观看抛绣球表演,已是来不及。 |
转自:http://www.4uup.com/bbs/viewthread.php?tid=45864103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