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走出雨崩

[游记]走出雨崩

2007-12-12    u3u4.com

走出雨崩

一些背景:

阿那主,雨崩村人,早年进过监狱,释放后不想回雨崩,在丽江打过工,这样的经历让他学会了汉文,也会讲汉话。一段时间后,想念雨崩的阿那主还是回到了雨崩村。雨崩还是那样平静,祥和,如画。阿那主去了村里的高山牧场(现在称为大本营的地方),在卡瓦格博山脚下,又开始了平静的生活。但从外面世界返回的阿那主却对村子有了另一种感觉:贫穷。牧场的活结束后阿那主开始去和山外做生意,经常往返在德钦到雨崩的路上,在当时,这已经是非常让村里人羡慕的事情了。以前,雨崩村人几乎不会离开村子外出,即使生病也不愿外出求医,阿那主的第一个妻子就是这样病死的。

说话到了1991年,阿那主已经结了婚,有了儿子,村子里突然来了一群穿着五颜六色衣服的人,人扛马驮地带来了大量的村里人看不懂的物品。村里人询问的结果是,他们叫做登山队,要爬到卡瓦博格的山顶上去。“我们祖祖辈辈烧香,跪拜我们的神山,愿神山保佑我们,现在却有一群不知道是什么的人要爬到神山顶上去!” 阿那主现在说来也很气愤。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雪崩,登山队全部遇难,形成了世界登山史上的第2大山难。

之后,一切恢复了平静,雨崩村人继续干农活,养牛,放牧,继续生活在如画的风景里,阿那主也是,除了儿子在出家做尼姑奶奶的坚持下在10岁的时候离开学校去了喇嘛寺。

有一天,村里人又看到一群穿着五颜六色衣服的人走向村里,带的东西也和91年那帮人一模一样。村里人沸腾了,“难道又是什么登山队!”,一群村民挡了上去。阿那主汉话讲的好,被推举去交涉。经过一番询问,得知这帮人不是登山的,是昆明来的摄影家,听说雨崩风景不错,来此摄影,外面的人介绍他们来找一个叫阿那主的。巧。 自然这群人住在了阿那主家里。

从此雨崩出了名,来的人也是络绎不绝,阿那主家渐渐变成了一个民居接待站。说来雨崩村确实不富裕,接待用的被褥都是一床床的由接待赚的钱渐渐买齐的。

日子过到了2000年以后,来的人更多了,阿那主也发现了民居接待的一些不足之处。上面睡人,下面养牲畜,不仅气味不好,而且跳蚤之类的也无法避免。卫生状况是许多游客不满意的地方。阿那主想另外再建一幢房子,专门用来接待客人,家里人全体反对。一个在阿那主家住了一个月的游客却很支持他,“你应该去干,那样比你干农活有前途”,阿那主带他去看了选好的新房子的地点,“你很会找地方啊,这里可以看见雨崩全部的四座神山”。2004年,阿那主建起了新房子,条件好了许多,有30多个床位,并且经常住满。客源不愁了,阿那主也请了炒菜师傅,全家也和以前的生活方式不相同了,充实地忙碌着。但还有个事情却没着落:新房子叫什么名字? 朋友们出了不少点子,阿那主也没有了头绪,于是请教了一位德钦县文化局的朋友:“你来起个名字,叫什么都听你的”。文化局的干部确实有文化,“就叫《徒步者之家》”。于是牌子挂了上去,藏文,汉文还有英文,但好象刚开始阿那主还不确切知道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转自:http://www.u3u4.com/bbs/viewthread.php?tid=3262627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