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游记四 满载而归 |
[游记]杭州游记四 满载而归 |
2007-07-18 live.com |
杭州游记四 满载而归 第四天10月4日 虎跑梦泉九溪踏水 依然是一大早就来到了虎跑泉,公园里没什么人,从公园大门到山门是一条小径,两旁的土地湿漉漉的,不是下过雨的潮湿,是地下水含量高的那种湿,连风也是阴阴的。山门口外有一处泉眼,这里就是“听泉”。不少人在打泉水,让我想起了樱桃沟里的水源头。我们也凑上去打了一小瓶,好清好冰,比樱桃沟的水好,不愧是“天下第三泉”。 进入山门,这里松枫参差,泉声悦耳,周围清清净净的,只有几处茶台上有五六位爷爷奶奶在吃晨茶。说到茶台还真是有趣,这里的人们休闲方式可能就是喝茶吧,所以这里的茶台到处皆是,钟楼、罗汉堂、济公堂(据说济公是在这里归葬的,所以为在这里为他设堂)、叠翠轩(试泉)、滴翠岩(寻泉)等处都有茶棚。绕过这些“新景”,我们寻到了梦虎像前,获取了唯一没有人群点缀的,著名景点的留影。神仙老爷爷就在这虫低鸣,鸟轻啼,晨露只窃语中梦着,何以人人都想成仙呀,呵呵…我也想。 虎跑泉公园很小,一个小时足以看很通通透透。在后山处有个路牌写着可以从虎跑山走到九溪十八涧,问过路人,说是很远,要走四五个小时,算算时间还是可以的,我们这队“小分队”一头扎进了崇山密林之中。这段路长(要绕个弯才能到九溪)、险(怕迷路)、刺激(走这条路的人很少,几乎看不到人影,我们有点象在探险),不建议朋友们走这条路,走完这条路都没力气走十八涧了。其实我们的路线与3日的浏览路程走反了,应该是龙井到九溪,虎跑到满陇。 总之这条山路走得晕头转向的,几次想返回虎跑,而且不夸张的,我们还在路上做了记号,怕迷路了,好顺着记号往回走。汗!终于在下午快三点时看见了人群、正规路和水流。三呼万岁!叩头谢恩!一屁股坐在地上,打开行囊——吃东西,在山林中紧的连中午饭都忘吃了。嘻嘻… 挺糗的。 歇过劲了,开始出发,也不知道这是第几涧,汨汨细流,叮咚悦耳,山鸟嘤嘤,草虫啾啾。总之看什么都美,听什么都好,那份舒畅的心情在这“重重叠叠山、曲曲弯弯路,丁丁东东泉,高高下下树。”的映衬下,呼之欲出。我们是与大批游人反方向而行,顺着溪水而下,两个小顽童这下可撒了欢,脱鞋除袜蹦进了水里,许多小娃娃们都在水嬉戏,放眼望去,满目葱绿,天真的笑脸,稚气的笑声,被从杉树的间隙中洒下的阳光染上了点点金色,溪涧中最美的风景当数这一道了。 不知不觉中走到了九溪烟树,这是个小小的公园,一池水,一挂瀑布,一方亭一块碑,景色精巧秀丽只是太小了,像一个街心花园一样。不过来九溪的人主要是去十八涧,这里不过是个开头或收尾而已。从九溪公园到车站还有很远的路,我们的体力已经透支,就打了个车到车站(十五元),从九溪站回城里,路过六和塔和钱塘江。听当地人说,在这里也能看钱塘江大潮,他们都是在这附近观潮的。 这是最累的一天,也是最爽的一天。 第五天10月5日 美食之旅二进河坊 今天是最后一天,早上上房顶收了洗干净的衣服(以后出来玩还找这样的住处,免得背一堆臭衣服回家)退了房,把行李送到火车站存好,就乘车去了西湖南线,首先是花港观鱼,虽然第一天就来过,但是儿子最爱鱼,一定要再来,而且买了一堆面包来喂鱼。两个儿子数鱼喂鱼,我们姐儿俩数钱算钱(卡~~ 有点煞风景啊),喂饱了鱼,沿湖走到雷峰塔,雷峰塔是新修,也就不想进去了,在金山寺外面有个放生池,围了不少人,我们也凑上一看,哇!乖乖了得,我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的乌龟,大大小小的,满满一池子,池边上也叠叠摞摞好几层的龟龟哟,密密麻麻的在晒太阳。还不时的有一二个小龟被挤翻在地或是挤落池中,将食物投到池中,小龟与鱼儿一齐夺食,小鱼儿一抢到食物立刻钻到水底,怕被龟龟吃掉,小龟扭脸去找“仇人”,早已没了踪影,只得又把脸仰起来看着你。真是太有意思了,来杭州的朋友们一定要来这里看看。雷峰塔对面是南屏晚钟,没有进净慈寺,只是在“南屏晚钟”的亭碑处留了个影。 今天的目的是打牙祭,避中午高峰期,下午一点半坐车到了河坊街外街的美食街。早上数过银子,还剩不少,可以用大吃一顿,便找到了仅次楼外楼的“知味观”。知味观装饰极为讲究,黄紫系列,虽没有楼外楼气派,但很雅致。我们点了“西湖醉蟹”、“龙井虾仁”“蜜汁火方”“炸响钤”一个响炸鳝段(忘了正确的叫法了,仍不在名菜之列,但绝那好吃)、一盘青菜还有一个“清汤鱼圆”,一笼“知味小笼”,一只“叫化鸡”打包火车上餐去,流口水了吧。重点要说的是这里“清汤鱼圆”,清清的汤只有几个白白胖胖的鱼丸,汤鲜无比,鱼丸更是非同一般,肉丸鲜嫩,极富弹性,盛在勺子里时还在不断地颤,咬上一口滑嫩无比,这个只能用口舌来形容,非是我这支拙笔能描画出来的。总之,自从吃过这里的鱼丸,回来后再也没法吃北京的任何一家的鱼丸了(从此发誓,要自学鱼丸的做法)。肚皮舒坦了,大大方方付了三百多大元。时间尚早(我们是晚上的火车),遛遛食儿到了吴山天风,这里没什么看的,爬到顶上是“城隍阁”,30元门票,没进去,就折回头又进了河坊街。再一次造访这条街,依然是意犹未尽,店店驻足,摊摊玩味。买些特色小玩意和特产,在夕阳下拖着疲惫的身体,载着满足的心意,伴着这夜色下渐远喧嚣,回归了自己的千年古城,踏上了归家的列车。 二进杭城,给我留下印象的是那条汨流的溪水和古韵悠悠的清河坊。而儿子也永远记住了杭城,永远记住了“知味观”中的那顿大餐。哈哈…… |
转自:http://anita-zhao.spaces.live.com/blog/cns!B80CFA9E7B603C80!211.entry?_c=BlogPart28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