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观察日记 |
[游记]杭州观察日记 |
2007-07-16 sina.com.cn |
专注于杭州城市推介会的专家 6月26日 杭州 滨江区 (一) 上午,城市观察团一行,首站前往高新(滨江)区。专家们首先听取了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以"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为主题的总体情况介绍,了解到它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区1996年设立,2002年高新区和滨江区的管理体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既按开发区模式运作,又行使地方党政职能。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规划钱塘江北区块11.4平方公里,是高新技术的创新源和中小科技企业的孵化器。江南区块73平方公里,与西湖隔江相望,是杭州未来的城市副中心和科技城,全区人口23万。高新区(滨江)具有五方面特点:即体制创新、区位优越、人才云集、产业集聚、环境优化。目前集聚了全市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国53个高新区中排名11位。2006年出口总额30亿美元,财政总收入42.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5亿元.其后专家就动漫产业的发展前景、农转非人口的安居和就业、老城区改造与新城区建设的协调、城市环境与资源的长效保护和利用等方面提出了见解。 其后观察团乘车前往滨兴小区实地了解杭州市撤村建居的城市化发展现状,该小区为滨江区规划的农村多层住宅之一,主要安置拆迁农户,规划总建筑61万平方米,可安置农户2300余户,自2001年建设至今已建成33万平方米,已安置农户700余户。小区配套设施齐全,建有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及老年活动室等,并建有大型地下车库,绿化率达35。 观察团在高新区重点考察了动漫产业和IT产业:所参观的中南集团卡通影视有限公司,原创有《天眼》、《魔幻仙踪》等多部动画大片,并在央视少儿频道首播,通过海外发行获得国际认可,已获得多项大奖,中南的卡通图书和音像制品也在各地热销。中南卡通同时开发动画衍生产品和涉足影视、教育、网络、游乐园等产业,探索了自行开发、品牌授权、贴牌生产、加盟经销等运营模式。天眼童鞋等系列产品已在专卖店中亮相杭城。该公司依托中南集团,计划投资35亿元建设集动画研发、创作、营销、衍生产品及游乐休闲于一体的“中国卡通城”,打造中国的“东方迪斯尼”。专家们勉励中南卡通要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早日走向世界! 随后前往UT斯达康,它是专门从事现代通信领域前沿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产销的国际化高科技通信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硅谷,在世界各地建有广泛的分支机构。2004年,UT斯达康全球最大的运营、研发、生产基地在杭州的钱塘江畔竣工。该建筑总面积为23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单体建筑。围绕全球化的品牌战略,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是UT斯达康的创新理念。“东方智慧,西方创新”是UT斯达康的管理特色。该公司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前20名电信运营商公司中的17家提供服务。通过现场演示、观察团了解其以无线网络解决方案、宽带解决方案、手机以及终端产品为核心的产品、技术、服务,可支持数百万用户在任意时间完全随机地访问任意的电视节目的IPTV使专家们印象深刻。 (二) 城市推介会中专家们已经了解到,近三年来,杭州的背街小巷工程共整治修缮近1500条街巷,受益市民达135万人。街巷重换新颜,提高了服务功能和文化气息,很好地展现了杭州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据了解,97的市民对背街小巷改造工程表示满意,其中55的市民认为很满意。 此刻在中午的烈日下,观察团走进了安吉支路,杭州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背街小巷综合整治的真实情况. 安吉支路可是杭州最漂亮的一条小巷。其地处下城区中心的武林街道,距西湖徒步距离仅约5分钟。其东临武林路,南北走向,全长115米,宽约3.5米,两旁由多层民居和围墙组成,高低错落,其中两幢民国时期的独立二层欧式别墅属历史保护建筑。街巷闹中取静,远离了都市的嘈杂,略带一分宁静惆怅。可以想像在小雨之中,彷徨在如此悠长而又寂寥的江南小巷,一定会产生无限遐思。 通过对比的图片,观察团了解该巷原来是路面陈旧,坑洼积水,高低不平,周边住宅基本上是六、七十年代的集体宿舍,功能老化,房屋破旧,没有单独的厨卫,已难以适应“新杭州”的人居需求。在06年背街小巷改善中,该巷被列为特色类改善项目,以“精品化、人性化、景观化”为目标,利用现代工艺技术,通过还原民国初期街巷原始风貌,挖掘江南小巷空间的潜在气质。改善后,路中间铺设了青石板,两侧为鹅卵石园路,结合绿化、小品铺装更新地面景观,突显传统韵味,而排污、晾衣、停车等方面的改造,则给居民带来了方便。经过改造,每平方米房价也涨了不少。对两幢别墅则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参照民国建筑风格进行了统一修缮。今天观察团所见的安吉支路,青石巷道、白墙黛瓦、沿墙插绿、幽深的石门,绿色细竹延伸在从镂空围墙中,刷成深棕色的铝合金窗子古色古香,一排从高处挑出来的雨篷,上铺青色瓦片,幽深韵感。满眼望去,尽是一幅江南小巷的意境。老街旧巷生机盎然、如诗如画,映衬出西子湖畔独有的宁静与和谐,不少青年情侣会选择在这老巷里拍摄婚纱照。 (三) 杭州延安路银泰百货公司北侧,天水桥附近,有一条狭窄拥挤的巷子,叫“耶稣堂弄”,就在这条不起眼的小巷一隅,诞生过一位名人——司徒雷登(JohnLeightonStuart)。半个多世纪前,毛泽东发表的《别了,司徒雷登》,让众多中国人知道了“司徒雷登”这个名字。司徒雷登出生于杭州,父母均为美国在华的传教士。1887年,司徒雷登随父母返美读书。1904年他大学毕业后重返杭州传教、办学,曾参加建立杭州育英书院(现今的之江大学),1919年创办燕京大学并任校长,他为中国现代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1946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8月离开中国。1962年在美病逝。司徒雷登在杭州故居内生活了10多年。1947年,司徒雷登曾来杭州探望故居,当时杭州市长授予他“杭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观察团今天就来到了司徒雷登的出生地,从耶稣堂弄拐进去,堂弄中的老宅有着百年历史,同样是免费开放的。它是一幢占地2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中西合璧,尽管被附近七层高的居民楼环绕,但朱红的门窗、高翘的房檐以及门廊上的柱子,仍足以看出当年的气派。据说是司徒雷登的父亲司徒尔来杭传教时所建造。2001年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按原样进行了维修。工作人员根据所能找到关于故居的文献资料,仿制了每一件家具,还原了当时的生活原貌。目前故居一层开放的4个房间,布置成客厅、书房、卧室和餐厅4个生活场景,分别展示了司徒雷登早年在杭州的生平事迹、在北京创办燕京大学和做大使期间的一些珍贵老照片。二楼则设有中美友谊民间纪念馆的部分展览。穿过门廊,迈进故居,宽敞的厅堂,暗红色的地板,灰色的壁炉,古朴的座钟,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让人依稀可以触摸到司徒雷登在此的足迹。 6月26日 杭州 西溪湿地 西溪和西泠、西湖并称“三西”。西溪出名更是比要西湖为早,在古人看来,西溪甚至比西湖更美。康熙皇帝在游览西溪后赞叹它的美景“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森。暖催梅信早,水落草痕深……”。这里曾有寺院60多处,坞18个,桥18座,名泉18处,还有50多处名人别墅及诸多名人古墓。自古西溪就是隐逸之地,被历代文人名士视为世外桃源和休闲揽胜之所。相传战国时荀子耕读于西溪,至南宋,宋高宗赵构曾有一句“西溪且留下” 。苏轼、米芾、唐伯虎、冯梦祯、洪升、康熙、乾隆、郁达夫,徐志摩等,均到过西溪并留下了大量诗词文字;施耐庵的《水浒传》据说也是以西溪为场景。它还是越剧北派艺人的首演地。 今天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仅5公里,面积约10平方公里,目前开放的第一期景区,约为3.2平方公里,主要属于西湖区的蒋村乡。它是目前国内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湿地1600年前有人类渔耕活动,以鱼塘为主,水网密布,村庄、田野之间非小舟莫渡。据统计,西溪湿地内仅管束植物就分布有85科221种。鸟类89种,约占杭州鸟类总数一半。2005年5月,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对外开放。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生命的摇篮”,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每公顷湿地生态系统创造的价值远远高出热带雨林和农田生态系统。“湿地公园”则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 “一曲溪流一曲烟”,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园内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致。西溪重视生态,西溪湿地历经了汉晋初兴、明清全盛、民国衰落的演变阶段,成为次生态湿地。为了恢复西溪湿地动植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杭州政府2003年启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并建立了湿地生态环境展示馆。 专家们乘船所到的秋雪庵位于西溪河渚湿地水域的中心,向东向南是一望无际的芦苇滩地.明代大书画家陈继儒便取唐人诗句“秋雪濛钓船”的意境,题名“秋雪庵”,其内弹指楼的匾额由董其昌题写。秋雪庵第一进院落以佛教文化为主要功能;第二进院落在民国初年加设两浙词人祠堂,供奉千余词人名录,门前铺有石板步道。“千顷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除了各色树种和水上植物,柿树则是这里的特色树种.西溪梅墅原是梅农居住的小村落,现已整修成一组田园农舍风格的建筑,木板面、土坯墙,简朴自然、充满乡居气息,引人入胜。其后所参观的“西溪人家” 简远、疏朗、雅致.“桑、蚕、丝绸故事”重现西溪原居民的农家生活劳动场景,让人了解到西溪独特的水乡民俗.荡舟西溪,水域中洲、岛、桥、堤、荡、滩、木栈道各具特色,既有园林的天然野趣,也增浓郁的生活气息。旧时曾以古荡方柿、西溪茶叶、三墩春笋、桃花鳜鱼、三家村藕、西溪竹编、芦花草鞋等土特产闻名.品茶、绿色农家菜、西溪可尝可品可亲近,遗憾于时间匆匆,不能再去感受到西溪湿地动人的船头夜色。专家们此行只能留下西溪印象的一些定格:自由生长的植物,恣意开放的野花,古朴的茅草房,原始的码头……,我们与大自然如此地没有距离,近到可以感受到她的体温,聆听她的呼吸…… 6月27日 杭州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含珠蕴玉,人文荟萃。1928年,教育家蔡元培、林风眠先生,在杭城西子湖畔,创建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兼容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弘扬中华文化。学院曾十迁其址,五易其名,1993年方定名“中国美术学院”。建院以来,中国美院聚集和造就了一大批中外闻名的艺术家,活跃在国内外艺坛的许多知名艺术家都曾经在此留下印记今日的中国美院传承了千年艺术风流,统摄西湖山水灵气,历经八十载寒暑,成为国内造型艺术领域中首屈一指的综合型美术学院。早已蜚声海内外。它拥有四个校区,观察团今日所去的是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在飘移的空间里,有中国建筑的发展脉络。”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一、二期工程均由该院建筑系主任、著名设计师王澍设计。随着投资3亿元,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的中国美院二期工程完成,新校园将使中国传统园林式的大学规划模式被彻底重新构建。 新的象山校区位于转塘镇,周围青山绿水,白鹭满山。设有视觉艺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和基础教育中心。十分注重校园整体环境的意境营造和生态环境保护.校园工程体现了一种不同的中国建筑营造观,超过 300万片不同年代的旧砖瓦被从华东各省的拆房现场收集到象山,这些可能被作为垃圾抛弃的东西在这里被循环利用,并有效控制了造价。以中国传统“大合院”的形式,使建筑之间都是院落,整体建筑看来仿佛自土地中生长起来,从形态上,设计师反城市主义,借鉴了民居建筑之间不完全对位,不阵列,不复制的做法,使建筑之间的间距更象一个被有意设计的空间, 特别注意了穿越山水、建筑的漫游环路,建筑中的宽大走廊,如路亭般的山边、水边小屋,都是某种既可步行,又可展览,又可以成为城市旅游一个新的文化景观。质朴而谦逊的砖墙、石墙、夯土墙、水泥抹灰本色墙,简单的砌筑方式,随自然而变,生趣盎然,间杂以简易木作,钢构,体现出人们在长期与山水的共存中,一种面对自然的本能的基本智慧。让建筑场所回到重新再造自然场景之中,回到一个有森林、花草、山水组成的原生态自然之中,专家们在一路的参观中,经常一回头,就会发现一些似曾相识的风景设。校园以借西侧远山之美景,山边原有的溪流、土坝、鱼塘均被原状保留,只做简单修整,清淤产生的泥土用于建筑边的人工覆土,土坡种满燕麦,溪塘边的芦苇被复种,还有诸多的向日葵.设计者希望一片本真的阡陌田园能够在校园中存留在下去,其本身就是一种风景.象山校区应扎根在象山这片土地之中,会在岁月的流逝中不断变化、不断有新的创造作品。 山北一期,反映的是“青山之恋”,而山南二期是一种带有精神故乡的“家园之恋”。象山中心校园实际上是重造中国本土精神家园的建设。山北的建筑多为大院式的建筑,与青山相对。而由于山的气象不同,山南采用的是一种非常沉静的、非常有生活感的城市和村落的结构。这里设计了大山房、大水房、和重重院落,将山水直接融入建筑,用山波和水波体现山水重院的意象。山南校区仍然采用了大量回收的砖瓦,同时也实验了一种新的做法,各种杂砖做成墙,特别有中国传统的贴近自然的气息。不同的建材融合在一起,也体现了“和而不同”的办学精神。象山校园,概括而言“就是有中国本土背景的有很强的当代意识的人文精神的诗意的可持续发展的建造。”在喧嚣繁华的市镇中,象山是一片宁静旷远的场所,充满了诗性的风景,越来越多的周边居民进来散步游览。 参观其间,美院为专家观察团播放了该院所做《戏曲动画集萃》中的《白蛇》片断.作品大胆融入了现代元素和声音效果,最大限度地吸纳和发扬了中国绘画和戏曲的传统精髓。极富时代气息,再次获得专家们一致的掌声。 6月27日 杭州 黄龙宾馆 (一) 临近中午,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于黄龙宾馆会见了《倾国倾城》大型活动城市观察团一行。市委副书记叶明,市委宣传部长翁卫军参加了会见。王国平代表市委市政府和660多万杭州人民,对观察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李德明委员则表示:两天半的考察时间虽短,杭州却已给观察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生活品质之城”这一国内独一无二的城市品牌,体现了管理者在城市品牌经营上的超前思路与理念。杭州早已是专家眼中“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之一。白长虹教授则建议今后应进一步向世界宣传和推介杭州的城市品牌,用世界性的语言和方法来体现城市品牌的张力,使杭州成为“我的杭州、世界的杭州”。 对于专家们出自专业领域的热心建议,表示感谢与赞赏。王国平书记简单介绍了杭州“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的诞生过程:“杭州一直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从某种意义上讲,杭州人在一千多年以前,就打出了自己的城市品牌。这次,杭州又通过全国公开征集确定‘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杭州在城市发展中所一贯坚持的“创新、为民”理念“,同时表示“生活品质之城”的诞生标志杭州做好了城市品牌的上半篇文章,今后还要继续做好城市品牌的下半篇文章,在打造城市品牌、用好城市品牌上下工夫。此次在迎接奥运的背景下,央视推出《倾国倾城》栏目,对于杭州这样正在努力打造自己城市品牌的城市来说尤为重要。它是杭州打响城市品牌、用好城市品牌的有效载体。杭州市委、市政府将全力配合央视搞好此次活动。 会见结束后,央视工作人员在宾馆对王国平书记进行了专访。 (二) 下午,市委副书记叶明,宣传部长翁卫军,副市长佟桂莉参加了《倾国倾城》活动专家观察团反馈会, 会上杭州的各位领导认真听取专家们在杭州的考察感受和意见建议。 白长虹教授首先为杭州提出“我的杭州,世界的杭州”这句口号,他提出杭州是他在中国城市中的最爱。此行来到杭州,是来寻找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可以打动自己乃至世界的、令人心向往之的感觉,西湖不收门票就是亲近,运河也可以亲近,他已找到了这种可亲近的感觉。这种“他乡如故乡”的感觉是杭州与世界最好的沟通力。在背街小巷里看到居民们满足、自豪的神情,在滨江区感受农民住进楼房的喜悦,听到外来务工者在杭州享受的各种同城待遇,了解到杭州在“黄金周”里让景让路于外地游客……这些都让观察团深深感受到各种人群对置身杭州的幸福感;因而他用“我的杭州”概念,诠释了这种幸福感。同时他认为杭州的“生活品质之城”品牌定位精准,显示了国际先进的“民本”理念,既在国内城市发展上具有典范意义,同时也是世界上各个城市追求的共同价值。白长虹教授建议杭州,可利用“梁祝”乐曲以展示西湖美景,采用“西湖韵律”作为“梁祝”的世界通用译名。从中国美院和西冷印社中可以找到了杭州的精气神,年轻学子们彰显着城市的活力与未来。杭州在自身城市品牌的推介上,更可以与名校、高校品牌形成互动,以求更快速、更好地达成宣传效果。 彭华教授则认为杭州从经济到旅游均已发展到高级阶段,是最佳商业投资城市和最具活力的城市,杭州已是国内最成熟的一个旅游地,一种特有的亲切感。他很认可杭州“天堂”的概念,并用最直白的话语“我想在未来的人生中成为杭州人”,表达了对白教授所提“我的杭州”的认同,同时彭华教授就“大旅游”与和谐旅游、旅游无限化、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活力培育、打造会展中心等观点进行了论述。 观察团团长李德明委员,再次强调了杭州很有内容,“希望在杭州落户,成为一名杭州人,是专家们共同的心情。从杭州成功“创佳”的事实,他对杭州的经济实力、城市亲和力、感染力以及大气和谐的氛围给予了肯定,并期望杭州能更大地提升城市旅游,进一步开拓欧美等高端市场,同时能抓住奥运机遇,引领休闲之都的潮流。 国际奥组委的胡雪女士感受特别深的是两个地方,一个西溪湿地,一个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象山上又有那么多白鹭在飞,人与自然可以如此亲密地接触。西溪是自然的,象山是现代的,从中感受到杭州的魅力。定居在杭州肯定是件幸福的事,她从绿色奥运的角度提出“值得建议把奥运会办到杭州来”,《倾国倾城》剧组总协调人胡晓兰导演则以“把杭州立为《倾国倾城》活动宣传的标杆”作以反馈。从这次活动宗旨出发,她给杭州的三条建议是:做一个有心灵穿透力的杭州宣传短片,并协调争取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播出;外国朋友来杭州旅游,杭州可以出一本自助旅游的书,免费赠阅推广,让外国游客可以跟着书,游览杭州;通过细微的挖掘,做一部有传播效果和深度的记录片 叶明书记在听取了专家们的反馈后,代表杭州市委、市政府向观察团的辛勤劳动和不吝赐教表示了由衷感谢。表示杭州会紧紧抓住“倾国倾城”活动这一机遇,做好外宣工作,更好地向世界展示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城市品牌;同时,杭州更要吸纳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把杭州建设得更美,让更多人来到杭州,深切体会到杭州城市品牌的独有魅力。《倾国倾城》活动专家观察团在杭州的反馈会取得圆满成功! 次日观察团一行结束对杭州日报集团及丝绸博物馆的考察,并继续飞赴南昌,至此顺利结束了完满的杭州之行。 【发表评论】 |
转自:http://news.sina.com.cn/c/2007-07-03/152013365770.shtml31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