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归来,只觉得这七天的假期为何过的如此之快,一眨眼的功夫便从手中溜去了,又要禁不住感慨一下时间流逝之快了。去了杭州,看望了他,与他同游,也算是小女子的一项收获吧。 第一天,由于天气较为阴沉,甚至还下着毛毛细雨,只游了西湖边短短的一小段风景,短的只记得了涌金桥。在西湖边稍坐片刻,冻得有些发抖,不禁思忖:天公不会这么不作美吧,刚从西安的雨中逃出,难不成又千里迢迢跑到杭州来“观雨”?!就是这样的天气,也不少有和我们一样挨冻观湖的人。这天算是没什么收获就过去了。 终于,那天过后,天空如我所愿的大放光明,在忙完了该忙的之后,重游杭州。我们在热心的当地人的指引下,选择了一条路线:火车站出发——玉泉(途经断桥、岳庙、灵隐寺)——双峰——龙井村——九溪十八涧——钱塘江边——六和塔——雷峰塔。 到达双峰,我们参观了杭州天蚕丝绸有限公司,了解了从蚕茧变成丝再变成蚕丝被、丝绸的制作过程,听工人说,一个大的蚕茧大概可以抽出约一千米的丝。那些蚕茧被上方的滚轴拉动着在水中翻滚,为了保证蚕丝的完整性,当然蚕茧是不能被减破的,也就是水那些蚕蛹是被无情的牺牲的,于是便向工人问道,蚕蛹该怎么办呢?只见她扭过头瞥了我一眼,用同样木然的口气说:“吃掉!” 龙井村,在老乡家喝了闻名世界的龙井,看到了从未见过的茶园,了解了龙井茶的制作过程:真正正宗的龙井经过精挑细选的采摘、清洗,再靠人工在土制炉子上经过三四遍的烘焙而成的,抓一小撮放入杯中,倒入不完全沸腾的开水,只见茶叶在水中荡漾,那种在电影《绿茶》中看到的场景便真实地铺现在眼前,一股淡淡而悠远的茶乡扑鼻而来,久久而不肯散去。轻轻饮上一小口,更是甘甜沁人心肺,妙不可言…… 离开龙井村,淌过九溪十八涧,看过小瀑布,来到钱塘江边,可惜未到涨潮时节。看了站牌,到六和塔只需一站路程,便决定步行。可谁曾想到,此地的一站路程不比西安,花了大概50分钟的时间走到六和塔已经是精疲力尽了,实在没有力气在登上高高的塔顶。在歇息片刻、留影之后,决定直奔雷峰塔。 杭州的天黑的早,到达雷峰塔不过六点的光景,天就已经黑了。不过,雷峰夜景也别有一番风味。在2002年经过重建后,变的更加美丽、壮观,金碧辉煌,被他调侃为“高科技雷封塔”。在塔上观看西湖夜景,更是显得流光异彩、美不胜收。观看了雷峰遗址,感慨完关于许仙白娘子的美丽传说所雕筑的木雕,为家人虔诚的求上一炷平安香之后,就到了坐车返回的时候了。因为住的地方在下沙,离市区还得大概一个小时的路程呢,便只得回去了,尽管意尤未尽。坐到车上,就累得了…… 第三次重游杭州,我们选择了市区接近西湖的一条线路,主要还是步行,从西湖苏堤游到了白堤,途经徐志摩提诗处,因为游人实在太多,实在是轮不上仔细拜读,惟独记得一句“在光影……中”,后面的就……到了花港观鱼,喂了那一池红鲤,红的鲜亮、美丽;路过乾隆下江南所题的风雨亭,在亭中小憩,感受江南风光、西湖美景。途径武松墓,钱塘苏小小墓,暗暗猜测着是否有其真身在此;最后来到了闻名遐迩的断桥,看见那些小姑娘们撑着那种古老的纸伞,做断桥相会状,本想效仿一下,可实在没有那种装嫩的勇气,只能做纤纤淑女状留个影算啦。别看说起来这短短的一路景点,走起来可是长的很呢。累啊!不过,看了如此多的美景,也很啊!回去又是了。 略感遗憾的是,没有按原计划去上海和义乌,但收获还是多多,我想,总是还会有机会的! 怎么传都传不上照片呢?!郁闷!让我再试试吧。  龙井茶之故乡——龙井村  六和塔远景  雨中借伞之典故  许仙白娘子玩偶  雷峰塔远景  雷峰塔全景  雷峰塔近景  雷峰塔门匾  雷峰塔遗址布满钱币  苏堤  徐志摩题诗  花港观鱼  乾隆提词风雨亭  英雄武松之墓  断桥 哈哈,终于传上去了! lo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