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游记 |
[游记]杭州游记 |
2007-07-27 live.com |
杭州游记 大四,要毕业了,总觉得应该有个毕业旅行,很坚持的认为只有这样才算给大学生活画上句号。 当然,也不排除是潜意识的想给自己找个借口出去玩儿。 6月13日 杭州之前,先跑广州去了,被老友和老弟忽视的很彻底,下午一个人去了陈家祠。运气实在是不好,从中大出来时天气还好好的,可到陈家祠时,地铁站外的情形绝对可以用狂风暴雨来形容。 等了十多分钟,雨貌似稍微小了点,但还在沥沥拉拉的下,很不耐烦,一怒之下就地买了双拖鞋换上,冲去陈家祠。 之前听说过,陈家祠堂修建之时为了避开官府禁令,用的是书院之名,所以,那两扇比三个我还高的木门,那一对彰显其家世的石鼓,还有屋顶色彩斑斓的灰塑,都狠狠地把握吓了一跳——好歹挂着书院的匾牌,怎么弄得这么不清静。 不过,除了在门口被吓得那一跳,这里的感觉相当不错。整个祠堂有很多精致的砖雕、石雕和木雕,最可爱的是中堂前面月台的栏杆柱头的石雕,居然是各式岭南佳果,菠萝、杨桃什么的,很有特色吧,而且还有时时以佳果供奉祖先的寓意。 门窗玻璃上的蚀花玻璃画也别具一格。具体工艺我没大弄懂,不过听说因为用料的缘故,现在已经没有这种蚀花玻璃画了呢。 在陈家祠,还长了点关于剪纸的见识。以前去过山西平遥,那里是著名的剪纸古镇,在那里见到了不少精妙绝伦的剪纸作品,一度以为,剪纸的极致也就那样了;但是,看到在陈家祠了展出的剪纸,突然就有一种“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感觉:平遥的剪纸就是很单纯的剪纸,就是艺人靠着剪和纸创作;而这里看到的南派剪纸,除了剪和纸,还用上了金箔、铜箔、金属颜料和凿刻用的工具,搭配起来,所处的作品完全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情。 最后还是要提一下广绣,好像也叫乱绣,感觉很像是把油画搬到了绣布上,跟传统的犹如工笔画的刺绣很不一样。如果之前没有听人提过,它带给我的震撼一定不下于南派剪纸。 颇有收获,很开心。 6月14日 为了赶早班机,四点半的闹钟,自己都觉得很困,很对不起被一起闹起来的萝卜头。 一路顺利,午饭前到了杭州青年旅舍,跟赵小破孩汇合,然后直接吃中午饭。 美食本来就是我们行程中的重头戏,所以丝毫没打算委屈自己,跳了老字号的“王瑞兴酒楼”。宋嫂鱼羹很不错,嫩嫩的鱼肉,新鲜的笋,微微有些酸酸的,很开胃,两个人一会儿就把一大碗扫光了;另外还点了一份老豆腐也相当不错,是用汤炖的,汤底是浓浓的菜香,配上老豆腐,口感很棒;片儿川,是很出名的杭州小吃,但是很遗憾,不对我的胃口;貌似还点了别的,可惜不记得了。 饭后,到旅舍稍微整了整东西,就直奔西湖去了。 因为旅舍就在西湖边,走两步就到柳浪闻莺,沿西湖南线景区溜达。 两个人方向感实在不好,那样一小段路也能走错,走了一段回头路,不过满眼满眼的绿看着很舒服,罩在薄雾里的漂亮的水杉小树林,在水边显得更有灵气的垂柳,被水气滋润的生机勃勃的绿草地,简直就是给眼睛做SPA嘛,多走了一段路也不觉得冤枉。 晃晃悠悠的过了雷锋塔,就到苏堤了。 写不动了,歇会儿 6月15日 6月16日 6月17日 |
转自:http://perizhou2005.spaces.live.com/blog/cns!1FF3D6432EFC03DF!137.entry28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