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实践杂记之杭州之行 |
[游记]实践杂记之杭州之行 |
2007-07-16 yculblog.com |
下了火车,我们被接到梅竺度假村,度假村位于盛产西湖龙井的梅家坞村,周围青山环绕,茶树苁蓉,可惜时值盛夏,错过了一睹江南美女采茶的时节。 今天的节目是观光游览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因为是随团观光所以有专业导游沿途介绍杭州名胜、典故和传说,着实长了不少见识,但由于同行的人实在太多,以致我在热哄哄的人肉味儿中一度产生了在逛王府井的错觉,这浮光掠影的游览的确留下了很多遗憾,看来要真正品味杭州美景,还要再来一次不可。下面只讲印象最深的。 第一站:灵隐寺飞来峰。关于飞来峰的来历大概有两个传说,一是某印度和尚云游至此,看着眼前的山峰像极了其老家的某山,遂低吟一句“※×…#◎¥#”,于是“飞来峰”便以此得名;另一个则是关于济公和尚的,他老人家早早算出将有一山峰会从天而降落至某村,无奈苦劝村民搬家无效,于是以抢亲的独特形式将村民吸引到村外,救了全村的性命。 虽然飞来峰的大门前赫然写着“咫尺西天”,可除了石洞和佛雕我没觉得它有多么的特别(虽然我也不知道天堂是个啥样子)。在这里印象最深之处莫过于人们对佛的态度。比如在济公床前,各色人等排着队“虔诚”的抚摸那已经被摸的油光锃亮的石板,因为据说可以得到福禄寿。在这里,凡是可以为人们招财进宝或祈福呈祥的佛像都得到人们异乎寻常的热情抚摸,而其他的佛像则备受冷落无人问津;在这里,佛之于人与其说是一种信仰不如说是一种寄托,与其说是一种寄托不如说是一种功利。如果我是佛,绝不会庇佑这些盲目的因功利而拜倒在我脚下的人(相信佛祖不会像我这样小肚鸡肠:P)。 第二站:西湖。终于到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畔,喜欢苏堤阴凉的林阴路,喜欢广阔的湖面和湖面上的清风,喜欢小家碧玉般的园林,可用一个小时时间逛这么大的西湖,观光质量可想而知,加之又热又累,我早就没了游山玩水的雅兴,基本上就是捧着相机咔嚓咔嚓的照眼前的风光,而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竟然是——归一。归一这名字起的妙啊,纵然山珍海味、珍馐佳肴,最终还不是归为一缕溪流汇入大海。。。只有看透这一切的人才能为那龌龊之地起出如此风雅的名字。呵呵,如果说我逛了一圈儿西湖,最后却只记得个公厕是不是会被大家笑掉大牙呢:P 第三站:丝绸博物馆。在这里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纺织机,各式各样的丝绸制品和pp模特的走秀。印象比较深的是最后的丝绸知识讲座,一位教授为我们讲述了真丝的鉴别方法。总的说来,这丝绸的真假啊,你是断断摸不出来的,因为丝绸因其纺织方法的不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手感,除了专家估计没人能仅凭手感来辨别真伪。所以呢,必须采取其他的手段。对于一般的衣物,只需要抽取少许丝制品的线头,用打火机外焰去烧,真丝产品烧后冒白烟、产生黑色粉末、并且具有蛋白燃烧后的臭味,而假的产品由于材质为塑料纤维燃烧后冒黑烟、产生硬硬的黑块并且产生刺鼻的气味;如果所要识别的产品没有可抽取的丝头(如真丝领带等),则用打火机的内焰缓慢的接触产品,真品不会燃烧(因为真丝的燃点很高,足以抵御火机内焰),而假货会马上燃烧。一般出售真丝的商家都懂得这种方法,也会很乐意帮顾客做好鉴别。 第四站:六和塔。到这一站的时候,我们已经筋疲力尽,口舌生焰,酷热难耐,大家懒洋洋的爬上长长的台阶,围着塔转圈。六和塔还是很漂亮的,特别是飞檐上为了防鸟而设的铃铛会随风而动,很是别致,只是当时的观光对我来说已经是一种折磨了。所以,当看到丛林中的各地名塔的模型时,无端的生出许多反感,说实话,很不喜欢那些缩小化的仿制品。 最终站:梅家坞村委茶社。终于盼到了最后一站,不过这杯香茗还真是来得及时。茶社姑娘先是为我们介绍了西湖龙井采摘和烤制的知识,随后为我们每人泡制了一杯清明后第一次采摘的龙井,若按品质分,应该属于第四等的西湖龙井。虽然是第四级,还是要远远好过我平时喝的茶。后来茶社姑娘又给我们泡了一杯二等龙井(明前第二摘),啧啧,就是不一样啊,50以上的茶叶都倒立在杯中,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不过说到乾隆皇帝喝了明前第一摘的西湖龙井后策马扬鞭走了半天才品到茶汤的回味,这个也太夸张了,皇上他老人家的反射弧也忒长了吧。在空调屋子里灌了4杯龙井后,我终于恢复了正常的身心状态。 晚上是浙江省人事厅安排的接待宴会,我竟然滴酒未沾,嘿嘿,掩饰的真好哇。。。晚上钻进被窝,与同屋的pp师姐神侃一番后造访周公(学哲学的姐姐见地就是不一样啊不一样)。杭州之行顺利结束。 Tags: 杭州浙江社会实践观光暑期 阅读全文(17次) / 评论/ 丢小纸条/ 文件夹: |
转自:http://someonealife.yculblog.com/post.1859772.html22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