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 云南篇 (已更新飞来寺,在3楼) |
[游记]游记 云南篇 (已更新飞来寺,在3楼) |
2007-09-05 e0575.cn |
游记 云南篇 (已更新飞来寺,在3楼) 所有文章、照片谢绝转载,谢谢!云南篇 昆明 到目前为止去过不少地方了,想写些东西,但本身挺懒,又怕自己实在写不出什么好东东来,今天心血来潮,就先写一点点吧。从最近的一次出游写起好了,也是大半年前的事了。 早就在计划去云南,丽江,香格里拉,梅里。2005年的八月底,天开始转凉了,突然有一个机会,一把抓住。那几天里就忙着订机票,没位子,没低折扣,差点与云南失之交臂。好不甘心放弃,最后一次努力,下午订到票,第二天中午的飞机,想说中午饭有着落了,呵呵。 除了机票,之前的准备工作一直有在做,上网查资料,打印攻略和地图,安排吃住行和游玩线路,这已经成了每次出游的必经程序了。 第二天上午(9月2日),提着行李出发了。是个好天气。 飞机起飞了,这是我第一次坐长时间的飞机,有两个多小时(上次从海口飞杭州,也是两个多小时,但由于经停厦门,有放松的时间,还不是很累)用过了午餐,就看看窗外,我坐的位子在机翼边,可以很清楚得看到机翼在云海中划过。吃完了饭,想要闭上眼休息一下,但间距太小,不舒服,放弃。终于到了昆明机场。 下了机场,想要找车去订的宾馆,遇上旁边一家旅行社的人(云南国旅 香格里拉 假日旅行社 王宏伟),不停得游说我们参加他们的旅行团,但我们有自己的安排,拒绝了。还说可以提供三星级酒店住宿,价格还可以接受,但由于事先有通过E龙订了房,所以想先去看看。旅行社的车,10元送到茶花宾馆,我订的时候是讲一家人,一个标房,但到了居然说不可以住,非要我们住套房,本来想说涉外宾馆,安全听说也不错,但,是涉外宾馆,脾气大得很。不想破坏游兴,还让车送到他们推荐的明都大酒店,看了房间,还不错,就住了下来。稍适休息,出发去晚餐,先去金马碧鸡坊,道不是为了去看坊,因为桥香园就在旁边。找到了桥香园,先慢腾腾地在附近逛逛,看看药材,再去金马碧鸡坊拍照,想是差不多了,进入桥香园。6元的是简餐,10元以上是精制米线,秉着尝遍特色,少吃多摊的原则,我们三人点了一碗10元的过桥米线,一份虫草汽锅鸡,3杯凉粉类的饮料,还可以欣赏免费歌舞表演,不错。果然是老字号,红木凳好重,餐厅装潢得古色古香。不一会,我们的米线上来了,一大碗汤,一份米线,几块小小的鸡肉,两片薄如蚕翼的肉,一个磕好的鹌鹑蛋好像还有几粒花生一小撮香菜和一小叠豆芽。把生的蛋,肉先放入,再是其他的材料,过一会就可以吃了。这一顿,让我爱上了过桥米线。至于汽锅鸡,锅是袖珍型的陶火锅,几块小小的乌鸡肉(骨头多过肉)一棵幼小虫草,也就尝个味道。吃完米线,看完表演,直奔祥云美食城。二楼转一圈,全是火锅,不要吃,转到一楼,罐罐牛肉味道很好,估计是加了料,有点麻,有点辣),罐罐土豆,酸角汁。出了美食城,斜对面的清真餐馆吃羊肉串,牛肉串,已经和他们说了不要辣,但还是辣呀,一边吃着串,一边找饮料店,现榨芒果汁一杯,5元(怀念广州街头的现榨甘蔗汁,一元一杯)。已经很晚了,打的回宾馆,在附近的一条小街上买了些水果:榴莲,甜角,藩石榴,西瓜,昆明的水果很便宜。回宾馆,讨论第二天如何去石林,包车去太贵,于是决定跟团。就是推荐宾馆的那家旅行社,由于知道去大理的火车票很紧张,于是和旅行社的王宏伟说好,第二天跟他们的团,但旅行社要负责替我们买第二天晚上的火车票。也因此没有从宾馆订票。这是一大失策,因为被旅行社骗了,并没有按约好的给我们火车票,关于这一方面的问题,下一篇再说。 2005年9月3日 早上醒来,在宾馆吃了点东西,就等旅行社的车。说好是7点,结果拖到7点半才来,又开到一个地方去坐另一辆车,等人,接人,兜兜转转,直到8点才出发,开始旅程。这次跟团是100元每人,包车,导游,门票,午餐,当然还有几次导购。宾馆的跟团报价是90元每人,服务一样,但为了火车票,只好选择跟旅行社的团。一路上听着导游解释云南十八怪(有好几个版本,有不少内容重复,而且每个地方都争着说那些怪是出自他们那里),知道了一些云南的风土人情:在西双版那,蚊子个头都很大,所以说“三只蚊子一盘菜”;云南地区气候多变,夏天不热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较大,可以说是冷热瞬变,于是在街头上四季服饰随处可见,“四季服装同穿戴”; 云南边境与几个信奉佛教的国家接壤,而佛教国家的男子上寺庙当和尚就像内地上学读书或服兵役一样,到时还可以还俗结婚生子,受其影响边民也从其俗,穿和尚服谈恋爱不是奇事,“和尚可以谈恋爱”;云南边境作为商品贸易的集散地,一些地方跑国外的客运和货运比起跑内地的要多的多,这也是因为在过去,云南与内地一些省份的交界处多为封闭,因此出国相对而言反到比较容易,“车辆大都跑国外”(我们走的一条路就通向金三角,是过去贩毒大通道,不过当地的公安部门多次打击,现在已经是一条旅游通道了);“火车没有汽车快”,是特指一条通往越南的一米轨道火车线上的小火车(我们去的路上好几次经过一米铁轨旁,只可惜来不及拍照,一米铁轨静静躺在群山环抱中,伸向远方,现在这条线仍然在使用,可惜我们没有看到那传说中的小火车)。 路过了“七彩云南”,没有进去,这次的团不在那里导购,不过,也快了。导游开始介绍沙金,由于沙金含金量低,只有5左右,所以价格便宜,100元可以买一套,包括项链,手链,耳环,戒指四件套。导游说当地的男子常买一套分别送给四个姑娘,哈哈,想得太美了吧。到了一家商场,导游请我们大家下车唱歌(在云南,大家习惯把上卫生间说成是唱歌),接着便是导购。我没有买什么,权当参观好了。出了商场,继续前行。导游说会附赠一处景点—岩泉寺,10元的解签费我自然没付,其它消费就更别说了,不过道是了解了一种抽签法:右手绕到背后,从背后的签罐中抽出一支签。 终于,赶到了最终的目的地—石林。在石林景区的外面,一家定点饭店吃了午饭。有宜良烧鸭,但不正宗,太油腻,不好吃。凑合着用完了午饭,我们进入了景区。 一进入景区,就看到大大小小的几处石柱群,走几步就看到右手边的一个大水池,据说当年此处是一片洼地,周总理和陈毅元帅提议有山就应有水,有水就不枯燥了,于是才开挖成池。跟着导游来到石林的题字碑前,一路上大小石柱林立,奇石横卧路边。在石林里男的都叫阿黑哥,女的都叫阿诗玛,所以在景区随时可以听见“阿黑哥”,“阿诗玛”的叫声,不绝于耳。红色的“石林”两字是龙云在1931年所题(龙云,彝族人,1949年前,曾任云南省政府主席,控制了云南的军政大权,1949年声明背离蒋介石,后来到了北京做官)旁边还有其他的一些题刻映衬:从右往左依次为红色的“南天砥柱”,绿色的“大气磅礴”(路南人李墉题,路南宿儒李映乙(1870-1951)先生代书),“石林”两个大字下方绿色的“天造奇观”,还有稍稍靠后的“天下弟一奇观”(原云南省财政厅长张邦翰题)、“头角峥嵘”(杨立声(1900-1952),路南人,字醒苍,为路南现代史上著名人物,曾于1927年及1942年两任龙陵县县长,前次为惠人桥的修建作出重大贡献,后一次正值日寇自缅甸入侵,杨立声坚守职责,并坚持游击战,政声显著)、“采云深处”(高权中,路南人,解放前曾任路南县财政科长)、“峭壁”(路南宿儒李映乙(1870-1951)先生)。其实,用文字来表现石林的美,每一种造型,每一分神韵,几乎是不可能的。贾平凹和妻子游石林时,他说:“对于石林,一个字也不写,也无法写出来,天下无聊的文人几乎把石林每一块小石子都写了,可他们哪里知道大美者不能言啊!”(《平凹携妇人游石林》大美者只能用心感受、领会,它不能被说出。) 跟着阿诗玛(就是我们的导游)往里走,就看见悬在头顶上的一块称为“千钧一发”的巨石。这是1883年地震留下的一个奇景。这块据说有2吨重的落石就搭在两根石柱上,形成一个门,抬头一看真叫人吓一跳,因为给人的感觉是,它随时都可能掉下来,砸在脑袋上。这块落石又称“量心石”,测量你的心好心坏,如果你良心好,你经过时它不会掉下来,如果你良心坏,它在你经过时会掉下来。我走过,它并没有掉落(听阿诗玛说,这块落石全靠两根石柱上的四个点支撑着,不会掉下来。云南是个地震多发区,120年来,地震不断,但这块巨石一直“悬”在那里)。 路过“玉龙雪山”,没看到过实景,也不知道像不像。从小洞中穿过,看到“龙牙石”,摸摸它可以治牙病,但太高,摸不到,阿诗玛教我们摸牙床,就是我们旁边的一块大石壁,连着龙牙石。那石壁早已被人摸到很光滑,手感舒服,不错,很好摸哦。接着来到被众石包围,在石林中少见的一汪碧潭边,远处的大石上题着红色的“剑峰”二字(王肇云,云南易门人,民国十九年至二十三年(1930-1934年)任路南县县长)。望峰亭,大石林内的最高点。两条石级一南一北盘上亭子,拾级而上,在亭子上可以看到石林的全貌。起伏汹涌的苍青色,石峰层层叠叠,连成一片,形成一体。一根一根石柱直立着,突兀凌利,在阳光下闪着刺目的亮光。一些深浅不同的绿色点缀在剑丛中,那是藤蔓和苔藓,还有从岩石缝隙里升上的高大乔木。来到一片开阔地,各色的鲜花满眼,花丛边一片嫩绿的草地,石柱一丛丛点缀其间。最后是最为著名的“阿诗玛”像,湖的对岸,石化的阿诗玛背对着我,是在无声地回应阿黑哥的焦急呼喊吗? 石林的深、幽、险、奇,是要靠每一位观者自己去想象,自己去体会。 回去的路上,我们选择了走高速,因为有一位台湾同胞说要赶飞机。这是一条专为从昆明到石林的游客建造的旅游专用高速,很快我们就回到了昆明市区。台湾同胞离开了,我们被带到一家所谓的军区医院,接受免费的足浴及足底保健按摩。只要不买他们所推销的药品及足浴药粉,应该还是挺舒服的,毕竟也赶了一天的路。 最大的问题来了,我们回到宾馆,联系王宏伟关于火车票的事。但他却反悔了,一定要我们参加他们的旅行团,不然就不给我们火车票。我们坚持自助游,他挂了我们电话。如此不讲理,说话不算话,实在生气。决定自己去解决火车票。到了火车站,没有票,甚至连票贩那里都没有。昆明到大理的火车是旅游专线,每天晚间三趟,都是卧铺。早就知道车票难买,才通过旅行社预订,结果他们出尔反尔,怎么办?不管怎样,先解决吃饭问题,回到宾馆,在附近的一家老字号里吃了饭,一只烤鸭129元,一瓶啤酒,两个炒菜,三碗饭,29元。其实,昆明的消费水平并不高,听的士司机说一家三口一个月1000元已经可以很不错地生活了。回到火车站,去问有没有退票,打听到近20天的票都被旅行社包了。因为旅游专线有旅行社的资金投入,所以铁路部门可以无视普通游客买不到票,却同时有大量的空余床位在车上,资源大量浪费。因为旅行社是不会去退票的,损失的钱可以从游客身上再赚回来。再次打电话给王宏伟,被告知只要跟团,随时可以走。第一趟走了,第二趟走了,不能再空等,拿着买好的站台票(连站台票都很难买的),三人从不同的检票口进入,上了相邻的三节车厢,心中忐忑,虽然从网上有看到有人用这种方法成功过,但自己做起来总有些怕,毕竟是没有票的。也早就说好,一旦三人中有一人进不了站,上不了车,就统一从出口处离开。还好,很顺利,三人都上了火车,会合了,列车员只问了一下,就说是送行李的,就让你上车了。这才发现,一节节的车厢,空了好多床位,有好几节甚至全空。车开后,很方便补了票,挑了一节全空的车厢,挑个好位子,睡下。睡梦中,列车载着我们前往大理 石林题刻 千钧一发 剑峰 阿诗玛 2005年9月4日 列车载着我们前往大理,凌晨六点,从睡梦中醒来。有些累了,卧铺也很舒服,我睡得很好。简单用过早餐,火车缓缓驶入大理下关车站。看向车窗外,出站口附近已有不少人等在那里,随着大部分旅行团的游客一起下了车,走向出口。清晨很冷,迎面吹来冷风,衣服有些不够呢,想不到第一个迎接我的就是这有名的“下关风”。在火车站旁的公交车站里坐车去大理古城,不去理会那跟随而至的一群拉客族,只是被硬塞了几张各种客栈的名片。路程还是挺远的。到古城了,停站下车,在汽车站斜对面的一家客栈住下,包了辆车,70元包车玩大理。 先是“上关花”(其实是先去了白族民居看白族歌舞表演,但去迟了,表演已开始,门票又太贵,放弃了)。位于苍山云弄峰脚下的花园景区(当然,“苍山雪”自然也是看不到的),门票却非要连着天龙洞景区(门票挺贵,68元一张,当然包括了司机的回扣,呵呵)。买票进入景区,看到不少黄色的花,花下垂着长条的豆荚,那是黄槐花。第一次见到,好奇特的花。坐着缆车上山,门口免费数码照相(门票附赠三次免费数码照相),进入洞中,顿感凉爽,有一些奇形怪状的钟乳石,配合着灯光,听着可爱的金花导游的讲解,沿着石阶上上下下,一路前行。出了洞,下山去缆车站,远望洱海(金花指着一个方向,说是南诏风情岛,介绍说那上面有杨丽萍的别墅)。只可惜不是夜晚,看不到皓月当空,苍山银峰,银光月色交相辉映的“洱海月”。坐着缆车回到山脚下,进入花园,花草树木繁多,却在园中围起几道墙,把那唯一仅有的一株上关花围在当中,来得不是时候,花期已过,有些许遗憾。走得累了,刚好门票的最后一项是品茶。说是茶道表演,其实却是推销茶叶,但我们自然不理,一味专心于喝茶,这几种茶味道不错。不过还是知道了一些有关茶的知识,其实在石林时就有品茶一项,也是放在最后,单就喝茶休息来说,这样的安排挺不错的。石林时,介绍的全是普洱茶,选用云南大叶茶的鲜叶为原料精制而成,越陈越香,还看到了好些不同年代的茶砖(其实看不出那是茶叶制成的,如果不是和普洱茶叶放在一起的话)。而在上关,则以白族“三道茶”开始。“一苦、二甜、三回味”,白族金花为我们一道道泡制,奉上,告诉我们每道茶只品一两口。第一道茶叫“苦茶”,是用小陶罐烧烤大理特产沱茶到黄而不焦,香气弥漫时再冲入滚烫开水制成。茶只有小半杯,不以冲喝为目的,只是小口品饮。第二道茶叫“甜茶”,是用大理特产乳扇、核桃仁和红糖为佐料,冲入清淡的用大理名茶“感通茶”煎制的茶水制作而成。茶甜而不腻,所用茶杯大若小碗,可以痛快地喝个够。第三道茶叫“回味茶”是用蜂蜜加少许花椒、姜、桂皮为作料,冲“苍山雪緑茶”煎制而成。此道茶甜蜜中带有麻辣味,喝后回味无穷。三道茶后是普洱,虽说此行并未在云南买普洱,但回来后开始尝试着喝,因为据说常喝普洱可以减肥。并不打算去蝴蝶泉,但司机师傅说,既然来到大理,就应去看看,哪怕只是在门口拍张照,因为进入的确不值。同意了提议,以郭沫若题词的“蝴蝶泉”为背景拍了几张照,买了几个大石榴和一种山上的野果(甜甜的又新鲜,后来在飞来寺市场再次见到,只是外面覆满细细的小刺,扎手,想是不同品种吧)。在回来的路上吃了饭。而后是去完成司机的任务,到一家扎染坊去,权当参观,反正不要门票。看中一套白族的民族服饰,想要买下,还价,对方却不肯让步,算了,不买了。回到车上,司机借故离开,去拿回扣,时间有点久,大概是在讨价还价吧,毕竟我们没买什么东西,回扣的数额也要作相应调整吧。 接着便是去游玩洱海。才村码头买票,40元一张(票面标价100大元)游览天镜阁,金银梭岛。觉得天镜阁没什么意思,要走很长的路,放弃,省下10元一人的门票,呵呵。金银梭岛,3元的门票,上岛,码头周围摆满了烧烤海鲜摊位,感觉乱糟糟的。随便在附近逛了逛,买了些海鲜烧烤,记得有一种白色的小圆珠,六七个串成一串,是叫不出名的水中生物,没什么特别的味道,尝个鲜罢了。还买了串烤小螃蟹和小虾,味道不错,但觉得海鲜烧烤没有烧煮来得鲜美(怀念桃花岛的蛏子,三亚打边炉)。回到岸上以近傍晚,赶到最后一站——崇圣寺三塔。因为快关门了,司机载我们到了三塔倒影公园门口,帮我们一起说动卖票的老爷爷,只卖了倒影公园的票给我们,4元一张,拍了些照片,夕阳西下,离开了公园。结束一天的游程,回到客栈,稍适休息,出门寻觅今天的晚餐。 用过晚餐,在街上转转,路上买了洱块和乳扇来吃,直走到城门口,灯光映衬下,池面水波粼粼,古老的城门在夜幕下,静静矗立。返回来,穿过洋人街回客栈。洋人街只有短短的一段路,却太嘈杂了,不似是在大理古城,总觉得不相称。还有,大理的街道很小,回来的路上看到堵车,四个方向水泄不通。回客栈时顺便在斜对面的汽车站买了第二天去丽江的车票。 蝴蝶泉 洱海 天镜阁 崇圣寺三塔 2005年9月5日 在客栈旁的饮食店吃早餐,退了房,提着行李等那趟据说已从下关发车的客车。 上车,去丽江。 好长的路,中间有一次休息,发现就算是休息,也属于变相导购。路过丽江机场,想来应该不远了。到车站下了车,就有一大群拉客住店的人,选了一家,说是不远,先去看看。跟着进了古城,绕来绕去,到了。看了一下,楼上的标间全住满了,楼下的标间不是很好,出来继续找。最后在新义街一家纳西族民居住下。在一个小院子里,有三层楼,一楼住的是老板娘的公公婆婆,二、三楼出租,老板娘自己住在二楼的小间里。而我们选择住三楼,标间,50元一天,可以看到丽江古城景色,望到万古楼、木府,还有建行大厦背后的玉龙雪山,并不是积雪覆盖的季节,不是我的目的地,远望即可。(在我们入住的几天里一直没看到老板娘的丈夫,她年纪看起来挺小的,却很能干。很热情,一直保持微笑)。定下住处,已是中午,老板娘还热情地替我们介绍,照着指点,来到青青饭店,是当地纳西族人开的(老板娘说别的地方很贵,这家还公道,事实也是如此)。点了几个菜,记得有一份纳西炒饭,感觉像酸辣土豆丝拌饭。其实,这家饭店挺好找,就在康吧小吃旁的一条小弄内,如果沿着小弄直行,有几家客栈,到底,则是金虹路丽江玉龙花园大酒店,也是我们后来泸沽湖之行的出发点。吃完了中饭,开始逛丽江。丽江古城游,自然是要从大水车开始。不过去的路上经过一家酒吧,是《一米阳光》的拍摄地,进去瞧瞧,谁让我妈是电视剧的忠实观众呢。在古城东大街口有一块碑,写有丽江古城的简介,大致浏览了一下,走向玉龙桥。第一次过桥,提着行李,为找住处,匆匆而过。现在则是愉悦的心情,自然好好欣赏。玉龙桥边,花坛、壁画,都没有大水车吸引我的目光。一大一小的两个水车轮,日日夜夜辛勤地转着,带起水花,吸引着无数的红金鱼前来,游人们兴奋地拍照留念。沿着新华街,逛着各种特色小店,悦耳的铃声,一辆车迎面开来。丽江古城是严禁机动车通行的,但特种车辆除外,当然也包括垃圾车,每天定时来收。为了避开垃圾车,进入一条小弄,想说反正随便走走,就顺着小弄前行,看看能不能到达山顶(新华街依着一座小山,山上还有电视台呢)。小弄很长,沿路看到几个写生的画者,走不少路,拾级上山,来到一个平台,很开阔,可以看到丽江古城全景,被开辟成了茶座,沿着围墙摆放着桌椅,可以看墙外山下的古城景色。再往上走,是一个小园子,也有茶室,好象还有住宿。从另一处下山,出了路口,才发现已到了四方街。在周围转转,逛逛小店,买了冰粉凉宵和丽江糍粑来吃,酸酸甜甜的,还有杯中一只只米粉做成的可爱小凉虾。经过大石桥,沿着水流在河边走,累了,靠在河边的椅子上,小河流水,河对岸饭店门前一排排垂挂而下的红灯笼,周围是喧嚣的游客,我也不过是一名过客,无法在这里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一份宁静。继续沿着东大街走向广场,我们要去新城。沿路经过药店,买了天麻与红景天,走到了七星街。找了一家饭店吃腊排骨火锅,却被告知腊排骨卖完了,起身再找,在对面的一家吃了晚饭。虽然在第一家饭店没有吃到腊排骨,却记得他们的茶水不错,是那种一小袋的花果茶,倒在杯中,冲上水。各种花果缤纷。天已经暗了,高原地区天暗得晚,昆明是六点半,丽江是七点,香格里拉是七点半,飞来寺是八点。走回古城,远远就看到灯光映衬下的水车,依然辛勤。今天在广场上有纳西古乐表演,表演者都穿着纳西族的传统民族服饰,虽不了解纳西古乐,但表演者动情地吹奏、演唱,让我感动。妈妈累了,说要先回去,我一人继续。沿着东大街,街边的小河上泛着光,照亮水中鱼儿前行的路线,偶尔一两盏荷花灯漂过。到了大石桥,红灯笼随风飘曳,灯光,灯笼光,投射在水面上,哗哗哗的流水声,却依然喧闹。走到四方街,一杯冰粉凉宵,再次拾级上山,去看古城夜景。黑压压的一片屋顶,灯光闪烁点缀其间,茶座里没什么客人,找个位子坐下,独享属于我一人的宁静。 大水车 东大街河边 大石桥上 古城夜景 2005年9月6日 今天决定去虎跳峡,今天开始喝红景天泡的茶。在康吧小吃吃早餐,有人来联系包车,谈定价格,便出发了。我们去的是上虎跳,车开了好远,在一处悬崖边停下,那是看长江第一湾的一处了望台。昨晚刚下过雨,远处山间烟雾缭绕,看不清什么,但据说在晴天是可以望到长江第一湾的。道是了望台一边有个“正觉寺筹建募捐处”。继续赶路,在山道间兜兜转转,由于下过雨,原来的路上发生山体滑坡,我们从金沙江的江对岸绕行,避开那段险路。过桥,回到岸这边,路虽然还好开行,但只见路边河滩上的植物、农田,甚至房屋都被河水淹没,可见昨晚的雨势很大。终于来到上虎跳,买票进入,30元每人。不远处有拉黄包车的在兜生意,不坐,继续往前走,欣赏沿途的风光。这是一条狭长的,在悬崖峭壁间修建的栈道,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下水势暂时还不算汹涌的金沙江,有护栏保护,是当地政府组织修建,安全比较有保证。沿途有不少景区工作人员拿着高音喇叭反复提醒游人快速通过,不要在护栏边逗留,当心落石。他们很努力地喊着,尽管还是有不少游客驻足。来到一处较为开阔的路段,一块石碑矗立在护栏边“虎跳峡 峡谷深度3900米”。继续前行,穿过一个岩洞,走一会儿,在半路的休息点稍坐,那里的河滩比较大些,有人下去拣金沙江石,有工作人员制止,可如果是禁止下到河滩,那边上小店里出售的江石是从哪里来的?江的对岸有一群山羊,不时发出叫声,那时养羊人散放在那里的,等到几个月后,羊吃足了草,养得又肥又壮,养羊人再把它们领回。真是个聪明的好办法,悬崖峭壁间人类难以行走,草却极为肥嫩茂盛,吃着这些草长大的山羊,又不时做跑跳运动,绝对野生天然,又无肥肉。赶路,快到了,水势开始急促,逐渐汹涌,可以望见峡口了,一只老虎在江岸,好似正准备随时跳到对岸,只是不见江中心的虎跳石,早被汹涌澎湃的金沙江水淹没。再穿过一个岩洞,到达峡口正上方的石桥。从桥上望下去,峡口金沙江水汹涌澎湃,江水拍打江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声。沿着桥边的石梯下行,一条山溪,水清澈透明,在石梯旁顺势而下,汇入滚滚的金沙江不见了。由于水势太大,最靠近峡口的观景道被封住,不能继续前行,江水不时拍打着悬崖峭壁,冲上观景道。让我又想到了04年的壶口之行。虎跳峡与黄河壶口有着不同的感觉,黄河宽阔的江面在壶口急剧缩小,加上巨大的落差,视觉开阔,气势磅礴,金沙江的江面在虎跳峡口缩小,但没有落差,虽一样汹涌,但视觉被两边的悬崖峭壁阻碍。可这不妨碍我对它的惊叹,不愧是中国最美的峡谷。江水打湿了衣服,没有感觉,我只是被虎跳峡的气势所感动。很久很久,才意犹未尽地离开。此时的江对岸也有好多人观景,那是旅行团的观景点,靠石梯上下,观景台却很小,一大群游客挤在那里,而且观景的角度也没我们好,没有我们那么竟近距离。远离了景区吃饭,回丽江。在长江第一湾博物馆停下,没入馆,但近距离看到了长江第一湾。经过一处苹果产地,路边家家户户摆摊卖苹果,我们也买了一袋,味道还行。回到丽江,照例要完成司机的导购任务,有两处,可笑的是,两处的老板居然都自称是我们同乡。就算认同乡我可也不买帐的。完成,去了玉河生态走廊。是个新建的仿古建筑群,很多餐饮店,左挑右选,却还是去了七星街晚餐。饭后继续在古城逛,正赶上四方街的篝火晚会,一大群人围着篝火,拉着手唱歌,跳舞,好不热闹。四方街不大,但刚好可容下两队人马。我们继续往前走,一些偏僻的小路上有着几家客栈,小吃店,也有几家特色小店,价格便宜许多。不同于四方街,大石桥一带的喧嚣,这里有属于古城的一份宁静。月夜,小桥流水人家,客栈门前的红灯笼都显得那么可爱。 上虎跳 玉壁金川 上虎跳走廊 虎 跳 汹涌 澎湃 黄河壶口 小桥 流水 人家 2005年9月7日 今天是个好天气,起床,在康吧小吃对面的一家饭店吃早饭,回客栈收拾,和老板娘定下11日回来还住这里,出发去车站买了下午去香格里拉的车票。回来客栈整理行李,在康吧小吃吃了中饭,有一份薄荷叶肉末粥,味道怪怪的。 出发了,沿着昨日去虎跳峡的路。我们的运气真的很好,其实,九月在这里仍然属于雨季,下过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等,往往会造成道路无法通行,客车就会停驶。而我们就在雨后出发去虎跳,去香格里拉,且都成行了。车沿着金沙江直行,在岔路口,一条路去香格里拉,一条路则是通往旅游团的虎跳峡观景点,再往前是去白水台,只是由于山体滑坡,白水台通向香格里拉的路无法通行了。车过虎跳镇,过不久就开始盘山,路并不好走,坑坑洼洼,颠簸不断,路的一边是奔腾的河水,汇入金沙江(有几股水流甚至是由山间洞中奔流而出),一边是山壁,用钢筋大网围住,防止落石砸到路上的车辆。几处工地,工人们正在清理泥石流,疏通道路。车走得很慢,尤其当得知旅游专用道被泥石流冲毁后,车只得走老路,继续在坑坑洼洼、狭小的盘山路上行驶。好久好久,车开出山路,开过一个正在建造的收费站,路稍稍好了些,没那么颠簸了。慢慢地,路边有了牛羊,有了房屋,我们进入了藏区,偶尔有些藏民。尤其有一处,藏族姑娘穿着藏服,载歌载舞,像是为了专门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经过藏獒驯养基地,见到停着很多旅游大巴,是旅行团的必到点。过了一个登记站,不久,久进了城区。下了车,在车站,遇到介绍宾馆的,说是自己家的,就在车站不远,但由于出入的路在开挖,只能从别的路上绕。他们叫来一辆车,坐上,路上问了司机,却原来车不是他们自己的,司机只是拉不到客,临时帮他们拉客人。到了旅馆,休息一下,出门吃晚餐。沿着中乡路到长征路,边走边逛,走着走着,到了 天界神川大酒店,进去参观,五星级的大酒店,问了柜台,房间有分欧式和藏式,转了一圈,在酒店对面街上一家新疆饭馆吃饭,香格里拉的夜来得很晚,蓝天白云,万里晴空,就连晚上的星星都明亮许多。回到宾馆,联系了送我们的那个司机,谈好包他的车游玩香格里拉一天。于是,安心休息。红景天喝着,在香格里拉并没什么特别的不适感觉。 2005年9月8日 香格里拉的夜来得很晚,离开得也早。清晨有些冷,我们去宾馆对面的小吃店吃早餐,由于路在修,要过临时搭的木板才能到目的地。点了饺子加荷包蛋。第一次看到饺子用高压锅煮,熟了,却不会烧坏,味道很不错哦。 回到宾馆,司机就来接我们了,沿路欣赏着风景,前往属都湖。车到一处岔口,往前直行是去白水台,往左拐才是碧塔海、属都湖。拐弯后不久,路开始颠簸,坑坑洼洼,两边是群山、树林。路经碧塔海,由于属都湖更远,决定先去那里看看。继续往里开,到了路的尽头。往右便是属都湖,听司机说,三江源评定时专家就从此处进入原始森林无人区,而且还有很多探险队雇用当地牧民来这里探险。30元门票一人,进入,阳光有些强烈,高原的光照感觉比其他地方来得猛烈,尽管涂了防晒霜,还是有点担心。路边一个小湖,湖边有一匹白马低头吃草,悠闲自得,再往前是一排竹屋,卖着各种烧烤,觉得油腻,不买,继续向前。又是一处小湖,隔开了我们与属都湖的距离。近了近了,来到了属都湖畔,一大片湖水,静静地,蓝天、白云、湖水、倒影,还有远处苍翠的山林,真的很美。高原的天很蓝,蓝得纯粹,高原的云很白,蓝得纯然。蓝天、白云投影在平静的湖面,就像投影在镜中。湖中有几片水草,成了点缀,一切都那么静,那么美,那么和谐。湖边有出租藏服,不去凑那个热闹,有一位牧民打扮的老者,牵着牦牛,供人拍照。老人一边招呼游客,一边高唱《青藏高原》。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到藏牦牛,全身黑色的长毛,快拖到了地上,脑门和脊背是白色的毛,还装饰着藏饰。有一匹枣红色的小马安静地躺在路中央,好乖巧,走上前去摸摸它。抛开脑后的喧闹,全然投入眼前纯粹的美景,走得近些,再近些,舍不得再离开。 回来的路上过了碧塔海,没有去,觉得和属都湖差不多,都是高原湖泊。在一个村子停下,司机的回扣。其实,路上,他就和我们商量,说是去了有回扣,但如果不去也可以。反正也就一处,就去看了一下。原来是藏医推销藏药。在去松赞林寺的路上用了中饭,继续游程,前往松赞林寺(松赞林寺依山而建,外形犹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有"藏族艺术博物馆"之称)。在路上,看到远处碧绿的山体上显现一些文字,再近些,原来是从上到下用藏文、中文、英文分别书写的“香格里拉”。 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位于香格里拉以北5公里的佛屏山下,是公元1679年五世达赖和清康熙皇帝敕建"十三林"之一。它不仅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被誉为"小布达拉宫"。10元的门票,进入,走几步,高得有些离谱的长阶梯,怎么办,爬吧。终于上来了,好累。比较突出的有两幢建筑,并排立着,墙体都是红色的,金色的屋顶,金色的经传轮,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左边一幢独立建筑,有三重屋檐,椽子和周围的装饰物也都是金色的,有些晃眼,屋檐上挂下几个金色的铃铛,迎风发出清脆悦耳的铃音。右边的一幢建筑有两重,底下的一重是大殿,没什么人,有两个喇嘛在卖佛珠,出来,沿着一旁小间的楼梯向上,是一个四面的回廊,一面是墙,画着很多的壁画,一面有很多经传轮,有点重,但还是让它们一个个转了起来。出回廊是一个平台,有一幢三层楼房,前面还有一间放经传轮的小殿,站在平台远望,蓝天、白云,还有连绵起伏的群山,以及山间,那挂满迎风飘曳经帆的,神圣的藏白塔。出了寺,在对面找到一条小路,遇到一条藏獒(不能完全确定),怕怕,绕开。沿着石阶向上到达一个小露台,可以看到松赞林寺的全景。在蓝天白云背景的映衬下,松赞林寺显得肃穆而庄严。 阳光还是那么强烈,我们去到依拉草原。依拉草原位于香格里拉西北面,总面积约有13平方公里,是迪庆香格里拉最大的草原,依拉藏语意为“豹山”,因传说中依拉草原门户内北边坐落的豹山是一座“神山”而得名。因此,我们今天游程的最后一站,选择了到依拉草原骑马,领略藏区草原风光。这里才应该是我理想中的草原风光吧,去内蒙时由于地点太靠近沙漠,所以见到的是草甸河滩,还有远处那连绵的沙丘。30元一匹马,有牧民拉着跑,记得应该是我第二次骑马吧,第一次是在西安的武则天墓,当然,骑马拍照不算,呵呵。蓝天、白云、群山、草地、浅滩,还有村落和马匹。好一派草原牧歌式风光! 属都湖 1 属都湖 2
|
转自:http://www.e0575.cn/read.php?tid=71806939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