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无为乃无所不为_______杭州印.

[游记]游记:无为乃无所不为_______杭州印.

2007-08-06    sina.com.cn

游记 无为乃无所不为 _______杭州印象散记

无为

丛林花木们本来是城市的装饰,它们只在房前屋角老老实实呆着,供人观赏。但杭州的花木们实在是霸道,它们拼命地与楼房争夺着地盘,把那些高大的楼房挤到城市的一角去了。

走遍大街小巷,所到之处,满眼的绿色。人如置身于一个林木葱茏的花园里。丛林花木们,站在街心路边,河畔山脚,房前屋后,它们统治着城市的地面,悠闲自在地绿在那儿,表现着胜利者的安详和傲慢。

绿树的掩映中,是杭州别致的围墙。

这里的围墙不同于在别处看到的带尖刺的铁栅栏。铁栅栏青黑着脸,冷冰冰的,只会说一句话:最好离我远点!

这里的围墙也不同于那种剥蚀破败的围墙。那是睡在街头的邋遢的乞丐,庸懒,冷漠,无聊,不自尊也不尊重别人。它给人一种匹马西天和受了冷落的感觉。

杭州的围墙是幽雅的、清新的、高贵的、有着唯美的主题、流畅的线条和舒缓的节拍,是《天鹅湖》的主旋律。

雪白的墙身,古色古香的琉璃瓦的盖顶。墙面上是花鸟、山水、美丽的童话,也有江枫渔火、孤帆远影的诗境。

那花香鸟语的清雅使人舒适惬意,仿佛回到了自家的书房,坐在逍遥椅上优哉悠哉的消闲。

古黄的小桥流水和斜阳衰柳,使人不由得踏着它的韵律走回到过去的某个年代去,陈年的月光洗去你心上的浮尘,让你的心干净透明。

这样美丽的围墙,俨然一扇扇屏风,站在街边迎送着客人,让人感受着艺术的魅力。同时,很有分寸地把城市的客厅和闺阁分隔开来,把城市愿意告诉人的部分和不愿意告诉人的部分隔开来。

你会注意,杭州的围墙上没有标语和广告,花花草草的荒芜着,理直气壮地玩乐。它有大幅大幅的版面,等着人们去发表自己的闲情。

一天我在街上漫步,看到一面很高大的墙。墙最上的地方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圆圈儿,走几步又是一个小一点低一点的圆圈,走几步又是更小更低一点的圆圈。弄不清楚,这是在玩什么呀。最后终于在最下方看到这些圆圈的来源:那里画的是一个小女孩在吹泡泡。

只有杭州人,才会有这样天真的雅趣!

夏天的杭州,天气多是轻阴,细雨朦朦的天刚去又来,像新嫁女回娘家。杭州人不腻烦,也不趁机在家睡觉打牌。雨一下,他们不是回家,而是打着伞上街。街上到处盛开着花花绿绿的绸伞。情侣们同打一把伞在雨中漫步,挥洒着青春的浪漫;银发的老太太穿起白凉鞋,踩着水涡,享受着雨中的安闲。透明的小雨点在伞上跳着乐着。听雨,也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月亮在杭州是最受宠的。

在别处受到冷遇的月亮,来到这里,他们用山光水色一打扮,就成了“平湖秋月”“三潭印月”这样的人间佳境。

杭州人最会赏月。

赏月并不是傻傻地站在院子里,直直地向天上看,那还不把月亮吓跑了吗?多情的杭州人才知道怎么赏月。

竹子是最寻常的植物。不在竹林,而在窗外和家门口。竹子是赏月的一个道具。

夏日的晚上,人们拿把藤椅,坐在门口的竹丛旁,纸扇一摇,赏月开始了。旁边的茶杯里泡着龙井茶和刚移过来的竹影。

天上挂着的还是那轮旧月亮,但杭州人从不喜新厌旧,看了千百回了还是愿意看。那是老妻老酒和老狗,越老越是醇香,越老越是情深意绵。

婆娑的竹叶把月亮装饰得新娘一样靓丽,又给它添几分神密,使人常看常新,每次都能看出不同的韵味儿。不象看裸月那样,了然无味,千篇一律。

茶凉了,竹影移走了,人也在睡意朦胧中。许先和白娘子淡去了,断桥上的雪化了一半。睁开眼看一看,月亮早藏到西楼的背后去了。

品茶是杭州人的又一喜好。

杯中的茶对他们来说,主要的不是解渴,而用作精神上的品赏。

品茶的人仰靠在竹椅上,头下枕着的是悠然无尽的闲暇。世间的纷纷扰扰都知趣地躲到门外去了。

龙井茶在水中,带给人的先是初春的新绿。然后是对这绿的诠释:花朵、蓓蕾、快乐、生机。这些都是海滨的阳光浴,能给人无限的活力和激情。

茶杯中冒出袅袅的水气,如梦似幻,变化莫测,牵着他们的想像游弋,使人迷醉,陶然忘我。

生有白色的绒毛的茶在水中沉浮,犹如披着白纱的少女翩跹于月下,无怪乎他们称这为“仙子之舞”。

竹椅上的人,睡意朦胧中,昏昏然,飘飘然,与仙子牵手,同舞于瞑瞑中。

不知不觉中,茶从滚热到半凉,他们才想起端起杯子嗅一嗅茶香,啜上一小口,慢悠悠地用舌尖品上好久。大把大把的闲置的时光在他们手里挥霍着,比饭店里擦嘴的纸巾更廉价得多。

品茗,听雨,赏月,这是杭州人的休闲方式。

杭州人过马路总是左看右看,一个车没有了才过,从不与车抢路。不管别人怎样的跑步向前,去赶深圳抢效益,杭州人总是不慌不忙地踱着方步。

杭州是休闲之都,杭州人做买卖都象在休闲。

别处的店铺的名子,一般都有一点商业的炒作和急功近利的味儿,如“一分利”,“挤破门”,“好吃再来”,“两元超市”之类。而杭州店铺的名子却透着一种悠闲,一种艺术,一种与世无争的潇洒。“月满西楼”,“临风飘逸”,那是时装店;“童话森林”,“搁浅时光”,那是摄影店;“天堂故事”,“风荷雨露”,那是书店……从店名上品不出功利的味道,都是那么真纯,那么秀气,是青春的少女,微笑着向你走来,不要你买什么,只让你赏心悦目。

……

笔墨所及只是杭州的一个小小的枝节,万顷丛林之一叶。其实杭州是写不尽的,即使一本书,十本书,一百本书……这里我徜徉了这城市的一段街巷,远远的还没有走到西湖的边上去。

也许不能走得太远,这地方总让人发晕,轻飘飘的,雾朦朦的。绿树掩映,花木扶疏,水波迷茫,山色空朦……在梦的边缘,在诗的意境里!

无所不为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人过得是神仙的日子。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呀,别人都在快马加鞭一日千里,而杭州脸上没有汗,身上没有泥,心律正常,血压不高,踱着方步前行。

而浙江是全国的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在全国走得最快。杭州是领头羊,走在最前面。这只羊不是在走,好象在腾云驾雾。

说起神羊就想起庄子的斗鸡。

庄子曾讲道,在挑选斗鸡时要挑选那种斗志内化而外表呆呆傻傻的鸡---全德鸡---无为境界的鸡。这种鸡最勇猛,无敌于天下。无为是出发点,归宿是无敌。

向我们走来的羽扇纶巾的杭州,悠然自若,那不是懒散,是只有智者才会有的气定神闲。羽扇一摇,敌兵望风披靡,素琴一响,司马闻声而退。战争需要的是撕杀,而统帅的身上没有血,没有汗,干干净净的,他们可以吟吟诗弹弹琴,也可以下下棋。

诸葛亮那羽扇摇得很轻松,所以常打胜仗。周瑜一离开琴案,神浮气躁的时候,准得一败涂地。在中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亮着灯光的延安枣园却是一个宁静的港湾。毛委员甚至还在写诗,悠然得很。炮火当头,胜似闲庭信步。

杭州的悠闲是一种大智慧,别人不好学。不能摇把扇子学深沉。学得不正宗成不了诸葛亮,反成了懒散的不学无术的公子哥。

而摇着羽扇的杭州很容易被人认为不学无术的公子哥。

有个学友提出杭州的三大浪费说:

其一,那么多的围墙用来写诗画画不能产生经济效益,是极大的浪费。你看哪里的围墙上不都是标语和广告呢?什么“计划生育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呀,什么“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团伙”呀,什么“小儿腹泻,一抓就灵”呀,什么“喝了三肾酒,发财又风流”呀,板面占得很全。就是边边角角的小地方,都有刚会写字的小孩子用粉笔在做声明:“小三子,我是你爸爸”之类。

其二是地皮浪费。杭州的地皮是寸土寸金,而杭州人却用大片的地盘种些花花草草,实在让人心痛。门前那种竹子的地方盖个小屋出租,一月也得弄个几百元。发展嘛,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西湖也可以填上一部分盖商品楼嘛。

其三是人力资源的浪费。算一算吧,杭州人用在品茶听雨赏月上的时间太多了。消磨时光,玩物丧志。这些人怎么就没有时间观念,没有经济头脑。就是把品茶的时间拿出一点,到街上去卖驴肉火烧,也是大把大把地挣钱呀!

可是,资源利用得相当充分的地方,并没有拉动经济的高速发展,却是把经济这车拉散架了!

那个两千多年的老头子洋洋五千言之精义:无为乃无所不为。杭州不正是在无为中达到无所不为的吗?

临来的那一天,从天鸿到火车站的路上,向上看,天是蓝蓝的,云是白白的。

我在想,蓝天白云,在别的地方,不一定有人看。谁会抬头看天,抬头看天会被认为是傻子的。在杭州,这天这云真是情人节的玫瑰,人人眼中的爱物。“生命中难舍蓝蓝的白云天!”写出这样的词句,那是需要真性情的。

窗外闪过大片大片的草地,是那么绿,草地上几只蹦蹦跳跳的鸽子,白得耀眼。

那鸽子和草地也是美的所在,是不能用金钱的价值来恒量的,但愿不会有人认为鸽子应养在家里卖钱,那草地应该开发成商品楼出售。

车子在行进中,我的心在隐隐作痛,这良辰美景将从我的眼里消失了,真舍不得呀!但眼中消失的良辰美景会永远留在我的心里!杭州,在你的美姿将从我的视野中消失的时候,我不愿说“我会再来”,但我要真诚地对你说:“希望你向我们走近!!”。

2007年7月8日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c03fc901000awt34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