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城市品牌标记断想

[游记]杭州城市品牌标记断想

2007-07-16    xfblog.com

杭州城市品牌标记断想

西湖荷叶倒是败了,水面上片片黄绿,益发见着了西子湖的秋日之俏。

杭州市政研室的朋友选着枯荷旁的湛碧楼来讨论一个城市的品牌问题,正也显出了议题的成熟和急迫。

有题“品味之都”的,有题“绿色天堂”的,虽廖廖数字,专家们的推演和思索依然如叶脉一样慎密,听之娓娓道来,也像品味墨荷。

我也抛砖引玉,换句时令话,叫抛残荷引迟桂,只取拓宽思路之功效。

建议有二。

一是“世界花园”。

不叫“世界花园城市”,就叫“世界花园”!

道理是,首先,杭州给人的直观感觉或者事后印象,就是一个开放的大花园。花园的核心部位就是西湖,过去的五点六平方公里也好,“西湖西进”后的六点五平方公里也好,淡妆浓抹总想宜的西子湖就是这个花园的灵魂所在。加之近年陆续有西溪湿地的出浴、运河的完妆、灵隐景区的修饰、吴山的打扮、景观街路的接连诞生,以西湖为核心的杭州客观上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精致的花园。称杭州为花园,并且继续修剪灌溉这个花园,已逐渐成为国人和世人的共识。当然世界上花园城市很多,日内瓦、墨尔本,但是直截了当叫杭州为世界花园,真正喊响这个品牌,我觉得还是有决定性意义的。

其次,“花园”的文学含义特别缤纷,特别阳光,特显朝气和活力。花园与童年及幻想有关,鲁迅小时候在一堵断墙边逮虫都觉着有意思,何况花园。花园也与年轻人及爱情有关,所谓“私订终身后花园”,成功率应该是不低的。花园亦与老年及回忆有关,这更不用说了,苏白二堤上慢慢倘佯的银发男女就是两行诗。总之,“世界花园”是一个特别美丽的字眼,一闭着眼睛就可以觉着这个词汇的魅力。

第三,这个概念与旅游接轨紧密,与休闲唇齿相依。这个品牌打响了,经济意义自在其中。

第四,这个词汇好叫,通俗,明暸。如果一说“世界上有个花园”,普天下白人黑人黄人棕人刹那间就能联想到中国杭州,也真是个有意思的事情。满世界的广告都可以这样写:“世界花园——杭州!”话说得多了,自然深入人心。当然做广告要钱,那就先少做几块吧,或者鼓动各方面的热心人都来帮我们杭州人做。

先列这四条理由,以支持我的第一个建议,即叫响“世界花园

——杭州”这一品牌。

第二个建议,那就是复杂一点的提法,三个概念的并列表达:“童话之乡,品味之城,和谐之都”。

先说“童话之乡”。童话也包括神话。杭州虽非童话的集中产地,却也诞生过许多神话故事,包括白堤断桥的上岸之蛇和万松书院的梁祝之蝶,更不消说飞来之峰和运木之井了。再说杭州现在号称“动漫之都”,将来的童话和神话的集中产出是可以预期的。再直截了当说,杭州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第二层意思:“品味之城”。其实“品味之都”是中国美院宋建明副院长提出来的,颇具概括意义,我顺其意改一字为“品味之城”,也是为了与下面提出的“和谐之都”有一个区隔。杭州人乃吴人之后,虽与北人有大规模融合,终不脱其雍容雅致之气质,尤其专注文化品味,晨饮之茶,日妆之绸,袖中之扇,无不精极其妙,品至极致。至现代,则又善品人居山水,善品人生况味,善品人文境界,无论是创业还是休闲都能品出个道道来。杭州人似乎生来就是为品味而活着的,极有质量。吴人之后,雅致如此,活活的叫人羡慕。

第三层意思是:“和谐之都”。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最高境界,也是未来世界大同的本质特征。和谐在杭州自有最好最有力的诠释。首先是自然山水之间很和谐,一个城市能同时拥有湖、山、河、江、溪、湿地、海湾,世上有几个城市能做到?其次是自然与人之间特别和谐,历代人文遗迹甚至名人坟墓都与湖光山色融合得很巧妙,当代杭州人与这一湖山水的亲密关系就更不必提了。再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处理得相当和谐,杭州的各阶层群体之间鲜有脸红脖子粗势不两立的,一方有难十方相助的事例倒是时闻之,此外,杭州人的内心世界也相当和谐,懂得生命也懂得生活,懂得拼搏也懂得安宁,少有觅死觅活之徒。当然,创业与休闲的关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当代与传承的关系,官员与民众的关系,在杭州都可以用上“和谐”二字。杭州,活脱脱就是个和谐的都城,甚至四季分明的气候,在杭州的表现都和谐得要命,热像个热,冷像个冷,胖瘦得体。说杭州是个和谐的样板,并不为过,而且随着“与时俱进”,还会越来越和谐,因为美丽对于杭州正是现在进行时。

上面阐释了“童话之乡、品味之城、和谐之都”这三层意思,如果需要再从中择取其要,作为杭州的品牌,那么我鼓吹提“和谐之都”四个字。

应当说,这四个字蕴含特别丰富,可以包容很多东西,且是常嚼不烂。

甚至还可以提:“世界花园,和谐都市”这样八个字,这就把我两项大的建议都给统一起来了,也不失为一种提法。

总而言之,我这里抛一块砖,还是期待“玉”的出现。杭州是良渚文化发祥地,相信玉是不会少的,靠大家一齐打磨。

谢谢杭州政研室的朋友,在残荷之畔为我们摆了一桌茶。

转自:http://www.xfblog.com/user2/hyzdxz/archives/2006/202694.html25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