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残雪 断桥位于白堤东端,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线上,何时建造不详,但唐代张  祜的诗中,已有“断桥荒藓涩” 之句。 其名由来,众说纷纭,一说起自平湖秋月的白堤至此而断,故称断桥;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 也有人说冬日雪霁,古石桥上桥阳面冰雪消融,桥阴面依仍玉砌银铺,从葛岭远眺,桥与堤似断非断,得名“ 断桥残雪”。宋代,断桥又叫宝佑桥。元代因桥畔住着一对以酿酒为生的段姓夫妇,故又称为段家桥,段家桥简 称段桥,谐音为断桥;现在的断桥为1914年改建,五十年代又经修饰。桥东有“云水光中”水榭和“断桥 残雪”碑亭。 断桥残雪又是西湖冬季的一处独特景观。由于断桥背城面山,正处于外湖和北  里湖的分水点上,视野开阔 ,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佳处所。每当瑞雪初晴,站在宝石山上眺望,桥的阳面已冰消雪化,所以向阳面望 去,“雪残桥断”,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故从阴面望去,“断桥不断”。 断桥残雪是西湖难得的景观,“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伫立桥头, 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 断桥是西湖三大情人桥之一。它的出名与民间故事<<白蛇传>>有关,白娘子和许仙缠绵悲怆的爱情故 事就是从断桥相会、借伞定情开始的。两人历经磨难再次在断桥相会时那生离死别的情景,给每个游览断桥的 游客以无尽追思,为断桥景物增添了。 花港观鱼 位于苏堤南端,北倚西山,它是西湖风景区内规模最大的公园。  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大草坪、花港、丛林等五大景区。以鱼和花景观为最,池内蓄养数千条红鲫鱼, 或潜或跳,游人投饵,群鱼争食,有声有色,赏心悦目;从池边曲径走去,便是花的世界,仅牡丹有四百多株 名贵品种,有“酒醉杨妃”、“娇容三变”等,千姿百态,绚丽多姿,别有情趣。 据记载,花家山麓有一小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因沿溪多栽花木,常有落英飘落溪中,故名“花港”。南 宋内侍卢允升曾在此建宅卜居,莳花养鱼,构筑园林,渐成规模。花港观鱼的史称,源出南宋宫廷画师马远所 作西湖山水画的画题。清代,康熙南巡至杭时,曾手书花港观鱼景名,并在赏鱼池畔立碑建亭,自此,该景开 始声名远播。 如乘船前往,可在苏堤上岸,从东大门进园,首先可以看到碑亭和鱼池古迹,接着可以欣赏到的是藏山阁 ,这是一座建在假山上的玲珑剔透的建筑。与其相对的是蒋庄,原名小万柳堂,蒋庄是杭州保留比较完整的私 家庭院之一,著名学者马一浮曾在此居住。现主楼辟为马一浮纪念馆。 游罢蒋庄,穿过大草坪,便是主景区之一的红鱼池,这里有上千条红色金鲤,游人凭栏投饵,红鱼追逐争 食,真是一番人鱼同乐的景象。 红鱼池往前是牡丹园,全园面积约1万平方米,纵横交错的鹅卵石小路把  全园分割成18个小区。园内栽培 了数百株色泽鲜艳,奇香异常的名贵牡丹 ,如魏紫、姚黄、绿玉、胭脂点玉和娇容三色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来 自安徽宁国县的“玉楼春”。此外,还配置山石和苍松、翠柏、芍药、红枫、紫薇、海棠、杜鹃、梅树等花木 ,高低错落,疏密得体。牡丹园最高处是重檐八角攒尖顶的牡丹亭,匾额由当代文学家茅盾题写。东南侧坡有 一平台,平台上有用黑白卵石仿梅树姿态铺砌而成的图案,平台旁植古梅一株。取宋代诗人林和靖<<山园小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