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 隐 寺】 到杭州,不游灵隐,等于没到杭州。 灵隐寺位于西湖西北部的北高峰南麓,边里香火鼎盛,朝拜者络绎不绝,是我国佛教禅宗十大名刹之一。 灵隐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到飞来峰下,见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于是在此建寺,取名“灵隐”。 灵隐寺主要建筑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和云林藏室组成。天王殿是寺院的第一重殿,这座重檐歇山顶建筑正中供奉弥勒佛,背后是韦驮菩萨,两旁分列着南方增长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和西方广目天王,四天王手中分别执持着不同的法器,象征着“风调雨顺”。天王殿中的韦驮像用独块樟木雕刻而成,相传是800多年前的南宋遗物。 大雄宝殿是寺庙的正殿。这座单层重檐三叠式的歇山顶建筑高33.6米,以朱红油绿色彩为主调,配以“双龙抢珠”的脊翘角,给人高不可仰的感觉。“大雄宝殿”匾额为当代书法家沙孟海手笔。殿内正中是释迎牟尼坐像,高19.6米,连座高24.8米,是1953年按唐代禅宗著名雕塑为蓝本,用24块香樟木雕刻而成,为我国最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东西两旁的立像是“二十诸天”,殿后两侧的坐像是“十二圆觉”。大殿后壁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海岛立体彩色群塑,共有姿态各异的大小塑像150尊。分为三层,最下面一层是“童子拜观音”。展现的是观音在南海普陀,善财童子前往参拜的情景。中间一层是地藏王菩萨,据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是地藏王的化身,以安徽九华山为他的道场。最上面一层是释迎牟尼雪山修炼的情景,麋鹿为他献乳,白猿为他献桃。整座彩塑讲述了众多的佛经故事。此外,受民间爱戴的济公和疯僧也在其中,供游人瞻仰、膜拜。 大雄宝殿后是药师殿,殿额为赵朴初书写。药师佛位于东方净琉璃世界,他和婆婆世界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合称“横三世”。出了药师殿,西厢还有云林藏室,室内陈列着寺藏文物、经典。其中清代竹禅和尚画的济公像常引游人驻足凝视。 游灵隐,可乘7路公交车至终点站下车。 【飞来峰造像】 飞来峰是灵隐寺的天然屏障。这座长约800米,宽约400米,海拔209米的山峰,在周围的群山中显得特别矮小,给人以“飞来”之感,因名飞来峰。 其实,飞来峰属二叠纪地壳变动时构成的石灰岩山体。从五代到宋、元,人们在岩壁上雕造了石刻佛像338尊。在众多的石刻造像中,雕刻最早的是青林洞西岩壁上的“西方三圣“坐像,创作于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雕刻最细腻的是青林洞南左上方的“卢舍那佛会”浮雕;雕刻最大的是沿溪涧山崖间的大肚弥勒,相传雕造于南宋时期。 l993年,飞来峰景区又开辟了一处名为“中华石窟艺术集萃园”的新景观,它借飞来峰山林之势,把全国著名的石窟艺术精典造像荟萃于飞来峰中。现已开放的六组石窟造像为:四川大足石刻、四川安岳卧佛、山西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首肃麦积山石窟、四川乐山大佛等。这些石窟造像按实样的不同比例建,并根据现场观赏效果进行合理设计布局,充实和丰富了飞来峰的人文景观内涵。 【天竺三寺】 天竺,又称“三天竺”,位于灵隐寺南面群山中,为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的总称。天竺过去是杭州的佛国胜地,“天竺香市”是西湖十八景之一。 天竺三寺是指法镜寺、法净寺和法喜寺。主殿均供奉观世音菩萨。法镜寺又名下天竺寺,位于飞来峰东麓,东晋咸和五年(公元330年)印度僧人慧理创建。寺对面有月桂峰,峰上多桂树。法镜寺现为杭州唯一的尼姑寺院;今尚在恢复扩建之中。法净寺又名中天竺寺,位于下天竺西南数百米,隋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印度僧人宝掌禅师所建,清乾隆南巡时改寺名为法净寺,相传开山祖师宝掌禅师寿至1072岁而终,故寺后有干岁岩。法喜寺又名上天竺寺,位于天竺路西端白云峰下,初建于吴越国时期。1927年重建。天竺三寺的法喜寺规模最大,寺内有5.5吨重的大铜钟,寺旁有白云峰、白云泉、乳窦峰、乳窦泉等名胜。 【净 慈 寺】 位于南屏山慧日峰下。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是钱弘俶为供养南山佛教开山祖师永明禅师而建,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传说公曾修行于此,当时僧众多达几百人。历年来,净慈寺遭到较大程度的破坏,如今已修复寺宇山门(塑有哼哈二将)、大雄宝殿、后殿、钟楼。净慈寺中的“运木古井”为寺内一大独特景观,井中有一截巨木浮于水面,据说是当年济公运用神力,从井内运木建造净慈寺后留下的。千古传说,发人遐想。 赴净慈寺,乘308路公交车可以直达。 【抱朴道院】 位于西湖北面的葛岭半山腰上。既是杭州最早的道教官观,又是杭州现存唯一的道观,1984年恢复开放。相传晋代葛洪曾在此结庐炼丹,因葛洪自号抱朴子,故此地名为“抱朴庐”。 抱朴庐依山而建,一道盘旋起伏的黄色矮墙内有两处殿堂和高低貌岸然错落的楼阁。周围有炼丹台、炼丹井等古迹,岩崖上有“人间福地”、“咫尺瑶台”等石刻。 【凤 凰 寺】 位于中山中路羊坝头。原名真教寺,因原建筑群形似凤凰,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始称凤凰寺。与扬州仙鹤寺、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合称我国东南沿海伊斯兰教四大名寺。 凤凰寺建于唐代,现存大殿为元代所筑,结构别致,不用木架,只用砖砌,顶部呈穹窿式,故又称为“无梁殿”。殿内正墙凹壁嵌装明代木雕,镌刻着笔法精美的阿拉伯文《古兰经》,呈现伊斯兰教风格。凤凰寺l967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 和 塔】 位于钱塘江北岸的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吴越王钱弘做为镇压江潮,命延寿、赞宁两位禅师主建九级高塔,塔名取自佛教关僧人修道的六种规约:身和同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故名“六和塔”。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和塔是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塔,现塔身为八面七级,塔高59.89米,占地900平方米。外观13层,里面只有7层(其中六层封闭,七层与塔身相通,成“七明六暗”的独特构造)。塔采用不同角度的拱,将各层回廊、小室、蹬道、台门有机结合在一起,可直达顶层。塔外各层檐角还挂有104只铁铃。 登上六和塔,可俯嫩钱塘江和钱江大桥。钱江大桥全长1453米,正桥共16个桥孔,15座桥墩。是由我国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亲自设计的公路、铁路两用桥。 在六和塔后的月轮山东南麓,1993年4月底,建起了一座“中华古塔苑”,汇集了我国近百座名塔。新建成的古塔,大多采用了原塔所用的材料,并根据原塔按不同的比例进行仿造。游人进入塔苑,可观赏到多种古塔建筑风格和艺术造型,如楼阁式的西安玄奘墓塔、大雁塔、苏州虎丘塔,密据式的辽阳白塔、西安小雁塔、云南大理干寻塔,金刚宝座式的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此外还有过街塔、喇嘛塔、白塔等。 前往六和塔,乘308路、2路公共汽车可以直达。 【白 塔】 位于钱塘江畔闸口的白塔岭上,建于五代。白塔通体用白石雕刻而成,为八面九层仿木结构楼阁式实心塔。塔顶置铁刹,每个层面都有壶门和精致的雕塑,内容有佛、菩萨像或经文,雕刻细腻,造型生动,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乘308路、2路公共汽车可直达白塔。 【文 澜 阁】 位于西湖孤山南麓。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这是一处典型的江南庭园建筑,园内亭廊、池桥、假山叠石互为凭借,贯通一起,主体建筑仿宁波天一阁,是重檐歇山式建筑。步入门厅,迎面是一座假山,山下有洞,穿过山洞是一座平厅,厅后方池中有奇石独立,名为“仙人峰”,是西湖假山叠石中的精品。方池后正中为文澜阁,西有曲廊,东有月门通太乙分清室和罗汉堂。全部建筑和园林布局紧凑雅致,颇具特色。西泠印社西冷印社是我国著名的研究金石篆刻的学术团体,地处孤山西南西冷桥畔。初创于1904年,正式成立于1913年,人以印集,社以地名,故名西冷印社。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迄今为止,已创办90多年。历任社长有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 西冷印社又是一个依山而筑的江南园林。整个景区分为三层:走进粉墙月门,就到了印社的山下景区,主要建筑有竹阁、柏堂。竹阁是白居易守杭时所筑,柏堂是南朝遗迹,因堂前有两株古偌柏而得名。沿石径而上便进入了山中景区,有仰贤亭、宝印山房、印泉、鸿雪径等景观。山上景区有华严经塔、汉三老石室、四照阁、观乐楼(即吴昌硕纪念室)等景观。其中汉三老石室中有一块“三老讳字忌日碑”,出土于浙江余姚客星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东南第一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