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西湖楼外楼 |
[游记]杭州西湖楼外楼 |
2007-09-01 jeepcorps.net |
杭州 西湖 楼外楼 去杭州必到西湖,到西湖一定要去楼外楼. 从92年起,因生意关系多次到过杭州,可每次从楼外楼前走过,不是时间紧,就是任务重,硬是没进去.这次到杭州转飞机,又来到了西湖,一下车,直奔楼外楼,穿过大堂,坐在靠窗的桌子旁(可以欣赏到西湖的美景).打开菜谱,点了条"西湖醋鱼","东坡肉"两块,一例"翡翠鸡茸素菜粒".点过菜,抬眼环望四周,真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以菜名楼,以文兴楼”的楼外楼,先后迎来过不计其数的历史名人,孙中山、鲁迅、郁达夫、梅兰芳、徐志摩、竺可桢、马寅初、丰子恺、潘天寿、赵朴初等都曾光临过楼外楼。1937年,蒋经国夫妇从苏联归来,蒋介石夫妇在楼外楼为儿子洗尘,合家欢宴。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周恩来曾先后九次到楼外楼陪外宾和身边工作人员用餐,留下了许多佳话。 楼外楼不仅文化氛围浓郁,而且高手云集,名厨迭出。菜肴不仅注重色、香、味、形、质,而且讲究品种多样,除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叫化童鸡、宋嫂鱼羹、东坡焖肉等传统名菜外,还有一大批风味特色菜。 一般来说,在楼外楼用餐,最先端上来的总是“西湖醋鱼”。“西湖醋鱼”又叫“宋嫂鱼”。相传东京汴梁人宋嫂,南渡后随丈夫来到了杭州。丈夫死后,她带着未成年的小叔在西湖边捕鱼为生,勉强度日。有一次,小叔因在湖上受了风寒,病得很厉害。在宋嫂的精心呵护下,小叔渐渐康复了,但就是一点没有胃口,吃什么都不香,身体还是非常虚弱。宋嫂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她打来一网鱼,留下一条鲜活的草鱼养在水缸里,然后就像往常一样把其余的鱼卖了。从集市回来后,宋嫂盘算着换一种做鱼的方法。她把鱼宰杀去鳃去鳞以后,从腹部沿贴着鱼骨,把鱼对劈开来,去骨后成为相连的两片,然后放在滚水里略煮,到了划水鳍竖起,眼珠突出,鱼肉断生,然后捞出装在盘中,再用煮鱼的原汤加糖、姜末、绍兴酒、酱油烧滚,放入醋和湿太白粉,调成浓汁,加上麻油,淋在鱼身上。鱼做好以后,小叔一尝,有点甜,有点酸,特别鲜嫩,胃口开了,身体也好了。后来,这鱼的做法就慢慢传开来,这个菜名就叫做“宋嫂鱼”。 现在,楼外楼在马路对面西湖边做了铁笼子沉在水里,里面都是一两斤重的活草鱼,仍旧按南宋的老办法,选一斤多重的“童子草鱼”,放在笼子里饿养两三日,让它吐尽泥土味,活杀剖做两片,入专用开水锅煮三四分钟,随即浇上佐料。 楼外楼的另一道名菜是“龙井虾仁”。“龙井虾仁”选用活大河虾,配以清明节前后的龙井新茶烹制,虾仁肉白、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滋味独特,是一道杭州传统风味突出的名菜。 在楼外楼吃饭,看西湖风景,实在是赏心悦目之事。如果把餐桌搬到湖上,又如何呢?楼外楼果真有“水上餐厅”。船体无声地搅动着黄昏的水流,夜色昏蒙中照例有几分古老的中国式的逍遥自在和传统情调。风过处,野鸭惊飞,极目远眺,青山隐现。菜还没有上,那情调和味道已经来了。
|
转自:http://www.jeepcorps.net/forum/viewthread.php?tid=498934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