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游记之西湖印象 因了工作出差的关系,在2005年的年初,让我初识杭州---这个自古就有诸多文人骚客赞誉不绝的人间天堂。从杭州的火车站出来,首先就感觉到了这个江南水乡与北京的不同,乘客们在专门设立的出租车载客点井然有序地排队等候,一辆辆整洁崭新的出租车在专人的疏导下搭载客人驶离火车站,让人感觉不到慌乱和不安,这是我对杭州的第一印象,简单但却深刻。 载我的这位的哥师傅是位四十岁开外的本地人,我坐在车内,如同好奇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人间天堂看个究竟。我看到的杭州城很干净,空气里面透着清爽,让人从钢筋水泥的压力下自然地舒缓开来,不由得长长地呼吸,一切烦恼都化解开来,整个人融入在这清爽里。于是,我撇除起先心中担心的哥师傅对我这个异乡人的排斥,与他攀谈起来。师傅很和善,也很热情,开始自豪地和我说起杭州来。我对杭州的第二印象,人很亲切、自然。难怪说人杰地灵,秀美画卷中人也许就会少了些躁气,添了些许温存。师傅告诉我最繁华的延安路和体育场;还特意在西湖边上放慢车速,叫我可以更从容地远远看这灵秀多情的女子,天水相连间,不甚清晰,些许渺茫,更引得我频频回顾、无限眷恋。更难能可贵,是杭州的道路两旁也有我最爱的法国梧桐,更多好感油然而生。绕了大半个西湖,远远看见一座塔,想来那便是充满神秘色彩的雷峰塔吧,师傅验证了我的猜想,于是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起来。据说,在雷峰塔未倒塌前, 西湖上曾呈现出"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的美景,它与北山的保叔塔在西湖风景布局中, 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雷锋塔还与美丽的民间传说《白蛇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白娘子和许仙的坚贞爱情正如这鲁迅笔下的雷峰塔历经千年,却在世人心中亘古长存。清人许承祖曾作诗云:“黄妃古塔势穹窿,苍翠藤萝兀倚空。奇景那知缘劫火,弧峰斜映夕阳红。” 只可惜此次却无缘领略雷峰夕照的美景。 杭州之美,美在山水秀丽、风景如画的西湖这颗明珠。满满当当的工作日程,以为此次与西湖无缘了,却不曾想临行前,有人相邀西湖边把盏饮茶,好不欢喜,不辜负相邀人一番美意,更不能辜负西湖的奇妙景致。杭州的这个冬天,据说分外的冷,我却压抑不住心中的雀跃,去欣赏郭沫若老先生笔下“雨后四方净,湖开一镜平”的西湖美景,只是这诗句于我大概要改成“雪后四方净,……”了。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却还源于那首世人皆知的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晴好和雨后的西湖,呈现给人间两种迥然却同样醉心的美,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在我眼中的西湖,单只这份宁静和惬意,就使我感动,多少人游历西湖、西湖又看尽多少人间冷暖,依然如此,宠辱不惊,恬静从容,看西湖,看得懂西湖,才不虚此行吧。无奈天色渐晚、急着赶路,只好匆匆别过,想来如若与西湖缘分不浅,他日重游,定当慢慢品味,倾心欣赏。 最后,多谢相邀人,也险些忘了夸赞一句,西湖边上的茶甚香,一茶一座,需清心寡欲,方能品味出人间沁香,品味生活也情同此心、心同此理吧,说着,不由得羡慕起杭州人来。期盼着再来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