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湖游记 |
[游记]西湖游记 |
2007-07-16 sina.com.cn |
西湖游记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自幼便听说过的话,从那时起就成了一种向往,期许着有一天能够亲见。这许多年来一直是忙着学业,早以忘了还有这样一个未完的心情。我是一个喜欢流浪的人,至今都还有环游世界的梦呢。可梦想终归于梦想,现在的我有梦想,但还有现实,它就像一把利剑割断了我的路,但我知道我还在努力。 如今我是在杭州工作了,可惜一直都忙于工作的奔劳,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确已少了几分闲情,毕竟社会是很现实的东西,仅此就足以压的你快要窒息。强者生存的道理谁都懂得,如果不想被淘汰就得努力学会成为强者。虽然西湖就近在咫尺,几次欲要前往,却一直未能成行。身在杭州,却不得见西湖,那总是遗憾的事。我想无论如何都是要去的。 在八月的周末,闲来无事便邀上两位友人结伴成行。终可见西湖了,心中颇感激动。经过一路的行车,曾经只是在画中才可见的西湖终于在眼前了。初见西湖,便有一种莫明的感觉。它少了几许惊艳的浓妆,却多了几分难得的素雅。也许是心情的缘故吧,这也正是西湖的可贵之处了,超凡而不脱俗。我故问友人:“西湖也不过如此吗?”,友人笑而不答,“游了便可知了”。 虽然正是八月骄阳似火的季节,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游玩的兴致,我们一路沿着西湖闲游,尽情享受这如诗如画的景色所给我们带来的惬意吧。今天的湖面上的风格外的大些,吹在脸上凉爽的很呢。这倒给平静的西湖增添了几分灵动的韵味。我们沿途还拍了照,算是纪念了吧。远处飘来的是淡淡的荷花的余香,虽早已过了赏莲的时候,但残留的余香还是足以让人久久沁人心脾的。荷叶成浪的深处是一条狭长的小桥一直伸向湖中。身旁的友人提醒说:“那便是断桥了,曾经白娘子和许仙就是在此相遇的”。这我是知道的,早听说过《白蛇传》的 故事了。只是悲情的很。想来禁有些伤感,只可叹断桥依旧还在,却独独不见白娘子留情。友人亦叹曰:“可惜现在是夏天,若是冬季便可见断桥残雪的奇景了”。想来是有些可惜的,可遗憾又何尝仅此而已呢? 一路游来,颇是欢喜的,于是兴起友人提议大家何不仿作古人吟诗一首呢,这倒是个很不错的想法,便都是赞成了 ,我还未出口,一旁的友人倒是随口便出一句:“啊,西湖美啊,大啊”。我却独独称这是好的,虽然不能算诗,但也是恰到好处的,除了‘美’便不知还有何词可用了。有首描写西湖的诗我还记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就足见西湖十全的美了。见眼前是西湖与群山相拥,于是自告奋勇偶作一首:“水从山中流,山由水中生,山水两相依,相惜总有情。”两位友人拍手称快,我却连连摇头:“献丑,献丑了”。 纵情山水,游性正浓,心情自然畅快了许多,自己仿佛早以融入了景中一般。多想像‘陶渊明’一般洒脱,就此归隐山水,不烦世俗之事。闲来时独坐楼阁,月下酌一壶美酒,细细品味。友人笑说:“你倒是雅致的很”。一条悠长的烟雨墩一直伸向荷叶深处,与对面的亭接着,这是赏莲时独好的去处,伸手便可及荷花的美了.我喜欢这样的名字--"曲院风荷",诗意而又有遐想,仿若这莲般出淤泥而不染.穿过悠长的苏堤,便是在雷锋塔下了,当年水漫金山,法海一怒之下将白蛇压于塔下。自己就避难在河蚌中不肯出来。记得鲁迅先生曾写过《论雷锋塔倒掉》的文章,严厉的抨击着封建社会的腐朽,我却以为这也为白蛇鸣了不平。痛快的很,所以一直我都很喜欢。我是希望雷锋塔能倒掉的,只是现在早已重修了,流传终归于流传,只有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至今还让我们感动着,世代流传着。每每游来还能想起,倒也不错的。 未等见雷锋夕照我们便要归了,沿路回到来时的地方,看到了"柳浪闻莺"别样的美,那就是一群栩栩入凡间的仙女,摇动着曼妙的舞姿,那如雪的发唤醒了沉睡了千年的梦.总能有一种冲动的欲望拨动着心底最深处的弦.总想附和着一曲才好的,或许真的醉了.虽然不是游西湖的佳期,倒也不觉得是憾事,毕竟是亲见了,也是如了愿的,业已尽兴已是完美了。临别前友人问我:“游了感觉如何?”。我笑答:“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归来后,思绪万千,总想写些什么才好的,便浅作《西子情》以寄情: " 相约西子湖, 不见美人游。 遥望雷锋塔, 独叹白蛇情。 古今两相茫, 此景最思人!” 期盼着再游西子湖,我这样想着。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21a687010002r726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