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江南行之西湖 |
[游记]江南行之西湖 |
2008-05-22 live.com |
2006/11/16 061106 ~ 星期一 今天,乘船游览闻名中外的西湖风光,西湖三面环山,一面是城市,丰姿绰约,银波万顷,水天一色。 在西湖胜景中,一类是以天气命名的。春有“苏堤春晓”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晨有“宝石流霞”,晚有“雷峰夕照”。另有“吴山天风”,“玉皇飞云”等。一类是由天气的特殊条件,地貌的多姿而形成的奇景。有“三潭印月”,“双峰插云”,“九溪烟树”,“阮墩环碧”等。一类是物以景胜,景以物名,“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可观鱼鸟花木之盛;“曲院风荷”可赏芙蓉出水,“云栖竹径”去聆听修篁;孤山灵峰可踏雪寻梅,“满陇桂雨”可秋凉赏桂;牡丹园看国色天香,环湖沿岸桃柳迎春。 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在落霞、烟雾下都能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湖区以苏堤和白堤的优美风光见称。 苏堤和白堤横贯于西湖,把西湖分隔为西里湖,小南湖,岳湖,外湖和里湖五部分。白堤原名白沙堤,由孤山至段桥衔接成区。苏堤为苏东坡所建,横贯西湖南北。堤上有石拱桥六座。每当晨光初启,宿雾如烟,湖面腾起薄雾时,便出现"六桥烟柳"的优美风景,是钱塘十景之一。 西湖游毕,接着驱车前往“梅家坞”茶之乡,了解茶之文化。杭州有“茶都”之称,此地所盛产的西湖龙井茶以以色翠、香郁、味纯、形美“四绝”为特色的龙井茶。有“绿色皇后”,“ 国茶”等美誉。因此西湖龙井茶正宗产地杭州梅家坞便声名远扬。来到此地,也不忘一尝新摘龙井和观赏龙井茶的制作过程。 龙井茶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这里的茶农每年从3月底开始采茶,一直采到10月份。在同一棵茶树上,一年可采20-30次,采茶其一般相隔7-10天,采茶期相隔越长,茶的质量就越差。等级龙井茶,采于每年清明节前几天。这种茶过去只进贡皇室,故又称“进贡”茶。 参观采茶后,便可参观茶叶加工。凡特级龙井茶都需在铁锅里用手炒,一次只能炒250克青茶,需30分钟。茶锅用电加热,一般保持在25゜C左右。目前,除特级茶仍用手炒外,一般茶叶已采用机器炒制。 龙井茶含有叶绿素、茶单宁和维生素C,经常喝“龙井”既可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人体内消化,还可以提神去火清眼。 接着我们往南京出发。南京简称“宁”,别名“金陵”,也曾称建业、建康、石头城等,现为江苏省省会,是长江下游西部的中心城市。它位于江苏省西部,东依宁镇山脉,地势险固,风景秀丽。诸葛亮曾对南京一带的山川形势评价说:“钟阜龙蟠,石城虎踞”。 南京是历经苍桑的十代都会。三国鼎立,她目睹群雄角逐争战;六代兴替,她阅尽王朝的曲终幕落;明初,她以举世无双的巍巍城垣显示了泱泱大国之风;晚清,她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被冠上自己的名字而蒙受辱;太平天国,历史在这里风雷激荡;辛亥革命,潮流在这里奔突迂回;抗日战争,日军在这里留下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血腥的一页。 来到中国这几天,属南京最冷。难怪小兹拉特别交待要多带些长袖衣服。用过晚饭,就步行去夫子庙逛。南京在历史上曾经十一次定都,六朝时代,夫子庙地区已相当繁华,乌衣巷、朱雀街、桃叶渡等处,都是当时高门大族所居。在明代,夫子庙作为国子监科举考场,考生云集,因此这里集中了许多服务行业,有酒楼、茶馆、小吃,青楼妓院也应运而生,内秦淮河上“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画船萧鼓,昼夜不绝”,描写的就是当时秦淮河上的景色。 而贡院又称江南贡院,是夫子庙地区三大古建筑群之一。贡院始建于宋乾道四年(1168年),是当时建康府、县学考试的场所。明朱元璋定都南京后,集乡试、会试于此,考生众多。明成祖永乐年间在此重新兴建,贡院始具规模。当时的贡院成正方形,占地约70000多平方米,有供考试用的“号舍”20644间,规模庞大,建筑雄伟,为当时全中国23个行省的贡院之最。 约了小兹拉七点半在麦当劳面前等。和她见面的时间非常有限,虽然仅短短2小时不到,但好过没有。我们就胡乱拍照一番,然后带着Irene去买衣服,一家家的进进出出,这样不知不觉到了集合的时间,就和我这女儿道别了,还道了一句:“我们明年见”。当然也将东西安全的交给了她。女儿,记得买给妳的东西,那一盒30粒的,不要常吃哦!哈哈哈!
|
转自:http://ackhlly.spaces.live.com/Blog/cns%2169A211D429A6B413%211298.entry23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