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原色游记(3)—天堂之湖,西湖之昼行篇

[游记]原色游记(3)—天堂之湖,西湖之昼行篇

2007-07-16    

苏堤春晓

苏堤春夜是见过了,朦胧而静美.但心中仍念念不忘春晓之苏堤.于是,第二日清晨便骑车再上苏堤了.这次,有了我的前女友做导游,应该领略的就业更清楚了。风是凉的.清晨的万物似乎都在似醒未醒之中,车辆也少,行人也稀,因而就显得特别的清爽了.天好,阳光并不刺眼,很柔和,暖融融的正好把你的心柔柔的包住,让你感受到她的热度,她的气息,她的美好,就如恋人相拥时一般。堤上树木繁多,杨柳飘飘,又有荷花半红,青草遍地,堤边的石凳上不知何时已坐上了好多人,原来有人比我们更加热切地来享受这夏的气息了.往另一边望去,却见一株老柳树下,停着两辆别致的自行车,两个女孩在地上铺了一层塑料纸,就背靠背地坐下来看书了.专心且致志,竟忘了旁边还有人在"偷窥"她们.正所谓"西湖处处皆景".然而人的一举一动则是这景中的精华,景中的灵魂.无人之景,徒具骨架罢了.也有老人在堤上散步,做操的,有在向湖里凝望的,柔美,安祥似乎也不足以形容这种美了.

湖心有三岛,在夏之晨光里更显得俊俏,岛上林木葱郁,有飞檐灰瓦隐露其间.西泠桥连着小孤山,蜿蜒于湖中.更远处,水天一色,蒙蒙的一片片,模糊了高楼大厦,模糊了亭台楼阁,模糊了喧嚣繁杂,也模糊了宝石流霞,一切都在朦胧中渐渐地清晰着,清晰着.

有小鸟飞过,有小舟荡漾.时光飞逝,行人多了,车辆多了,一群中学生踏车而来.欢快地开始了他们的郊游餐会了.

这样的早晨,真好!

曲院风荷

苏堤的一侧是西湖的另一半.这里有亭台楼榭.再过去,则是远山葱郁, 山间有微云缭绕.那便是北高峰了吧。

有玉带桥横跨于有荷花,红花绿叶,玉立于清水之中,微风拂过,草花欢笑,那原本是一种美极了的享受,更有玉带桥凌然于远处,就让人越发地流连了。却是见着了曲院风荷,亭亭玉立,真的如同在画中一般,让我惊叹万分。

湖心小漾

到了西湖,自然想到湖中一游,游泳是不成的,游船尚能胜任吧。

两人划船,便向“阮墩环碧”划去,无奈吾等二人皆是旱鸭子,也未曾精研过船之学问,一动起来,船偏偏在湖中“愉快”地转起圈来了,怎么也不停使唤。于是,二人便左扭扭,有拽拽,开始在湖里走起“S”步来了。

湖中荡漾确实美妙,“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虽然不会划船,但也兴致盎然,忍不住就哼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桨了”,边哼边望。只见四处茫茫,小岛还远着呢。远处的宝石塔还是那般地耸立着,阳光照射下,有一层淡淡的光晕。断桥犹在,只是桥已复,雪却没有了。桥上不再见传说之人,取而代之的是欢声笑语的海内外游人了。白堤长长,苏堤漫漫,不时地有鱼儿从水中蹦出,又“呼”地潜入水里,再也寻它不着了。桨声连连,船行仍不快。忽然又艘游船过来,只见船上的船夫只一人一桨,却将船摇得飞快,一晃,就过去了。令我不由得惊叹他们的“神技”了。也许,美好的事物本就在一瞬间,见得多了,便习以为常了。“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易逝的,总是美好的。因着我们未曾见过,以后也难常见,故而便觉得西湖绝美了。不禁黯然。

过去的便过去了,该来的却还来着。哼笑声中,我们使尽了力气向小岛划去。看着船头在水中行进,倒真有点乘风破浪的感觉了。而岛,也终于渐近了。

然而我们心喜的却非岛,而是岛后的三个潭,俗称“三潭映月”。此时无月也无影,但我们还是高高兴兴地在湖中拍照留念。让我笑掉大牙的是林给我拍照时居然不细看,结果三潭却只见了半潭,还在一个角上,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了。好凄惨哪。观此景须得中秋月圆之时最妙,目前自然是见不着。

灵隐。飞来峰

第一次听说灵隐寺,是在济公的故事里。

第一次听说飞来峰,还是在济公的故事里。

骑车过九里松径,便来到了灵隐寺。中国的寺庙文化大体上也大同小异,寺庙布局也差不多。灵隐寺里也是以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为主体框架。天王殿里列的是四大金刚,专为守护神佛。大雄宝殿里是释迦牟尼,像高十几米,庄严肃穆,像后则是观音及五百罗汉,精雕细刻,流光溢彩,其雄伟,精妙,庄严,不能不叫人拍案叫绝。因着其气势,善男信女们便拜得更是虔诚了。由此方才明了为何寺庙殿堂都造得那般宏伟,气派,为何会有那么一种神秘,庄严。一切,只不过是因着人们的心理而行罢了,让你有一种敬畏,有一种自我感觉上的渺小,从而便自然而然地在精神上有一种依附的念头,最终便“昄依我佛”,把自己交给了虚无,交给了上天,交给了无所不能的佛了。人,是否真的是如此的脆弱呢?

想找一找济公的一些事儿,却是怎么也找不着了,故事终归是故事,传说终归是传说,一切都没了影了。

灵隐寺外便是飞来峰。据说有日济公听鸟儿们说有座山峰正向这边飞来,落下之处是一座村庄,为了救村民,济公抢了一户人家的新娘便跑,结果村民全部出来追他,从而幸免于难。从此,这座山峰便叫做飞来峰了。故事很简单,却让人觉得很亲切,有种怀旧的味道。又想这世上若是多了些像济公这样的人,那便好多了。“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心中之佛方为真佛,至于寺庙金身,只是人们强自加给自己的精神枷锁罢了。以心御佛,便城真佛,心拘于佛,便失却了佛的真意了。何谓佛,佛又何在呢?济世救人,便是济颠之佛了。

飞来峰不高,山路也不崎岖,有许多古藤缠绕于树上,甚为新鲜。峰回路转间,不时有石雕刻于岩壁之上,颇有古朴之趣。但若要说登山之乐,反倒不如莆田一小山了。

在灵隐寺之外,有一中年妇女自告奋勇要当向导,只收二十元小费,然而我们实在是囊中羞涩,便谢绝了她的好意。不过,她的纯朴,她那种勇于面对陌生人,自我推荐的勇气却让我深深折服。若换了是我,是否会站在路旁,拦住一个人说:“我给你当向导吧。”也许,她为了生活,也许,她为了别的原因,但我真的敬佩她,正如我敬佩辛劳于田间的妇女一般,她们都是最平凡但也最伟大的一群人。

虎跑梦泉

“西湖双绝,龙井虎跑”,以虎跑泉水泡龙井绿茶,是谓茶中圣品.

慕名之下,我去了虎跑。也想听泉,观泉,品泉,梦泉,聊附风雅一番。

泉在山间,小径逶迤。一路上有泉水淙淙,叮咚作响,在空旷的山林间尤为清脆悦耳。再配上编钟古乐于泉畔,则更有一种典雅古朴之趣。山路不长,树木却高,青翠葱茏,把这儿同喧嚣的闹市分隔开来,给世人以一片清幽之所。

一路听泉而上,无虫鸣鸟叫,倒有人做鸟哨一支,吹奏出阵阵鸟鸣,一时心喜,便买下一支,于万籁俱静之中听一声鸟叫,竟是有一种欣喜之感。原来人与自然本就有着这么一种深切的感情,无论人类社会怎么发展,人们的感情根源还是在悠悠自然间。人从自然走来,终归是要回自然去,过惯了喧嚣,便又返璞归真了。

至虎跑泉处,却看不到泉眼了。大抵是没了吧。只见有一石虎立于岩壁,上书“虎跑泉”,壁间有水滴下,颇有寒意。山间有殿堂,有钟鼓楼,有游人憩所。听泉,观泉是有了,但品泉,梦泉却无从说起了。先人雅士所营造的一种高雅氛围就这般被一些后人破坏了,心中不免叹息。“谈笑又鸿儒,往来无白丁“,人无高低贵贱,但鸿儒与白丁终究有所不同,不懂风雅之人去附庸风雅,委实是长叹在心中。也许,中国对旅游资源,旅游文化的开发与管理要有更多的探索才行。

但虽如此,还是颇有兴趣,一路听泉的意境足以让人回味了。“天下第三泉”本就是一种文化的美的延续,泉在心中,品位泉之清幽高洁,梦泉之优雅素甜,便足以涤去心中污垢了。

“龙井问茶”是不曾去的。一则无泉,二则不精茶道,去了倒真是附庸风雅了。有空品品福建乌龙茶圣品铁观音实在也是不错的。

六和塔

传说唐末五代时,在海塘边修建堤坝,屡修屡塌,吴越王发觉是江中有海潮神作怪,便于潮神生日之时,设法用箭射死了潮神,最终风调雨顺,以后,这海塘便改名叫钱塘江了。这个典故就叫“钱王射潮“。

六和塔在钱塘江边,是人们为了纪念六和童子而建。也是一个传说罢了。倒是六和塔巍然立于山丘之上,高耸入云,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塔上飞檐走壁,朱漆灰栏,颇为美妙。但我们却不曾登塔。盖因塔之一物,在中国实多,登塔而上,无非是想登高远望,一览天地之宽罢了。因为塔后有山,登山远望,景物之美,不下于塔,且于自然之间,更多了一些轻灵欢快,不似塔中暗淡沉闷(还少花一些小钱呢)

六和塔的妙处还不在于六和塔本身。后山有塔林一片,荟萃了中国近百座古塔的缩微模型,南来北往,东神西韵,应有尽有,一路游下来,不由得令人惊叹中国古塔文化之美妙,羡于中国古代巨匠们的巧夺天工的造化。更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文化的交融。这些塔风格迥异,造型万千,古朴有之,典雅有之,粗犷有之,雄浑有之,轻灵有之,小巧亦有之,中西文化在这里交汇,闪耀出一种特有的光辉。我并非塔文化专家,但一番游览,确实让我对塔有了一种很深的眷恋,原来山水之间,果真可以寄情。也明白为什么许多人那般热衷于流连山水了。

鲁智深是在这儿圆寂的,武松也是在这儿出家。我比较喜欢水浒里的这些狂放不羁的人物,至于宋江之流,委实令我难受。看水浒传看到最后,实在是不忍再看下去了。唉,前世风云,何用再评说,借用三国里的一句话:“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潮来潮去,风云也逝。对于我辈,除了追忆一些先朝往事,聊作凭吊之外,所要做的,便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快乐了。

快乐的生活本就是要我们自己去创造的,谁也无法给你。

西湖之美,让我这个看惯都市钢筋水泥森林的城市男孩,不由得暗暗惊叹,西湖,代表了人间天堂的温婉的性格和柔美的气质,这天堂之湖,不负盛名,不辱众望。 

杭州,我来了,我也要走了,人们都说,下有的苏杭,苏州似乎总是排在杭州的前面,我到要看看,苏州,又会带给我怎样的情致和心境呢?

在湖滨游览之时,曾见人群一簇簇,走近细看,却是或打牌,或下棋,有人弹唱,有人舞剑,娱者自娱,观者也乐,不时有掌声响起。吴音侬语,丝竹琴乐,当真是令人陶醉万分。想来文化氛围浓郁之处,便让人有一种置身于和谐的桃源之中的感觉了。

对西湖,我有着无尽的眷恋。然心中的感受却难以尽述,有许多东西想来是美极了的,却又不懂如何说出,只能自己在心中美美地回味。记得好友曾说:“凡事但凭自感,自觉罢了。“,如今想来,真是如此了。。。。。。

评论 (3) |

原始链接:http://zacharey.blog.sohu.com/7541187.html
转自:23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