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在路上 |
[游记]在路上 |
2007-07-16 qztule.com |
红五月富贵兵团西游记之5月6日西湖小记 一 个 爱 上 浪 漫 的 人 ——西游记之2007年月5月6日西湖小记 对我来说,杭州是一个休闲之都,是一个小资气息特浓厚的文化城市。据说杭州又有个别称叫“爱情之都”,而西湖则是“浪漫之湖”。不单说西湖最出名的三大情人桥“断桥、长桥和西泠桥”,但就最是西湖浪漫行,我想最浪漫的事莫过于当你独自临湖远眺时,忽然间如丝细雨从天而降,此刻一把雨伞默默为你遮挡了风雨,回首之间你看到那为你撑伞的是…… 也许,每个人内心都深藏着如戴望舒在《雨巷》中所描写的浪漫情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可对阿华、富贵她、小杜她们几个来说,杭州真的是个天堂,特“腐败”。对她们来说在天堂里最惬意的事不是云端漫步,而是日上三竿睡到自然醒。怪不得有人说过在天堂里有翅膀的未必尽是天使,非常有可能是鸟人,我觉得甚至有可能是鸭子。这1500只鸭子,昨晚据说又咶噪到两三点,结果早上睡到8、9点叫了好几次才一寸一寸地从被窝里挪出来。 睡得迟起得晚没关系,只是别辜负了这春光无限的好日子。在春光无限的日子里,到杭州去,去这个被13世纪时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推崇为“世界最美丽华贵的天城”的城市,感受一下这美丽而不宣扬,沉静而不枯燥的城市的特色风光,在四、五月份最适宜出游的日子里领略“湖上春来似画图”的西湖美景。今天是呆在杭州的最后一天,象杭州人一样生活,懒洋洋的起床,到附近的小区里吃早餐,在联华超市买完晚上在火车上吃的东西,已经是接近10点了。突然很一个人想走,一个人静静的去感受西湖,于是就有了我“孤独”西湖游了。 岳庙 不知是不是小时侯看多了《岳飞传》和《岳家将》等小人书的缘故,不去看一下岳庙总有那么个疙瘩在。看上午时间还早就拉上我的“御用摄影师”星儿进去瞻仰。岳庙有两个并排的检票口,右边的工作人员说我的导游证是MM的不让进,没办法只好在她的眼皮底下从左边混进去了。一入大门,就看见岳飞的塑像。上面匾额岳飞手写的“还我河山”四个字气势磅礴,令人称道。到了岳王墓,还是那首楹联写得好: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对于这样一个一生奔走在漫漫征尘中的儒将,埋骨之处似乎以西风猎猎、黄沙漠漠更为适宜。然而恰是这看似欠妥的安排昭示了历史更大的合理性。江南一直以来儒雅洒脱有余,刚性确是不足,恰如南渡的赵宋王朝,而西湖这样的山水又好象过于明艳柔媚了些。而正因为有了岳飞这一副忠骨在,西湖就不仅是明艳的了,还有了刚烈和血性。怪不得倘使是个血性的男儿,到了西湖,很少有不去岳庙的。 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就在岳庙附近,它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可惜来的不是时候,没看到夏日荷花盛开时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观胜景,看到的只不过是几处庭院几许湖面几片小小荷花而已。但春风拂面,“暖风熏得游人醉”,醉得让人好想躺在草坪上美美睡上一觉。这时阿华发来短信“扫兴”说“午饭已经点好,赶紧回来MISS MISS”,只好恋恋不舍地回到了湖中居青年旅舍。 湖中居青年旅舍 湖中居青年旅舍位于西湖西线赵公堤之上,三面环水,与杭州花圃隔水相望,距曲院风荷百步之遥,古色古香,床铺很干净。也许是太过清净了,以至于我们“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在旅舍的这几天早上都是爬起不来。吃饭时听留守在旅舍的阿华说她们上午邂逅了个帅哥。结果是引得富贵急匆匆地跑下楼来犹抱书本半遮面地偷窥帅哥,而一旁的小杜不时在帅哥面前搔姿弄首。还是阿华厉害,人如其名,腹有诗书气自华,引来帅哥主动过来搭讪。哎!这些女人,大老远跑来西湖打牌睡觉暴殄天物错过了N多湖光山色不说,还竟然好象八辈子没见过帅哥似的“丢脸丢”到杭州来,太“龌龊”了。一想到帅哥苏凡他们在宁德“万千宠爱于一身”,真羡慕!!不过与他们在白水洋的“千转百回、九死一生”的冒险比起来,我和阿炳差点被这些女人给逼疯进了精神院还是“小巫”得很。 郭庄 午饭后阿华、富贵、小杜、星儿她们几个想去欣赏曲院风荷再一起学习下“180号文件”,被放单了只好借了富贵MM的导游证独自出发了。穿过曲院风荷一时没有目标,发现郭庄就在旁边,就顺便过去看看。许多人都游过杭州,但西湖边的两颗明珠郭庄和刘庄,却鲜为人知。郭庄又名宋庄、汾阳别墅,在西湖里西湖西岸,杨公堤卧龙桥畔,与曲院风荷有北门相通。为清代宋瑞甫所建,后为郭姓所有,故名。古院濒湖构榭,长廊迂回,内孕从西湖引得活水的全国最大方池,池中植莲数丛,墙角芭蕉二三;外襟湖光山色塔、影堤痕作借景,堪为海内孤例。“静必居”回廊曲折,“景苏阁”空灵脱俗,高居假山之上的“云亭”和相向而立的“两宜轩”高低错落,“一镜天开”曲桥卧波……其古朴清旷,苍劲隽雅,素被称为西湖池馆中最富幽趣者。也许我只是一介匆匆而过的俗人而已,感觉也没什么新鲜,就在里面找了个地方“减轻压力”。一进门,墙壁上挂着的牌子赫然写着“最佳厕所”。在杭州的这几天,杭州的公共厕所一直让我们赞叹不已,不收费又非常的干净漂亮。“最佳厕所”怎么个最佳法?我也不知道怎么来形容。诸位如果有到过泉州的欢唱、AGOGO等KTV,里面的卫生间跟这厕所一比,有不及无过之。 苏堤春晓 在玉带晴虹终于买到了地图,这时候也来到了苏堤的东浦桥。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北山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钱十景,足见她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苏堤长堤延伸,六桥起伏,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北向南依名为跨虹、东浦、压堤、望山、锁澜和映波。桥头所见,各领风骚: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又相邻,垂杨带跨雨,烟波摇漾。苏堤虽长,但个人还是觉得选择徒步为佳,特别是在细雨微风的天气,漫步堤上就更能感受西湖景致之美了。 苏东坡纪念馆 苏东坡纪念馆就坐落在苏堤南端的映波桥旁,看地图明明就在身边,可是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大门,结果闹了个富贵式笑话(什么叫富贵式笑话?话说5月3日我们一行人坐汽车到乌镇,刚下车,阿华叫富贵去问路,还没交代完要问什么,富贵就屁颠屁颠地逮了个当地人问到:“乌镇在哪里?”那人也毫不含糊地应到:“这里就是乌镇!”)。问了个清洁工,她说我站的地方就是苏东坡纪念馆后门的楼梯。“不识苏馆真面目,只缘身在此馆中”。原来是屹立在湖边翠绿之中的,怪不得遍寻不着。苏东坡纪念馆建成于1988年12月28日,占地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位于苏堤南端入口的西侧。纪念馆主建筑为一幢翘角飞檐的二层仿清楼阁式建筑。红窗白墙,清凌方正。楼前广场玉兰树下屹立着苏东坡的全身塑像,高3米,昂首云外,仙气宛然。纪念馆由两个展厅及附属用房组成。一楼展出了苏东坡家谱、年表和生平介绍,突出反映了苏东坡两次来杭担任地方官的政绩及其在杭的文学艺术成就;二楼展出了苏东坡的诗文著作、书画手迹复制品及当代书画名家以苏东坡诗为题材而创作的书画作品等。出了苏东坡纪念馆,就看到苏堤南端入口东侧有一幅照璧,上面镌刻着沙孟海“苏堤”题书。此刻不由让我们想起了苏东坡那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雷峰塔 从苏东坡纪念馆往南山路没走几步就到了雷峰塔景区。一到景区,就看见条幅上写着“这里很现实,这里的爱情很浪漫。”再进去几步,就看到了位于静慈寺对面、雷峰塔下水塘边的《回家》雕塑,它是根据民间神话传说《白蛇传》故事情节创作而成。相传,白娘子被法海囚入雷峰塔十年后,儿子许梦姣高中状元荣归。在父亲许仙及小青陪同下,到雷峰塔拜告母亲。三人合力斗败法海,救出白娘子。雕塑表现许仙、许梦姣和小青用船接白娘子《回家》的感人场景。矗立一旁的雷峰塔由于和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奇故事《白蛇传》的关系而享有“塔古今情”的赞誉。而流传多年的故事和精心创设的艺术作品更使雷峰夕照景区成了杭州的主要情缘胜景。去雷峰塔祈福爱情圆满也有了比较好的理由。想混进去看一下新建的雷峰塔样子,几日来挂着富贵MM导游证到处“招摇撞骗”蒙过灵隐寺、混进鲁迅故居、骗过三味书屋、逃入沈园……一路畅通无阻。但就象当年法海识破白娘子一样,这边的女工作人员竟神奇般也有了法海的功力,一眼就识破了我那导游证是MM的,好说歹说就是不肯让我进去。在长桥公园玩累了本来还想换身“马甲”再杀回去碰碰运气,后来想想雷峰塔我也不是很喜欢,就罢了。 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与雷峰夕照隔路相对,正位于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西湖西南净慈寺内。净慈寺初建时即设钟楼一座,明代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重铸一口重达10吨的巨钟,因钟声洪亮,再加上寺后南屏山多空穴,每当晚钟敲响,钟声更是穿穴回荡,传播山谷,远飘大半个杭州城,。清康熙南巡时,以“天将破晓,夜气方清,万簌俱寂,钟声乍起,响入云霄,致足发人深省也”之由,改称“南屏晚钟”,寺前原有一大钟,声音宏亮,每到傍晚,钟声在暮霭中场扬回荡,山谷共鸣,传声独远,形成“玉屏青嶂暮烟飞,绀殿钟声落翠微”的意境。从苏堤一路不停地走来感觉有点疲惫,就没进去寺里看看,自然也就没有听到南屏晚钟钟声了,但寺外钟形的路灯,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万松书院 约走了5分钟就到了个交叉路口,一条指向万松路。万松路!那不就是万松书院的所在地吗?杭州的书院自唐代始,至清代到达极盛,前前后后总共出现了约31所,其中以敷文书院、崇文书院、紫阳书院、诂经精舍四大书院最为著名。现名为万松书院的敷文书院,曾是明清时期杭州地区最大书院、浙江最高学府,更因梁山伯、祝英台在此“同窗共读整三载”的美丽传说而闻名。而今它已经成了杭州最有人气的书院之一恰是因为这里举办的万松书院相亲会,而且名气在全国不断提升,一些慕名而来的游客也在不断增多。看来杭州这个爱情之都真的是名副其实。不巧这天不是相亲会的举办时间,要不就可以拐进去求个好姻缘。就这样在遗憾中来到了长桥。 长桥 西湖据说有“三怪”——“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怪不得人就在长桥附近却老是找不到长桥。杭州的第二座桥情人桥长桥,座落在清波门外净慈寺东,南山路南端,北濒西湖,古代是名副其实的湖上胜景之一,如今已成长桥公园,遍植桂树,沿湖延伸,布局精巧,意境深邃,有杭州“市花公园”之称。长桥被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之一,有两个说法:一说梁祝十八相送到此饯别,难舍难分,于是在桥上来来回回走了十八里路,祝英台以物喻情打了十八个比喻,是谓“路长桥不长,情更长”;另一说南宋布衣书生王宣教与富家小姐陶师儿自由恋爱,为陶后母百般阻挠,陶、王二人乘船夜泊西湖,在长桥旁双双投湖,以死相抗,因此长桥一度称为“双投桥”。从长桥望去,视野开阔,一湖秋水微波荡漾,杨柳岸暖风醉人。太疲倦了,就在长桥公园里的“帐篷区”躺下去小眯一下,结果竟然给睡过去了。睡了大概10多分钟后醒过来,真舒服!寻到了长桥公园路边一亭,坐在亭子里,发现这里竟是看雷峰夕照的最佳地点。望着雷峰塔,也没发现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倒是这西湖水,因为前日的雨和稍大的风,翻起小小的水波,和平时的西湖有些不一样。想到保俶塔去看看,发现太远了,更主要是怕时间来不及,就放弃了。于是决定再走走停停,边走边看,走到哪里算哪里,就这样走到了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位于西湖东南岸,涌金门至清波门之间的滨湖地带,为“西湖十景”之一。此景是欣赏三面云山和一湖秀水之地,别具特色。每到阳春三月,绿柳笼烟时节,万树柳丝迎风飘舞,宛若翠浪翻空,碧波汹涌。这里的柳型各具特色:柳丝飘动似贵妃醉酒,称“醉柳”;枝叶繁茂如狮头,称“狮柳”;远眺象少女浣纱,称“浣纱柳”等。故此地有柳洲之名。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穿过这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不觉就到了西湖博物馆,走马观花免费进去看了看,出来时发现钱王祠就在旁边,只是人实在是太累了提不起劲就没进去看,发现脚起泡了就干脆在旁边的站台等坐Y9回去。这里的站台不仅干净整洁,而且还提供还有多远多久到站等信息。 |
转自:http://www.qztule.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1354424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