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溪: "西湖外景 "首篇

[游记]西溪: "西湖外景 "首篇

2008-06-27    sina.com.cn

满林残雪碧山坳,人日春风金剪刀,孤棹野塘红板桥。玉梅梢,一半儿开迟一半儿早。

西溪在历史上与西湖图库齐名,因为与西湖仅一山之隔,有人称它“副西湖”。景区内河网密布,绿树成阴,一片迷人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春天梅花盛开,秋日芦花翻白,“西溪探梅”、“西溪芦”遐迩闻名。历史上,这里曾经是文人雅士、达官贵人休闲、游乐之地。

传说南宋高宗皇帝赵构曾有把皇宫建在这里的考虑,后来因凤凰山图库的地理条件比这里易于守卫,就说“西溪且留下”,因此有了“留下”这一地名。
西溪景区内曾经有过许多名胜古迹:有明代画家陈继儒取唐人诗句“秋蒙钓船”意境而题名的“秋庵”、董其昌题的“茭芦庵”;有清代名士高士奇的西溪山庄;20世纪20年代建立的“历代两浙词人祠堂”,列有以唐代张志和(人称“词圣”)为首的历代词人七十二人;还有冯梦桢的“西溪草堂”、章次山的“梅竹山庄”,以及淇园、洪园、厉鹗祠堂等有名的建筑。还有:莲花幢塔陵、宋军操练场、宋代皇帝辇道、太平军营地等等古迹。历代诗人名流如温庭筠、叶绍翁、林逋、康熙、乾隆、康有为、章太炎、郭沫若等等都曾留下足迹。可惜在20世纪经过了抗日战争的烽火、50年代“毁芦造田”以及后来的“文革”等三次劫难,上述名胜古迹被扫荡一空。在景区地面上,再也难觅遗迹,人们只能在前人的笔记中寻觅昔日的风景。
明代张岱在《西湖梦寻》一书中,“西湖外景”首篇为《西溪》。短短数百字,把西溪风光描述得出神入化,他写秋庵:“其地有秋庵,一片芦花,明月映之,白如积,大是奇景。”他写西溪的幽深,可以荡涤凡嚣:“余谓西溪真江南锦绣之地,入其中者,目厌倚丽,耳厌笙歌,欲寻深溪盘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以西溪为最。”

文后还附了一首杨蟠的《西溪》诗:“为爱西溪好,长忧溪水穷。山源春更落,散具野田中。”还有清代朱彝尊的《西溪》词,更是写绝了迷人的野趣:“满林残碧山坳,人日春风金剪刀,孤棹野塘红板桥。玉梅梢,一半儿开迟一半儿早。”在《西湖游纪选》中,有明、清至近代的西溪游记5篇:《西溪探梅记》(王在晋)、《法华山图库看梅记》(杨师孔)、《游西溪记》(林纾)、《观秋庵芦花记》(朱梦彪)、《西溪心影》(淑仪)。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描绘西溪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在读者心头悬上了美妙的“梦”。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cefdaa01000brd.html31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