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课堂设计-语文-29.西湖游记二则 |
[游记]课堂设计-语文-29.西湖游记二则 |
2007-07-16 fyeedu.net |
③下文“茶毕,即棹小舟太湖”中哪个字写出作者此时急不可待之意。 答:“即”最能表现。 ④当作者终于亲眼目睹到朝思暮想的春日西湖时,运用了什么修辞写出了它的妩媚与迷人? 答:作者连用了四个比喻、一组排比句描摹之:“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远处孤山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统一样起伏。 ⑤以上描写西湖风景是实写还是虚写? 答:仅四句话,但由于选取了西湖典型风物,足以见西湖秀媚的风姿。此为实写。 ⑥作者见到此景后,内心感受如何?是实写还是虚写?起到怎样的作用?(分组讨论后回答) 答:“才一举手,已不觉目酣神醉”,这是虚写西湖,借以反衬西湖之美。 ⑦同学们感悟一下“目酣神醉”是何等心态? 作者虽云“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实际上他却已巧用一精彩之至的妙喻:“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退洛神时也。”这种感觉与联想虽然模糊,但境界空灵,意蕴丰富,颇堪品味。它既启发人联想到西湖如洛神,又使人想像作者如曹植“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的痴情醉态。作者的感情由此进入极高的审美境界。由此可见,山水在作者心目中是具有性灵的,是极其妩媚迷人的。这样比拟就显示出山水风物的精神、情趣,亦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爱恋之情,与“吏情物态,日巧一日;文网机阱,日深一日”(《与何湘潭》)的官场相比,就更觉自然界的清纯可爱。作者对其初游西游之日,如同与心爱的女人第一次约会一样珍视,因此郑重其事地记下具体日期:“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而在另外十五篇西湖游记中则不再注明日期。 ⑧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西湖在作者笔下重在写意,勾勒西湖天然娟秀的风情,一种引人酣醉的整体魅力,以及作者的内心体验,而不精雕细刻其山水面目细节。这是本文最重要的特色。 四、总结、扩展 总结:这节课我们分析了西湖美景及作者的内心感受,品味了重要词语和句子,从而提高了我们鉴赏古文的能力。 扩展:据你的理解,互相交流你的欣赏点。 |
转自:http://www.fyeedu.net/info/24072-2.htm19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