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西湖游记 |
[游记]杭州西湖游记 |
2007-07-16 cnhan.com |
杭州西湖游记 (一) 2005年10月1日,7:45火车驰出上海,11:30分到达杭州。 在新天地的一个偏角,面对西湖,啃着汉堡包,喝着纯净水,别有滋味。西湖边,黑鸦鸦一片,人如潮涌。随后,我们沿着湖边,慢慢地行走,观赏西湖的美景。 西湖,水面宽阔,碧波荡漾。环湖垂柳,摇绿曳碧,江南园林特色,十分雅致。远处高楼林立,近处红墙黄瓦掩映于丛林之中。一艘古香古色游艇正往岸边驰来。游人个个兴致很高,洋溢着喜悦。 西湖边有一个特点,平地架桥,情趣突兀。岸边有靠椅,供游人休息。每走不了多远,总有一群人围在那里,缠绵之音从里面传出,我们有一种身临吴越、歌舞升平的感觉。我们一家五人,过小桥,穿人群,微风吹拂,柳叶在头上飘动,忘掉了路途的疲劳。大概半个小时吧,我们来到了“柳浪闻莺”景点。据说,原来这里是一个公园,后来,把西湖边所有公园都打通了,任游人尽情游玩。 柳浪闻莺的前身是南宋的御花园,是皇帝享受的地方。如今,普通老百姓都可以在这里享受生活。这里是柳的世界,莺的天堂。各种各样的柳树,绿荫翠色,在清风下,婀娜多姿,似天仙一般,随着湖光山色而舞动,向人们展示人间的美好。闻莺馆旁边,有一小块水池,鱼儿在清澈的水下欢快地游动。水池边有一大片草坪,绿油油的草毯,随着地面的起伏而波动,睡在上面就象在起伏的波浪之上,享受大地母亲的关爱。离闻莺馆不远处,有“百鸟天堂”。正值十月金秋,看这柳丝飘舞,听这莺声清丽,这不正是人间天堂么?草坪上,有许多人,有的坐着,有的躺着,就的干脆就用一张报纸蒙住脸睡着了;有几个小孩在嘻闹,爽朗的笑声伴着轻微的涛声;还有一群姑娘在照相,裾裙映着晚霞光鲜丽亮。 我们在草地了休息了一个多小时,又开始沿湖缓行。天色渐晚,华灯初放,把西湖映衬得更加俏媚。我们一路逛一路瞧,可谓一步一景,处处美不胜收,不知不觉来到了夕照山下。雷锋塔披上了霓虹灯,金碧辉煌,光彩夺目。中午随便就餐,晚饭可要吃好。雷锋塔下,有杭州一著名餐厅“藕香居”。在临湖的栏桥上,我们选一个位置坐定,看湖中的雕塑--许仙与白娘子相会。点了这里的特色菜“干炸响铃”和其它一些菜和汤。干炸响铃这菜有点奇怪,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吧,不知是什么做成的,荤味中又有素味,咬在口里劈啪作响,就是咬不动它。但是若含在口里不动,它会慢慢变软,再咬,外面一层烂了,里面一层还是咬不动它!这菜有个性啊,欺硬不欺软呢。平时不会喝酒的我,这时也不妨来一点,就着这菜,听着餐厅里传出的江南丝竹弦音,品味一下人生的甘甜。 (二) 2005年10月2日,受“龙王”台风的影响,杭州从晚上起就下起了霏霏小雨。吃过早餐,我们冒雨驱车前往花港观鱼景点。 说实话,初来杭州,实在说不出这个景点与那个景点的区别。到处都是奇花异草、梧叶柳枝、莺飞燕翔,人群涌动。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林荫遮蔽下时隐时现的一个个精致的小池,里面游动是金灿灿的鱼。可能是气压的原因吧,鱼儿们不时冒出水面,吐出一粒粒小泡,象一壶欲烧开的水,生机盎然。大一点的池塘边,地面划出了一道道蓝线,写着号码,这是做什么用的?哦,恍然大悟,这是供游人垂钓之处,每一个钓台好象是一个港口。莫非花港观鱼的名称由来如此?有了鱼,有了港,那么花呢?随处可见啊!虽然我们所经之处没有看到牡丹,但还是看到了芙蓉树。 匆忙看了花港又观了鱼,雨下得大了起来。于是我们登上了游艇,湖上一游,既避雨又游了雨中之西湖,岂不两全之美?十月的杭州,雨中的杭州,呈现一种雾中朦胧之美。远山逶迤,湖两边的雷锋塔和六合塔,淡淡露出轮廓。水面上,一艘艘游船,百舸争流。不远处,三潭露出水面,四周波光鳞鳞,虽然没有月色相映照,但有烟雨江南之神韵,美哉!人们欢声笑语,纷纷举起相机,摄影留念。 上岸后,我们在雨中沿湖漫步。走不远,武松的墓静穆地躺在路边, “宋义士武松之墓”几个字劲秀大气,牌坊两边的石柱上刻着的一副楹联“失意且伍豪客,得时亦英公”。前来吊唁的人有很多,纷纷在石牌坊边摄影留念,就在人们离开的那一刹那,我摄下了一张相片。离武松墓不远处的桥边,有一座小亭,里面是南朝名妓苏小小的墓,围看的人更多。 根据《水浒》记载,武松随宋江南征方腊时左臂被斩,凯旋班师后就在杭州六和寺出家,一直活到了80岁。 而苏小小则生活在1500年前的钱塘,以才华著称,美貌与才气集于一身,与风流才子结下佳话,这就是苏小小。 一个盖世英雄,一个绝代美女,时间相隔数百年,同在西湖边被后人立墓纪念,反映了世人赞英雄爱美女的心态。 下午四点,下着蒙蒙小雨。清风习习,雾气蒙蒙,好凉爽的西湖! 我们前往著名的民俗点——清河舫。 街面不算宽。两边都是店铺,有的木屋摇摇欲坠但安然无恙,有的则是灰砖漆门而斑痕累累,还有欧式的酒吧却灯火幽暗。看得出来,许多房屋并不是“整旧如旧”而成的,而是货真价实的老房,十分难得。里面卖的东西五花八门,要有尽有。街中间,一排摊位,手艺人以绝活吸引路人。有书法绘画的,打锣卖糖的,起名书签的。还有一个塑像的,当场把你的头像捏出来,开价一百五十元。我有点心动,想趁我尚未很老时把头像塑定下来,留作纪念,但家人反对,也就作罢。在一个玻璃制作的摊位,我们停留了好久,亲眼目睹,把玻璃长棍做成一个晶莹透亮的花瓶,巧夺天工。一阵捶打木砧的声音,原来是在制作花生饼。两个小伙子轮流抡捶,象打铁一样,打那碎如泥末的糖块,声香并生,谗人。我就买了一包,玩着吃它。 夜幕降临,杭州变成了灯的海洋。西湖侧畔,华灯齐放,亮如白昼,把湖的半边都映成红色。在凯悦酒店前的西湖边,有两排靠椅整齐地摆放着。后来才知道,这是供游客观赏音乐喷泉而坐的,而且是免费的。节日期间,每晚七点、八点和九点,三次开放音乐喷泉。离八点还差半个小时呢,入坐的人尚少,我们就抢着坐下,细细观赏夜色中的西湖,享受一份安宁。 八点整,音乐缓缓响起,水面开始波动。随着音乐的展开,喷泉随着曲子,翩翩起舞时而摆成波浪状,时而排成阶梯形,时而你追我超向上升腾,时而向四周飞溅呈花瓣恕放,多姿多彩,变幻无穷。看过许多音乐喷泉,都是在水池里或陆地上。眼前的喷泉由湖底喷出,西湖之水就是它不尽的源泉。一曲梁祝,萦绕着水珠,在西湖上空回旋;万种情怀,砥励着胸志,在心灵深处弥漫。我陶醉于这绚丽多彩的夜晚,陶醉于这梦幻般的仙境,那起伏跌宕的珠泉,是我激荡的胸怀;那缠绵悱恻的旋律,是我深邃的心声…… (三) 2005年10月3日,早晨出发前,在大厅里小坐,欣赏墙上的书法作品: 六合塔是我们先去的地方。沿林荫道,穿隧洞,来到钱塘江边。六合塔就屹立在月轮山上。江浙一带好像没有高山,这月轮山可能是较高的山了。六合塔就在山腰。宽敞的阶梯,三层以上还有扶手。从塔内拾级而上,面面壶门通向外廊,各层均可依栏远眺。 据记载,六合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吴越王为镇压钱塘江潮而建。千余年来,几经重建.。精巧的古建筑,历史的沉淀,让这座宝塔名扬天下。 一口气登到七层,以为已经到顶。但六合塔有十三层,只登了一半,略作休息吧。凭栏远望,壮观的钱塘江大桥,江上的船,对岸的高楼,苍郁的群山,尽收眼底。江风吹来,清新凉快,令人赏心悦目,气顺神爽。游玩了塔内,不禁要对奇妙的建筑重新审视一番。这才发现,各层飞檐翘角都挂有大铁铃,随风摇曳,叮当有声。特别奇怪的是,各层翘角并不在一条直线上,难道这是故意而成,以体现错落之美? 离开六合塔景区,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九溪十八涧。这里山峦缥缈,青黛如烟,林木茂密,空气新鲜。去时匆忙,回时交通却困难:我们去灵隐寺的路上,车子特多,红灯亮个不停。越往前开,游人也越来越多,几乎堵塞了交通。就这样走走停停,经过一个小时才到达飞来峰旁。雨,越来越大了,把衣服也淋湿了。我们决定打道回府,以作休整。灵隐寺,是西湖之游留下的空白,只匆匆摄下了你的身影。 岂止灵隐寺是西湖之游的空白?西湖处处是景,著名的十景中我们只“游”(或路过)了七景:“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还有三景:“曲院风荷”“平湖秋月”“双峰插云”没有去,那才是真正的空白。下午四点多钟,我们不顾劳累,又出发了。 曲院风荷可以说是一个水上公园。湖港纵横,池塘相连,像迷宫一样。一个个开合多变的庭院,构成了园中之园,这大概是“曲院”的由来。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桥上之亭。远处看来,亭子好像就建在桥上,但又好像是眼睛的错觉。走到近处,这亭稳稳地坐落在这桥上,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数不清有多少个池塘,记不得有多少亭台楼阁,但到处都有硕大的荷叶,它们在秋日来临之时些许憔悴,但仍可见昔日的光彩。 走出曲院风荷,夜幕已降临。步行在白堤上,游人熙熙攘攘,看不见孤山,再次留下了遗憾。跨过小桥,我们又回到了前天在西湖边吃汉堡包的地方。 不觉来到苏堤的入口。依然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依然是美丽的夜景。秋谨的塑像立在路边不远处,静静地看着人们。又走一段路,一座古香古色的二层楼建筑立于路边,这就是杭州最著名的楼外楼餐厅。餐厅旁边,一个不显眼的院子门口,挂着“西泠印社”的牌子。一辆辆电瓶车身边驶过,上面坐满了人。我们只得慢慢前行。 秋风瑟瑟、夜雾笼罩的平湖秋月,实在没有特别之处,但游兴正酣的人们,还是在这里留连忘返。不远处就是断桥了,闪光灯一闪一闪的,剌眼。从五点钟到现在,从曲院风荷到断桥,整整走了三个小时,虽然累,却很值得。 (四) 2005年10月4日,按原计划,今天中午就要返回上海了。早晨,开始收拾行装。不打算再外出了,就留在山庄里休息。 几天来,领略了晴西湖,雨西湖,看了白天的西湖,也看了夜晚的西湖。但总觉得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而止。 西湖,你是什么? 你是一幅秀美的画,飘逸、挥洒、端庄、秀美,衣袂飘举如风,神韵楚楚动人;你是物化的神来之笔,截取东南胜景一角,便成纵是丹青妙笔也难以描摹的天然画卷。 你是一首隽永的诗,写在人间,溢出勃勃生机,格调高雅,风情蕴藉,炽热而清幽,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吟咏不绝,也写不尽那湖山林壁间流淌的灵魂诗韵。 你是一本精致的书,爱不释手,百读不厌,每一段文字都写着精彩,每一页都附丽着动人的传说,承载着丰厚的历史,令人难以释卷,久久回味。 别了,西湖,我心中的天堂! |
转自:http://bbs.cnhan.com/dispbbs.asp?boardid=11&id=24842423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