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从西湖走到莫干山 |
[游记]从西湖走到莫干山 |
2008-06-27 sina.com.cn |
千百年来,神奇美丽的西湖一直是杭州的灵魂和最爱,西湖注定了杭州的美丽。而在西湖的北部四十多公里德清境内,也有着一座历经百年而不衰的休闲名山一一莫干山。同样,莫干山也赋予了德清以神韵和清秀。 西湖的多情之水与莫干山的多感之山构成了江南秀水奇山完美的画面,组成了江南富有人文色彩的交响乐,而又有谁会知道这派山水之间竟绵延着百年情结,一组前后有序而有深邃意蕴的历史篇章。 "始作俑者"竟是一位外国探险家 如果没有西湖的美丽传说,也许莫干山不会以今日的风姿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而将西湖与莫干山连在一起的"始作俑者"竟然是一位外国的探险家,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传教士。他在游览西湖之后突发奇想的一次从西湖到莫干山的探险,促成了一座百年不衰的休闲名山。从此美丽的西湖与清凉世界有了山水的共鸣。 杭州的历史文化发源于良渚文化,1400年的建城史,230年的建都史,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天堂之城",称赞为"世界上最华丽的城市"。而在当时杭州与西湖并不为世界所知晓,真正能领略问湖风韵的洋人可谓是寥寥无几。 时光追溯到1890年的春天,此时,清朝的大门己被列强的利炮轰开,地域广袤,资源丰厚的中国,成了外国探险家的乐园,而美丽的杭州,多情的内湖更是洋人向往的地方,美国浸礼会传教士佛利甲便是冲着西湖来到中国的。 佛利甲是一位喜欢游猎和探险的男人,他于上一年的冬天从美国的旧金山库海轮来到中国,在春暖花开之时抵达了杭州的西湖。杭州春日的明媚,西湖的湖光山色使佛利甲陶醉,但却满足不了这位探险家对野趣的向往,旅游不是他的真正目的,他不想在西湖就划上探险的句号。他手拿地图望着两湖:传奇的西湖周围还会不会有传奇的发现?一个探险家天然的灵感促使他从西湖出发,沿着运河一路北上,不知不觉进入了浙江省德清县境内。在这里,他"邂逅"了莫干山。从此,一次探险发现把西湖、佛利甲、莫干山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佛利甲来时,上山还只有小径,有的地方甚至还无路可循,但越是原始,越能引起他的兴趣。一路攀爬,他领略了莫干山的参天古木,潺潺清泉,而登上塔山峰顶,俯看万顷"碧波"之时,他陶醉了!而他在上海的同伴更被他的"描述"所诱,马上接踵而至,而且准备更充分,滞留更久长:他们带米了帐篷,在原始的莫干山一位就是一个夏天。 夏天,更能凸现山莫干山的好处来。在山下热如火炉的时候,山上却清凉无比。他们游览,他们记录,他们评说,而且这些游记以"从内湖走剑英干山"等醒目的标题刊登在英文报刊上。 哦,原来在西湖的北面还有这么一座山,哦,原来那里有个清凉世界!去看看,去玩玩!许多有钱的洋人都来了。从此,莫干山声名远扬,庐山、北戴河、鸡公山并列,成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 一代伟人名流从西湖走到莫干山 由此说来,莫干山的一举成名缘于西湖并没有牵强附会,当然也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佛利甲,英干山也会以其独特的风韵走到世人的眼前来,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山与水之间的奇妙与人世间的情缘就这样传奇。 从两湖走到莫干山的还有一代伟人毛泽东。l953年,毛泽东在杭州制订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时,偶有闲暇,浙江省公安厅氏王芳建议作莫干山一游,毛泽东欣然同意,坐着苏式吉普车乘兴从西湖国宾馆出发来到莫干山,下榻于皇后饭店。午饭后,毛泽东兴致勃勃去爬山。一路上,主席谈笑风生,询问莫干山有多少房子,房子是谁人造的。莫干山的满目青山给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离开莫干山经过钱塘江大桥时,毛泽东仍然余兴未尽,井口占一绝: 翻身复入七人房 回首峰峦如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 风弛又己到钱塘 从诗中我们看到主席不仅描绘了莫干山的景色,又用"风驰"两字形容了莫干山与西湖的距离。后来毛泽东在给上海干部讲学时,把莫干山弯曲的道路比作社会的运动总是螺旋式前进的。毛泽东不忘莫干山,说话也像作诗一样形象而又深刻。 毛泽东最喜欢的还是杭州的西湖,他老人家一生四十多次来杭州,在西子湖畔度过了上千个日夜,就是在晚年疾病缠身时也把对国家命运的思索沉浸在烟雨朦胧的西湖山水之中。而蒋介石一生对莫干山倒是情有独钟,多次在山上避暑居住,谋划国事,甚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的当天便匆匆赶到莫干山度蜜月。这也难怪,蒋介石在政界以及上海滩的拜巴子兄弟都在莫干山上建有别墅,莫干山自然成了他们类聚的地方。毛主席是从西湖出发经过莫干山的前山,坐吉普军上的,而蒋介石3次上莫干山有关史料记载都是从上海出发,由莫干山的后山坐轿上山的,不但行走的路线方位方式不同,而且在莫干山居住休息的地方也是大相径庭,毛泽东住在莫干山西南的皇后饭店,这栋别墅据说是早期的民族资本家,也是鲁迅的密友蒋抑厄所建造。蒋介石却住在莫干山的东北角屋脊头武陵村别墅中。这里曾是蒋介石研究"新经济政策",抛出"金圆券"的场所。 从对这派山水之间不同的感悟似乎也印证工毛泽东与蒋介石精神与思想上的差异。为什么毛泽东没有在有着江南避胜地之称的莫干山过夜,也许是国事繁忙,也许是莫干山留有蒋家干朝太多的遗迹,这只有留给后人去猜想了。 据有关资料,新中国解放以后,众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如董必武,乔石,胡耀邦,江泽民等也都是在杭州停留并游览两湖之后,从西湖到莫干山的。 文学天才和一代名将从西湖走到莫干山 从内湖走到莫干山的还有一代文豪郭沫若、巴金、矛盾、郁达夫、丰子也、郑振锋。这些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天才都钟情于两湖和莫干山。而郭沫若,郁达夫把风流才子对佳人的情感抒发在了西湖与莫干山。当年郭沫若从杭州来到莫干山住在名为"雄庄"的别墅中,在莫干山静心休养的日子里,也许想的最多的还是在日本的妻子安娜,他只有把对安娜的思恋寄情于莫干山水,于是作诗两首曰:"盛暑来兹颇若秋,紫薇花静翠窒幽"……。郁达夫22岁一个人来到了莫干山住在自称是"田庄"的别墅中,据说是为了边娟才上山的,他独行竹林时竟忘记了回家的路。于是作诗一首"田庄来做客,本意为逃名,山静溪声急,风斜鸟步轻,路从岩背转,人在树梢行。坐卧幽笠里,怡然动远情"。十多年后,当郁达夫再次遇到情感危机时,他又想起了莫干山,只是找不到一个人出行的理由。后来郁达夫在杭州城中找到了最理想的去处--两湖的吴山。 从西湖走到莫干山的还有国共两党众多的将军。至今山上还有2l5号别墅称为将军楼,这栋别墅曾是二、四十年代是国民党中央陆军疗养院,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休息聚议的场所,解放后也一度成为新中国将帅的疗休养之地。到山上的有国民党爱国将军马古山,共和国元帅朱德、贺龙、陈毅,刘伯承,张云逸等。莫干山剑池石壁题刻"横磨歼虏"四字,是爱国将领马古山举笔所题。陈毅一生多次上莫干山,这位儒雅的元帅在山上可了著名的《莫干纪游词》7首,其中"莫干好,遍地是修篁"最为脍炙人口。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1bc3f201000b1q.html36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