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西湖与武汉东湖

[游记]杭州西湖与武汉东湖

2008-06-27    sina.com.cn

有一次我在湖北的黄石,搭车去磁湖边上的酒店吃饭,路过磁湖边的杭州路(我个人认为杭州路看磁湖是最漂亮的,可能当初给这条路取名字的时候,有过特殊的考虑,刻意的要联想到西湖。),便说磁湖很漂亮,出租车司机便自豪的回答,磁湖比西湖大4倍(至于到底大多少我没有去验证)。我说为什么一定要和西湖比大小呢,难道这就是磁湖的唯一特点。因为大家都知道西湖,这样的比较也在情理之中。

我来到武汉后,经常和武汉的朋友谈起东湖和西湖。因为两个湖都在省会城市,而且在城市中间,特别显得有比较的必要。湖北是个千湖之省,东湖因为他的地理位置原因,成为千湖之省最有名气的。从直观上看西湖是秀美,东湖是粗旷,我把西湖比作是个婀娜多姿的女子,东湖却是个伟岸的男人,这可能也折射出两个城市人的不同风格,两个湖有着不同的味道。东湖和西湖最大的区别是历史和文化。无独有偶啊,浙江的绍兴也有个东湖,这里我不在特别的描述了。

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汉时称圣湖。唐时因湖在城西,始称西湖。原是与杭州湾相通的浅海湾,后由于泥沙堰塞,海面被隔断,在沙嘴内侧的海水,成为一个湖。湖周长约15公里,面积5.66平方公里。环湖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以孤山、白堤、苏堤分割为外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湖及岳湖。湖中有小瀛洲、湖中亭、阮公墩三个小岛。古来人们一直用最美好的语言赞颂西湖,又用最凝练的语言对它的景色作出了不同概括,其中传颂了七百余年、最广为人知的说法首推“西湖十景”
,它源于南宋画家对西湖山水画的题名。这十景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曲院风荷、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有关西湖的诗文诗词: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忆江南》(唐白居易)

《西湖》(宋欧阳修)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文章:

《半篇西湖游记》(近代丰子恺)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近代俞平伯)

《西湖萍踪》(现代许敏)

《西湖梦》(现代余秋雨)

西湖美景 1

西湖美景 2

西湖美景 3

西湖美景 4

东湖在武汉市武昌区东郊,是武汉著名的风景区。整个东湖风景区面积约为87平方公里,其中湖水面积约33平方公里,为杭州西湖的5倍多。湖岸曲折,东、西、南三面山陵起伏,万顷碧波,清澈见底。层峦叠翠,湖山相映,绮丽多姿。全湖港汊交错,向有九十九弯之称,加以大湖之外连小湖,小湖左右又连湖,起伏隐现,不知何处才是尽头。且湖中有山,山下有水,山水连天,登高峰而望清涟,踏白浪似览群山,起伏隐现,莫穷其尽。南岸山峦壮秀,校舍林立,书声朗朗;东岸长林含翠,繁花竞芳;北岸芦获含碧,渔舍井然,西岸则为游览的中心区。有人认为东湖兼有长江之浩淼和西湖的秀丽,豪放之中不失妩媚。经过30多年的建设,现在东湖四周已有亭、台、楼、阁和各种建筑设施70多处,种植各种树木200多万株。东湖的花木品种繁多,一年四季不断开放,其中尤以春兰、夏荷、秋桂和冬梅最为著名。东湖四季皆可游览,三月兰花四月樱,湖面平如镜,鸟雀唱山林;七月流火,湖风浸润,繁荫纳凉;秋高气爽,桂蕾绽放,十里飘香,万株红叶,层林尽染;至隆冬严寒,瑞雪纷扬,磨山数百亩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更是动人心笙。东湖依自然环境,分为听涛、磨山、落雁、白马、吹笛、珞洪六个游览区。其中听涛区景点比较集中。走进东湖的黄鹂湾大门,便是听涛区。周围冈峦起伏,区内林木繁茂,亭阁相望,景区是内堤路连接的多个半岛组成。湖滨平坦的草地与广阔的湖面相连,岸结绵长。置身其间,令人感到视野开阔,心胸坦荡,巡视一湖碧水,平滑如镜,蜿蜒凹凸的港汊,游鱼成群,水鸟争飞。听涛区的风景和纪念建筑,南端有先月亭、寓言雕塑园、可竹轩、多景台,向北则有水云乡,水云乡临湖有一座二层下班窗的建筑,登楼远眺,但见蓝天镶白云,行云接碧水,楼前楼后,碧波荡漾,如入水云之乡。水云乡北的长天楼是一座宫殿式建筑,楼分二层,翠瓦飞檐,明亮宽敞。从长天楼往东南眺望,可见湖中小岛,岛上有美丽的湖光阁,有一种“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情趣。疑海建于半岛长丘之上,翠竹、苍松环绕。临湖石砌的护坡上,嵌有东坡居士写的“松坡”二字。长风吹来,松涛声与浪涛声相唱和,使人觉得仿佛置身于海滨,颇有“疑海听涛”之感。由听涛轩北去过荷风桥,有一圆形小岛,四面环水,岛上建一座三层绿瓦圆柱的方形阁式建筑——行吟阁。行吟阁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建,耸立于“荷风”、“落羽”两桥之间的湖岛上。阁高三层,四角攒顶,层层飞檐,绿瓦圆柱,四壁墩垛,古色古香,精巧壮丽。阁有旋转楼梯逐层上达,檐下匾额为郭沫若的题字:“行吟阁”三字,阁名取自《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阁前有屈原立像一座。屈原像高3.6米。造型端庄凝重,清癯飘逸。诗人仰首问天,举步徐行,仿佛对天长啸。叶剑英同志曾题词道:“泽畔行吟放屈原,为伊太息有婵娟。行廉志洁泥无滓,一读骚经一肃然”。对屈原作出了崇高的评价。围绕行吟阁还有一组亭台楼阁:阁南的沧浪亭,依着湖岸的自然曲线而作,用《楚辞·渔夫》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诗句表达诗人的志高行洁。阁西有泽畔客舍,阁北有屈原纪念馆和桔颂亭,都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性建筑。近年又相继建成了楚风园、沙滩泳场等新的游览景点。这些景点与各种名贵花木相映成趣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d88e4c01000aj7.html73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