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要去西湖了,内心有一点点的不安与兴奋。 由于恰逢是五一黄金周,从上海发出到杭洲的车次有点紧张,所以只买到一张慢车票。早上6:55分从上海站发出,9:45分到的杭洲东站。下了东站后乘计程车到宝麓山庄,预订了 这里的特色房,是通过阳光旅行网提前预订的,房价也可以,预订的是两晚,4月30日晚上138元/晚,5月1日238元/晚,没办法,黄金周什么都翻倍。 第一天 到了宾馆,办好入住手续,放下行李,洗了个热水澡,就跟lamp先去吃中饭,由于对地形还不熟,所以就在宾馆不远的一个小餐馆,叫了几个类似于杭洲菜随便吃吃,东坡肉、香辣螺丝、虎皮豆腐,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好吃。总之塞好肚子游湖去。 我们最先出发地是断桥,因为这儿是离宾馆最近的,历代有“断桥残雪”之说,实际上断桥是连着白堤的,至于为什么称断桥,我想也许是因为某个冬天下着很厚的雪,这头有,那头无,从而使桥,看起来像断的样子,这样由来的吧。:P其实我对典故并不熟。肤浅吧!!汗一个先。 过了断桥就是白堤了,白堤并不是很长,在白堤跟孤山连接的地方还有一个叫“锦带桥”的来着,从外形看跟断桥差不多啦,走完白堤就到孤山了,所谓的“孤山不孤”,我想是因为它连着白堤的缘故吧!孤山其实是个小岛屿,里面有“林社”、“西冷印社”、“放鹤亭”“白苏公祠”、“鲁迅雕像”等。 走完孤山,过了西冷桥,就是北山路,在北山路上,建有苏小小、武松之墓,其实我对才女还是蛮佩服的!!!然后就到苏堤了,苏堤比白堤宽,也比白堤长,由于是30号,还未到五一,苏堤上的人不是很多。跟lamp手牵手走在苏堤上的感觉很不错,凉风习习,鸟语花香,偶尔还能看到一、两只小松鼠从这棵上爬到那个树上,感觉充满了大自然的清香及生机。闭上眼睛,真的有一种远离都市喧嚣的感觉,真的好想停留在那一刻,未去西湖之前,便在收音机里听到一篇散文,里面有一只话,说如果相恋的两个人,一起手牵手从苏堤的这头走到那头,就一定能白头到老的。我跟lamp走过了,也会吧!苏堤上共有五座连接的桥:东浦桥、压堤桥、望山桥、锁澜桥、映波桥。映波桥的旁边是“花港观鱼”,鱼是普通的红鲤鱼。 我们在里面待了一会儿便走了, 走完苏堤,已经快到下午6:00了,由于第一天赶车起早有点累,所以第一天的行程就安排到这了,从南山路乘计程车到东坡路上的“知味观”吃杭洲本地的小吃,其实“知味观”是从司机那里得知的,他描述说这家“知味观”是百年老店,里面的价格很实惠,而且里面全是杭洲的小吃。我们去了,花了21元点了四份小点:牛肉蒸饺、老鸭粉丝烫、皮蛋瘦肉粥等,还有一个连名称都忘了,:P总之味道都很不错的。而且超级实惠。吃好后便围西湖边散步回宾馆,夜色中的西湖,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远外灯影、人影卓卓,隐隐约约,最让我想起的便是这句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实去西湖边有60以上是一对对的情侣,也许就是冲着那些才子佳人的传说去的吧。 好累,第一天的行程,就到这结束了,回宾馆,泡个热水澡,好好睡一觉。养足精力,明天爬山去罗。 第二天 由于累的缘故,所以第二天起得有点晚了。没法去看日出了! 所住的宾馆恰好在保淑路上宝石山下,所以就从宾馆的后山出发。西湖的山虽然不能跟黄山、华山比险,但还是蛮陡的,小小的石板路,弯弯曲曲地旁绕在山间,两边的林木都很壮大,而且缠绕着很多的青藤,给人一种忽然行走在丛林的感觉,越发感觉凉爽。去参观了保淑塔,虽然重修过,但还是感觉到风风雨雨所在塔身所留下的痕迹。宝石山上有西湖十八景之一的“宝石流霞”。另有“如庐”,“来风亭”等。再走一会儿,但到“抱扑道院”了,道院修的是宏观的,由于要门票,没进看了。其次便是“黄龙吐翠”“初阳台”。“初阳台”是观看日出最好的位置了。可惜我们错过了佳期!从宝石山顶可以纵览整个西湖的秀景。 西湖的山中间,是没有用餐的地方的,我们下山后,在北山路上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买盒饭的。:P价格超贵。二晕二素,也卖价十元。而且味道一般,入乡随俗吧。我想这跟杭洲政府管理西湖有关吧,不敢想像美丽的西湖边如果炊烟四起、空气污秽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 吃好中饭,便坐K7路到灵隐寺,杭洲的公交车都是二元一人。本想走路去的,但从地图上看看间距,才发现是不现实的。灵隐寺是以烧香而出名的,听本地人说这里烧而且很灵的。 参观了灵隐寺,便原路返回。途径“双峰插云”,往里走了一会儿,在“双峰插云”的入门口,有著名作家金庸先生捐赠的书院,书院的名字忘了,:)真不好意思。门口的介绍,说里面藏书6000余册,数目庞大啊。而且书院建得亭台楼阁,曲径通幽,非常的雅致。由于天气是阴天,而且刚爬山累极的缘故,所以就没去“双峰插云”了。在“双峰插云”旁边是杭洲最大的植物园,由于时间安排得紧,所以只好忍痛割爱地跟它插肩而过了。 从赵公堤,到“曲院风荷”,一路的景色都很很不错,曲院里面的景色尤其别致,而且总能挖掘新景点。(曲院跟苏堤是相连的一座桥叫“玉带晴虹”,桥上有凉台。)因此才感概,为什么去过杭洲西湖的人都说西湖之大,不是一、两天就能玩完的。这才终于明白也理解了。西湖的山,是一山连一山,山中有山,亭中有亭,桥中有桥,阁中有阁,港中有港,满山满水中,透露着数不清的诗情画意,古色古香,她既像一位清灵的少女,又像一位含羞的嫁娘,她的风情也只有她自己才能真正懂了,我们只是一个过路人,又能意会出多少呢?!除非抛开烦人的世事,常伴她左右,从清晨到黄昏,到夜色,才能真正融入进去,体会她真正的内涵及那超凡脱俗的美吧。 第三天 第三天的人更多了,西湖边只看得到人了。我们直接从白堤坐西湖的游览车去雷峰塔,览车围西湖转一圈,再回起点,票价是40元一个,我们只到雷峰塔,只有一半的路程,票价是20元/人,坐览车的好处是,不用在人群里被挤来挤去,而且司机兼导游,会给你全程的讲解服务。从白堤到雷峰塔,因为人多,览车花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在雷峰塔下的车,人着实多,我们在塔外随便卡了几张,但闪人了,到“南屏晚钟”门口卡了几张,但原路走回,途中参观了“凝香届”、“夕影亭”,“夕影亭”是看“雷峰夕照”最佳的位置。再去“柳浪闻茑”, “柳浪闻茑”里面的林荫道,一定要细细品味,才能品味出味道来,五月的垂柳有点长,耳边时时响起隐隐约约的古筝声,感觉自己仿佛不是活在21世纪,而是生活在唐宋元明清时代,仿佛自己穿着碎花长衫,扎着碎花头饰,插着兰扇,轻轻地步行在垂柳飘飘的西湖边。 在“柳浪闻茑”旁边参观了“牌坊林”,都是历代为那些有功迹的人建造的吧。围绕着南山路边的西湖,还有“清照亭”、“茶人村”、“钱五祠”、“涌金门”、“问水亭”、“淑影亭”“澄庐”、“风波亭”等。在“集贤亭”的旁边,有人工建造的“音乐喷泉”,每晚都有表演,在“湖畔居”的旁边有个茶舍,每晚都有一个乐队在表演,乐队的表演给古典的西湖增添了一抹现代意味。西湖边的每个小景,都值得好好地在里面观赏,唯一的遗憾的是就是人太多,而且天气不够晴朗,湖面飘着淡淡的烟湖,我们又取消了去杭洲十大名景之中的“三潭印月”,坐船过去45元/人便可以。可以玩好几个景点。 临别时,在西湖边的一家叫“本家菜”的菜馆,点了几个杭洲菜,“西湖醋鱼”、“叫花鸡”、“玉米烙”,感觉“西湖醋鱼”的肉特别嫩,也很爽口,觉得不错,其他的几样就没什么特别的见解,从西湖边乘计程车到杭洲站,车费只需十元多点。 六点零五分发的车,是杭洲站直接到上海梅陇,超快,一个小时多点便到上海了,在火车滑动的刹那,我朝杭洲投了依依不舍的一目…… 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别了,我向往已久的西湖;别了,西湖的山;别了,西湖的水;别了,西湖的亭台楼阁;别了,择日归来,我们还会跟你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