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梅城古镇游记之淡墨浓彩话梅城梅城古镇 |
[游记]梅城古镇游记之淡墨浓彩话梅城梅城古镇 |
2008-02-06 yiqilai.com.cn |
这是一座具有1760余年历史的古镇。 我来到这里时,当地朋友告诉我,说范仲淹、陆游都在梅城做过官,就凭这点古镇何其了得,甚至不无夸张地告诉我,能够到文化积淀厚重的严州古城梅城呆上一天,绝对胜过纸上阅读的历史千年。 这多少让我感到惊奇。过去,我行旅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中国很多著名的古镇都曾实地温习,江南名镇周庄、西塘、乌镇就在记忆中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但是,离杭州仅有100公里的梅城我却从未谋面,不是它不够著名,不是他道路不够艰险,甚至还知道它蕴藏的山水景致和人文历史是昔日造访过的古镇无法企及。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之事。 然而,我终于来了。很多傍晚时,我独自行走在沿江大坝上,古老的半堞梅花城墙依稀可见,不远处新安江、富春江和兰江三江汇合的渔火似繁星点点,与小镇的灯光阑珊形成鲜明的对照。听街坊的老人闲聊,梅城背靠山的乌龙山很有些来历,方腊在睦州(即梅城)起义曾与北宋军队和宋江梁山英雄大战乌龙山和江上,不少梁山好汉就战死于梅城,魂留异乡。夜幕下,我远眺乌龙山,苍茫深处它确似一条静伏的莽莽巨龙,给小镇凭添了几分威严。 古镇梅城,历史上曾是睦州、严州府治的所在地,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伍子胥、朱买臣、严子陵、谢灵运、孟浩然、刘长卿、杜牧、范仲淹、陆游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且杜牧、范仲淹、陆游都在当地为官,净土宗五祖少康大师和禅宗陈尊宿也在此参禅修炼成正果,这都是小镇永远的荣耀。据史书记载,梅城自三国黄武四年置县以来,直至上个世纪的60年代,始终是县、府治的所在地。后因建德专署撤销,县政府迁到白沙,才沦为一个特殊的小镇。不少当地人感叹,梅城依水而兴,是昔日徽商和闽赣商人、官员必经之地,却在陆路交通发展下的今天快速走向衰落,级别降到最低层,不能不说是中国古镇发展史上极为罕见的个例。 小镇悠久的历史、厚实的文化原本就是一本承受不起的大书,每一块墙砖古瓦,每一条小巷里弄,每一座古宅老屋,都有道不尽的故事传说.听古镇的人说,天下梅花两朵半,半堞梅墙在梅城。此梅不指梅花,而是梅花型的城墙,中国只有北京、南京存在,只不过梅城用的是比皇城低一级的半堞而已,因为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是明开国功臣,他的特殊身份造就了昔日梅城半堞梅花型城墙。 梅城是文人之城、文化之城。历史上的著名文人杜牧、范仲淹和陆游都在这里为官。中国文化人的性格造就了文人的忧国忧民。历经千辛万苦到任梅城的杜牧,一到这里便写信给友人称梅城的山水好、易留人,并写下了不少咏颂梅城的诗文。范仲淹在梅城一边做官,一边写诗,据说他有1/4的诗就出自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范公体恤百姓,广做善事,百姓在他离任后立思范亭以示纪念。陆放翁和父亲、弟弟3人都在此为官,口碑也相当不错,至今深得当地百姓拥戴。关于净土宗少康大师和禅宗陈尊宿的故事更是善男信女们久说不厌的佳话。据说净土宗由此传入杭州,再传日本后,至今在海内外影响深远。"睦州诗派" 出自梅城,是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诗歌流派。"严州刻本"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印刷技术,不少孤本都是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古镇至今流传的严子陵、"铁面御史"江公望和"九姓渔民"的故事妇孺皆知。真是古风遗韵今犹在,文化习俗传千古。 梅城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也独佳。其境内,锦峰绣岭,山清水秀;江阔岭深,野旷天低;江清月朗,千峰叠翠,万壑分流;清风徐徐,晚霞迷天……范仲淹咏梅城"云山江水,山高水长",杨万里颂梅城"人到严州不识田,一江两岸万青山",并非溢美之辞,道的确是山水美景的神韵。梅城景点多,耐看,"七里扬帆"多少有诗意;乌龙山、碧溪坞、玉泉寺、七郎庙等都是不可不看的好景点,古镇内的人文景观虽遭破坏,但一座座深宅庭院、徽派民居,以及楼亭、牌坊都值得细品。如果兴致好,你不妨寻上几位老梅城,一阵香气扑鼻的品茗之后,听他们讲《三国演义》、《水浒》、《聊斋志异》、《三言二拍》和《官场现形记》里发生在梅城的故事,定让你饱尝一次意想不到的文化大餐。这是自然风景与人文故事的绝妙交融,也是梅城古镇与众不同的地方。 千古兴替本不遵从人的意志。说它无奈还是规律也好,都不是后人可以改变的。现在已是隆冬季节,古镇苍劲的香樟已被岁月的风霜侵袭得只剩风骨。这凌寒的古树让我看到了梅城人的精神。古镇如此多年来一直在付出,却依然在沉重包袱下奋力前行。这让我仿佛看到了它的美好未来。现在,梅城已成为全国首批国家风景名胜区、千强镇,省首批中心镇、卫生城镇、绿色小城镇、教育强镇和社会治安先进镇。他们自豪地告诉我,梅城镇久难启动的东、西入城口改造工程已经和即将上马,工业园区三期工程已全面招商,全镇现有企业1000余家,规模企业100余家,2005年工农业产值可达45亿元,财政收入1亿元,投资68亿元的蓄能电站将被国家立项,省、市都把梅城定位为新安江、富春江和千岛湖黄金旅游线的中心城镇,梅城的发展将驶上快车道。 风景因人而生动,古镇因人文而耐读。我在梅城呆的时间不长,恰逢大发展时期,也许是5个多月产生的情感,字里行间都对古镇如数家珍。但我还是要说,不论是孤独的我,还是远方的朋友,一个人能在梅城古镇住上一天,你的记忆深处从此便无法忘记这座文化古镇的魅力。 |
转自:http://www.yiqilai.com.cn/bin/view/travel/%E6%B7%A1%E5%A2%A8%E6%B5%93%E5%BD%A9%E8%AF%9D%E6%A2%85%E5%9F%8E45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