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浙江工业大学暑期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日记 |
[游记]浙江工业大学暑期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日记 |
2007-08-03 ccca.org.cn |
2006年8月*日 星期* 两料的八角 早上收拾好行李便在一楼走廊集合,今天我们要离开大洞中学,根据之前分好的各个小组奔赴五个实践基地。我们带着可开发经济项目资料收集的任务踏上前往两料村的征程。根据村干部说,两料有种植质量水平较高的八角,因此我们首先前往两料去瞧瞧。 山里的天气果然多变,真不愧“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时晴”,出发时还是晴空万里,爬山的时候便下起了倾盆大雨,但是豆大的雨点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行的脚步。当我们登上山顶,俯瞰眼下108亩种植八角的田地时,白云就在不远处的山腰间,仿佛触手可及,如临仙境。 这108亩八角地是村支书朱月锐种植的,在全村中属规模最大,其他村民只有10也种植八角,但都是小规模的种植。此外,林业局下属的企业也在南竹防火线上种植八角,既减少与村民的土地纷争,又能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朱书记除种植八角外,中间也会穿插桂花树苗,优势互补。村里现在还有4、5百亩属集体所有的成片原始森林,里面有木质较好的杂木。该原始森林并非水源地,因此只要合理开发就能成为商业林,为村里带来经济效益,目前限制条件就是寻找投资和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今天总算吃到了传说中的“变异”黄瓜,果然有胳膊那么粗,而且清脆甘甜。回来的路上雨下得更大,我们几乎都被淋湿了,山路十分泥泞。今天的天气虽然不好,但是我们收获却不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得到了很多有用的资料。 2006年8月*日 星期* 文化的差异 今天,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离开了敖里,来到了令里。刚下山,见到了令里村的村民。作为外来客的我们礼貌地和当地人打招呼。可是,这里的人似乎对我们的到来并没有太多的热情,只顾自己手头的事情,对我们也只是抬头看了几眼。相比先前敖里村民的热情,我们疑惑了。令里和敖里虽然只一山相隔,但两村村民对我们的热情程度可是有天壤之别。 敖里村是苗族村落,当地的村民不管男女老少,只要一见到我们就会和我们热情的打招呼,就算他们说不来汉语,我们听不懂他们的苗语,但一个微笑,一个点头却包含了他们热情的问候。每到一户人家,都会拿椅子给我们坐,都会打水给我们喝,条件好的家庭还会拿些自家种的黄瓜或者玉米给我们吃。在做完回访调查之后,他们还会和我们闲聊下,聊聊外面的世界。感觉就像是亲戚之间的往来,没有什么拘束,而空余闲暇的时候,一些妇女常会聚集在学校的厨房里一起喝茶聊天,气氛非常融洽和谐,让人有一种大家庭的感觉。 |
转自:http://campus.ccca.org.cn/jjxy/0682215073455430.htm35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