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中小 发表于 2007-11-21 13:57 只看该作者 游记 千年沉淀的精致:杭州灵隐寺游 [前言] 要写写咱们灵隐,其实道理很简单哦。常爱上旅游休闲版,不知道为什么,虽然旅游版的朋友们看天看地看世界,却仿佛很少仔细看看自己的家。一个版面有写外国的月亮中国的峭壁惊天动的猎奇历险的,却从没有看见谁仔仔细细看过春光里的灵隐寺。很遗憾,真的很遗憾,所以遗憾完啦,我想想看,等着别人不如自己来写,于是,自己跑来乱笔涂鸦一番。写得不好不实有谬误的话,大家也看在我是个业余生手,给点面子放个几码尺度了 [灵隐门外] 灵隐去的不是时候,正凑上五一节那几天跑去拜拜了下。哇塞,满山满谷满屋子的人(图1),可怕啊。人头攒动中,我跳啊跳,才看到灵隐的大门(图二)。真是到今天才知道。原来咱们中国有11亿人口果然不是枉言。我有点气馁地转身想要撤退了,结果一转身,看见正对着门的地方有一面大大的墙,上书“咫尺西天”四个大字,一股不甘心的劲儿便上来了,就差几尺了,俺还非进去不可了。 于是,便打定主意,站在门口略作休整,准备投入浩瀚如海的人流大军。不过,就在站在门口狂喘那会儿,居然让我发现了一处漂亮的景致——大门边的小桥下清泉流水,虽然被人声掩盖了它们静静的流淌声音,望过去却是满目的绿,仿佛在人世间的隐者,丝毫不受这俗世的影响。可惜望过去虽是满坑的人,却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居然极少有人发现并欣赏它们清净的美丽(图4、5)。 [灵隐] 灵隐大门左手边上便是一块指示牌(图6),这是每个景点必备的。路是石子的路(图7),映着满目的山和绿,便觉得凉凉的感觉。灵隐的树大都是几十年几百年的老树,环抱的枝枝桠桠像张天的巨伞,挡住了大部分的阳光,夏天太阳最盛的时候,在灵隐的石子路上走,即使不擦上防晒霜不打上洋伞,也必然不会招呼到多少阳光。等下雨的时候便好玩啦。滴滴答答的,听到的是声音,而落下的才是偶尔的雨点(图8)。 灵隐的另一特色便是到处是佛像。走在路边墙边水边,一抬头便是佛像。那些佛,都是雕刻在山壁上的。经过长年的积累堆积,慢慢地成了这样到处是佛的景像(图9)。 过了春淙亭(图10),左手边便是著名的一线天。一线天三个字红红的,望过去,清晰可见,往那字下过去,便是一线天(图11),传说在那里面仰头看天,可以看见天堂,很多游人都喜欢去试试。我们的目的是去看佛,于是便直指目标 挤过拥挤的山门,拾级而上,依次去的是后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藏经阁和华严殿(图11-14)。 五一节的时候,真的是好多的人,人挤人,人拥人,人推人,在一波又一波中的人潮中“挣扎游泳”,一面叩神拜佛求个心安,一面找好角度迅速地拍上几张照片,心里很是埋怨着伙伴们飞快的前进速度,害得我少不得一番手忙脚乱。 要说的,纯粹以观赏的角度去的灵隐,那一定会觉得大有收获。因为灵隐除了寺庙里的佛像威严庄重,栩栩如生,非常有欣赏价值外,寺边的风景也十分可叹。一路上奇石、瘦竹,满眼的绿,满山的秀(图15、16)。尤其华严殿下有“静观众妙”四个字(图17),斑驳锈迹,足见灵隐的历史痕迹。自藏经阁而上,不知何时竖起了一座中日友好像(图18),在这微妙动荡的时刻,它依旧稳稳地立在华严殿前,让人不由感慨。 华严殿是灵隐最高的庙堂,从那往下俯视,各种的植物各样的风景,十分漂亮(图19、20)。 离开前,还去了寺东的罗汉堂,那里有五百罗汉陈列,名字各种奇奇怪怪,无聊的时候,一尊一尊观赏过来,着实惊叹前人的成果。罗汉堂前近出口的方位有个小小的花坛,小小的花坛,小小的灯,我一直幻想着晚上的时候,这方小天地该是如何的风情和宁静,从小到大我都一直非常喜欢这一角落,它仿佛只是静静地在这俗世立着,不争辩什么也不争夺什么,就这样静静地立着,任岁月流过,仿佛一直都没留下过时光的痕迹,这许多年来,一直都是这样的风景(图21)。 出得灵隐寺,不由一阵松气。终于从人潮中解脱出来了。比起入口的喧哗和热闹,出口永远都会安静得多,随手取了一两张景色,便信步出得寺去追同伴们的脚步(图22,23)。 附: 灵隐是西湖第一名胜。它深处于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的灵、竺山间。这里有誉称“东南佛国”的古刹灵隐寺,有自五代至宋元的古窟艺术,也有奇妙幽深的天然洞壑和潺潺作乐的流水溪涧。名山胜水和历史文物荟萃一起,使灵隐更富东南文化的诗情画意。灵隐寺是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席僧人慧理来此,见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于此建寺,取名灵隐。寺内大雄宝殿是一座单层重檐的三叠建筑,高达三十多米,雄伟庄重。殿中的释迦牟尼像,端坐莲台,心心相印,面白发蓝,体态丰盈,慈祥和霭,高二十米,由二十四块香樟木雕成,金光灿烂;侧立二十诸天、护法两班;后趺十二圆觉,似有心丹;背壁的“海岛佛山”雄伟壮观,所塑一百五十多个大小佛像,栩栩如生,姿态各异,展现了佛教“慈航普渡”、“五十三参’的故事。大雄宝殿前为天王殿。中供布袋弥勒,大肚能容,笑口常开;背韦驮英武,扶杵降魔,威镇三洲;两侧四大天王,像高八米,神彩飞扬,风调雨顺。大雄宝殿后为药师殿、藏经阁和华严殿。寺东为铜铸五百罗汉堂,煌煌巨殿,分外瞩目。 灵隐寺周围,古木参天,绿荫掩映下,还有冷泉、壑雷、春淙、翠微等亭阁以及合涧桥,各有千秋。冷泉亭以及冷泉得名;壑雷亭建于宋朝,取苏东坡“跳波赴 飞来峰壑如奔雷"诗意而名,春淙亭建于明代,亦取苏东坡"两涧春淙一灵鹫"诗而命名。亭前的理公塔是慧理的埋骨处。灵隐景区已成为集历史文化、佛教艺术、民俗风情、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佛教胜和旅游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