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堤在唐代原名白沙堤,宋代又叫孤山路。 全长1千米,东起断桥,经锦带桥而止于平湖秋月。白堤横亘湖上,把西湖划分为外湖和里湖,并将孤山和北山连接在一起。明代堤上广植桃柳,景色绚烂,故又称十锦塘。平静坦荡、景色秀美的白堤,堤上内层是婀娜多姿的垂柳,外层是绚丽多彩的碧桃,远望如一条彩色的锦带。逢春日,暖风熏面,景致绝佳。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常到白堤漫游,并曾作《钱塘湖春行》一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在治理杭州时,兴水利,建石涵,疏浚六井,开拓西湖,政绩昭然,有德于民。后人对这位贤明的地方官的充满怀念,称白沙堤为白堤。但白居易所筑的白公堤并非是现在的白堤,而是钱塘门外向东北延伸的一条堤坎,早已废圮,如今仅剩圣塘闸桥亭遗迹。
来到白堤是一个天气极好的日子,天空蓝的透亮,虽然还是不甚习惯杭州的冷,但是还是在暖暖的阳光下,感受到那一片阳光的气息。 在白堤上散步,一个人,心情却意外的极度的好。当看到那平静的湖面上悠悠的小船,开阔的视野尽头那湛蓝湛蓝的天空,人的心胸也就随着扩张着。似乎此时可以容下所有好与不好的东西,只是知道自己已经陶醉在其中了。 在白堤上看到一位老爷爷,他在费力放着风筝。说费力是因为那风筝有两三米长,宽一米左右,(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风筝),要把它放飞起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风筝的主题依然是与这迷人的白堤相关的--一副许仙与白娘子的画像,筝尾还有一个长长的字幅--白蛇传。一会,几个在西湖上散步的年轻人帮着老爷爷把风筝放起来了~~~于是,蓝蓝的天空中有着这么一对神仙眷侣在天上扬扬地飘着了。老爷爷说风筝是他花了好长时间才做好的,风筝是国粹,要发扬光大(嘿嘿,听起来好像有点老套,但是看那老爷爷严肃的神情却也不得不让人思考这个问题)。之所以来白堤放这个风筝更是因为自己的喜欢,也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说着老爷爷嘿嘿的开心的笑了起来,引得旁人都受到了感染~~~说实在,在场的各位都是很佩服老爷爷的(当然包括我在内) 扯得远了,至于景,我想以我的言词水平实在是不足称道,还是看照片吧,也许更有说服力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