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白堤游记

[游记]白堤游记

2007-07-23    sina.com.cn

白堤游记

昨天下了一天雨,今日放晴,是一个多云的天气,最高气温17℃,是一个宜人的出游天气。不到9点,我们就出发了,先爬宝石山,半个小时后取道葛岭下。10点正已到达白堤的最东端“断桥残雪”了。

断桥,是白堤的起点,正当外湖和里西的分水点上。“断桥残雪”之名最早起于唐代,诗人张祜有“断桥荒藓涩”之句,可见这里当时是苔藓斑斑的古老石桥。宋代称宝祐桥,附近有总宜园、凝碧楼、秦楼等亭台楼阁。元代称段家桥,诗人钱惟善有“阿姨近住段家桥”之句。又因孤山来的白堤到此而断.故一名断桥。

旧时的断桥,顶设木栅门,桥面铺有石级,造型简朴。现在的断桥是一座独孔环洞桥,两边有青石栏杆,远远望去,势若长虹。桥堍东北,在绿树嘉荫之下,有朱栏青瓦的“断桥残雪”碑亭。亭旁有一座飞檐翘角的水榭,题名“云水光中”。冬日站在桥上赏雪,远山近水.银袭素裹。当飞雪骤停,红日初照时,桥的阳面冰消融,阳光暖人,阴面仍是铺琼砌玉,洁白品莹。这时,从远处眺望,真是“断桥不断”。这就是“断挢残雪”的意境。

根据我国民间故事《白蛇传》,白娘娘和许仙曾在这里相会。这就更使断桥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白堤,东起断桥,经锦带桥而止于平湖秋月,全长一公里,是一条从少年宫广场通向孤山的游览长堤。

白堤,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风光旖旎著称。当时著名诗人白居易曾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诗句,可见那时这条堤叫白沙堤。后来,人们以为这条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就叫它“白堤”。实际上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公元822年至824年)主持修筑的那条堤,是在旧日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早已荒圮。

白堤横亘湖上,平舒坦荡。堤上两边各有一行杨柳、碧桃。每逢春季,柳丝泛绿,桃树嫣红,花草如茵,远远望去,犹如湖上的一条锦带。漫步堤上,回望群山含翠,环抱西湖,湖水漾碧,游船点点,时有野鸭掠过水面,如入画境。

近年来,堤上还新置了装饰路灯,整砌了堤堪、园路,使白堤风光更为秀丽。

平湖秋月:是“西湖十景”之一。
“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这一楹联,生动地描绘了这里的天然景色。

唐代这里建有望湖亭,明代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拆亭改建为龙王祠。到清代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又拆祠改建为“御书楼”,并在楼前水面建平台,楼侧立碑亭,称为“平湖秋月”。

解放前,“平湖秋月”可供游览的面积只有2亩多。1959年经过扩建,面积扩大近三倍。这里有八角亭、四面厅和“湖天一碧楼”,重檐飞角,屹立在西湖之上。“湖天一碧楼”前新建了一座400多平方米突出湖面的水泥平台。围绕这些平台和楼阁,又布置了假山叠石,补种了四季花木,构成孤山南麓一处诗趣盎然的园林胜景。

“平湖秋月”三面临水,在这里眺望西湖景色,无论晴雨都有奇趣。尤其是皓月当空的秋夜“一色湖光万顷秋”,更充满了诗情画意。

从平湖秋月简单吃了一点后,沿北山路向东走,参观了白苏二公祠、浙江西湖美术馆、浙江博物馆等……总之内容很丰富,眼福是饱了,腿却走得快断了。今天我们从9点到下午2点一直在不停地走,很累,终于还是把文章写完了。

杭州是休闲城市,公园里的品字大概是“品味生活”的意思吧!

白苏二公祠中详细介绍了白居易、苏东坡二公的生平及建造白、苏二堤的功绩

西湖美术馆正在展出贵州少数民族服装

浙江博物馆正在展出“浙江七千年”的悠久历史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166492010008t828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