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游记(五)-苏堤春晓-西祠胡同

[游记]杭州游记(五)-苏堤春晓-西祠胡同

2007-07-28    xici.net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杪。
何处黄鹂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终于走到了苏堤,但印象中的泥土堤坝却被换为了柏油。现代的足迹已经遍踏了杭州,连那种文化也成了众人游玩的场所,沉淀的历史在文明中逐渐变薄,退出了悠长的舞台。想在其中找寻一点古代的痕迹,于是,我漫步在了坚固的柏油上。

的确,这里的风景很美,六桥烟柳笼纱,艳桃灼灼,长堤飞莺声声。的确,能令人心旷神怡。但似乎少了点什么,这里只是纯粹的风月,而东坡的功绩只被印在了一块不起眼的石块上,铸造这一切的伟大,却与渺小并存。游客们慕名而来,但身处其中的时候,却忘记了应该去关注的文化气息。陶醉于秀丽,沉重太过于疲累,游玩者毫无疑问的选择了前者。

东坡筑堤,花工二十万,历经春秋,终于欣慰的将西湖疏通。而人们去早已忘却了,依稀记得只是为了防洪。真的很可笑,疏通与堵塞截然相反,却被无奈的混淆。东坡,真的已被忘却了!?

想象工程的浩大,想象疲惫的兴奋,想象气势的磅礴,苏堤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而承担这种精神的,只能是泥土。柏油固然坚固,但它能否与大地相连接,能否重现历史的场景?我深厌脚下的柏油,深厌那些刻意的装饰。这些只会破坏浓厚人性,破坏本因存在的文化氛围。昔日的深层次的建筑荡然无存,剩下了匆匆的脚步声在喧嚣的人群中滴答作响。

岁月飘然而过,给了苏堤以激情,而激情却失去了引导,偏离了轨道。过多的玩乐消磨了本因感悟的人性,只是在风花雪月中悄悄走过。

六桥依然古朴,它们身上的装饰并不刺眼,坐在桥上,凝视西湖,看到了一面湖水。东坡无疑也曾在这里留下了身影,他的印象也应该倒影在这面湖水上,试着与他融合,但怎么也追寻不到他的脚步。太过于飘渺,也太过于浓厚,在矛盾中升华的他,怎么可能被世俗的我赶上?

顺着苏堤,由南到北,再由北到南,来回的走了不知多少遍。双脚酸累,依然还是要继续寻找。苏堤蜕变为了风景,可风景中却找不到苏堤的遗迹。苏堤,难道真的失去了韵味?

如云在天,茫茫一片,这是西湖。横贯它的苏堤风采胜过古时,无聊的风景并不能折射出光芒,苏堤成了一个摆设,无用的玩偶。春晓依存,苏堤消逝。春晓本依附于苏堤,而现在苏堤依附于春晓,颠倒过来,顺理成章。风景,本来就依靠于人类的兴趣,苏堤的泥土又怎能与幽雅的风景相比拟?于是,苏堤成了风景的附庸。

何为苏堤,何为春晓?注重苏堤的被春晓同化,从而将苏堤掩盖。历史也由此划上了一个句号。苏堤不再,春晓崭露头角,这是新的历史。春晓延续着苏堤,但在这延续中又能得到几分东坡先生的精华?没有了感悟,春晓必将泯灭,只是时代的一个偶然产物而已,真正的苏堤,必将永存!

走过苏堤,也应该去看看白堤。而我,不想再去了。白堤的遭遇也应该与苏堤相似。

转自:http://www.xici.net/School/b8663/d4868730.htm26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