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 13号吃饭的时候突然向往起了青山秀水的感觉,于是和老张在兜兜转转后定下了天目山之行。 由于上海没有直达天目山的车故而交通并不是十分便捷,但既然已定下了方向,那也不会因为中转而放弃天目山的行程。一路过去应该还是挺顺利的,长途汽车到临安后正巧碰上拉客去天目山的面包车,于是我们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了让老张失眠的目的地。 到景区门口时是下午1点半,感觉时间有点尴尬,下午要不要上山呢?但在环顾四周后我果断地决定马上乘游览车上山游玩,因为首先无法确定明天是否下雨,那我们要抓紧今天的晴好天气,其次明早上山会使我们第二天又是很尴尬的时间达到杭州,玩得不尽兴不说,回来的火车票也很难有保障。于是我们在两点到达山顶大树王景区门口,开始了真正的“游山玩水”。 或许还没有从黔东南的青山绿水中回过神来,总觉得天目山的景色有些萎靡不振。由于选择的是车上步下,所以我们一路景点游览,一路朝着下山的方向走去,一开始还有一个旅行团和我们凑热闹,但走着走着就只有我们两个人了,而且在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里,除了在五里亭看到两个等生意的轿夫外,我们就再也没遇上别人了…… 天目山被誉为大树王国,主要的树种就是柳杉,可我们居然走啊走的错过了大树王景点,也懒得退回,不过后来在五里亭看到了“二大王”,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出了山门我们庆幸还好没有选择步上车下的游山行程,否则我们踏青就真的要变成耐力训练了。而且此行总结出三点可供有意去天目山游玩的人作参考:1、如果不是喜欢享受爬山乐趣的人就改去它山吧,天目山的景色一般,听说不及旁边的大明山;2、最好不要选择步上车下,除非你对自己的脚力很有信心;3、千万不要在雨天上山,因为山上大部分的路都不是很规整的石阶,尤其是千年古道那段,整块被用来铺山路的石头上有着很明显的青苔,而我们去之前赌着天目山的天气不要下雨,下山后真是暗自侥幸。 出了山门我们就为住哪儿开始谋划,我是很向往禅源寺上客堂的,想象中是旧旧的庙里,简单的几间房间,但实际是一幢条件还不错的多层招待所,紧邻着禅源寺,后面还接着一个素斋馆,感觉有些吵闹。相较之下,还是竹祥山庄更中我意,虽然地方有些偏,但环境十分精致、清幽,可为了找吃晚饭的一口天饭店,我们在景区大门口的路上遇到了一趟车来天目山游玩的两对老夫妇,真是热情得很,在门口看不到要找的饭店,于是介绍我们去他们买了房间的浮玉山庄,还特地把主管找来开了已经关门的大食堂,就上了一个腌笃鲜,两碗白饭,虽然肉只有薄薄几片,但笋真的很多很嫩也很鲜,那个胖胖的主管还和我们天南地北地聊旅游的经历,应该说是一顿愉快的晚餐。 第二天为了赶6:10去於潜的车,老张四点半就起床了,而我拖到了5点10分,但始终觉得时间应是绰绰有余的。出浮玉山庄时天几乎还是黑的,我带的手电筒在山里其实也照不了多少亮光。久居城市的人或许已无法回想起这种很纯粹的黑夜,四周隐约可见的山棱,映出天空一种深幽的蓝。 我们在夜色中渐渐迎来了清晨,景区门口两名中年保安也在我们的注目下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烧水、洗漱、准备早饭、打扫卫生,虽无语言交流,但有条不紊。我暗暗对老张说:“他们活像一对日子过得死气沉沉的两口子。”引得老张花枝乱颤。 去於潜的车直到7点10分才来,司机车虽开得不快,但人倒是热心,快到站时看见去杭州的大巴便叫我们赶快下车,自己则对着大巴司机叫嚷着等等。等到杭州的时候已是中午,从汽车西站到火车站,冲进售票大厅居然被告知所有当天去上海的车都已售完,只剩下两班还有站票,但时间又十分的“搓气”,于是我们又转投长途汽车的怀抱。等车的事搞定后,我们就出发去了向往已久的外婆家。虽说外婆家的菜没有预想的那么美味,但还是很不错的一家店,服务也还可以,我们点了芥末三丝、麻婆豆腐、铁板蛏子、鱼香茄子、东坡肉还有宋嫂鱼羹,一碗白饭,一共花费53元,还送了四片橙子作为餐后水果,老张觉得有些该带甜味的菜不甜,我想这或许是杭帮菜的特点吧。 记得上一次和老张来杭州就去了灵隐和虎跑,老张居然说她其实还没有去看过断桥和苏堤、白堤,于是吃饱喝足后我们便taxi直达白娘子与许官人相会的断桥,断桥其实并不断,我想如果哪天真要断了,那肯定是被如潮的游人给踏断的,看着密密麻麻的人头,我们决定还是船游西湖,讨价还价后以20元/人的价格成交,我再次深切的感受到上次的被斩!船夫是个很搞笑的人,记得某君博客中写到西湖是个人工湖,于是张口便问船夫真假与否,船夫说:“传说当年黄母娘娘做寿落下珍珠一颗于此,便有了西湖……”我们笑笑,后来岔开了话题,在湖上漂了一段时间后我又想到了刚才的问题,于是又问:“这西湖到底是不是人工湖?”船夫又答:“传说当年黄母娘娘……”一滴汗!真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生活在天堂里的人已忘却了斗转星移,只记得那上天入地的传说了。 白堤回来似乎对此前想出游的渴望已得到满足,于是乎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归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