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01抓拍到的图画,读走读双溪(转)

[游记]01抓拍到的图画,读走读双溪(转)

2008-07-01    sina.com.cn

抓拍到的图画读《走读双溪》

小小思绪

“……你见过中国最大的笔架吗?你知道中国第一墙吗?农家小孩三五成群,脱得精光,跃入水中,那小河被小把戏撩得痒痒的,无处躲藏;戏刚刚收场,荡来一叶叶夜风的小舟,把满屋的情绪从兴奋和疲惫的意境里,划向一个个温暖的家;品字形的三条大街,瞬间被赶集的人压得透不过气来,双溪便盈满了欢乐的倒影……。”这些,你见过吗?我是压根没有见过的!《走》的这些文字,分明让我看见了一幅幅活灵活现地图画,一幅幅抓拍到的图画。 

“抓拍”是人物摄影中最受喜爱的一种拍摄方式,特点是在动作自由地发展不干扰、限制被摄者的情况下,拍摄出瞬间的画面,这种拍摄方法可以使被拍摄对象的情绪自然地变化,动作自由地发展,因此拍摄出的作品真实、自然、亲切。抓拍用在这里,关键是觉得作者取得了景中之景,没有浪费笔墨。而那些景物,相对于一个地域,相对于这个地域的历史,则可谓是广义的瞬间,又是那样自然有灵性,所以便是历史长河中的抓拍,使那些文字,有着不可磨灭的光泽。 
常说文章的好题目有着画龙点睛之妙。《走》的题目虽谈不上画龙点睛,却是自有妙处。“走读”这两个字把游记文字带活了。多见写景叙事感悟之文章,以《XX游记》灌顶,在我看来,则成了有限制地说明。专门去观光,然后写了文字给人看,极尽心思,透顶感悟,却恰恰限制了读者的思维,说严重一点,有误导的嫌疑。走读却不一样,走到那,看到那;看到那,说到那。不必处心积虑地想词儿,都是从心里流出来的话。扑面而来的都是最为极致的景,“走读”让那些景活跃了起来,有了生命的感觉,犹如听广播里的歌是活的,磁带里的歌是死的一样。这景是读来的,不是被动地接受,不是探询的结果。又如品茶,慢慢体现着性格,清醒、理智地看待世界,不卑不亢,执着持久,便得了真经。 
自以为《走》是一篇很有人情味的文章,且不管它是如何措词,如何布局,我只先被那些情景迷住了,山是双溪的山,水是双溪的水,人是双溪的人,风味是双溪的风味,历史是双溪的历史……,自信而自得,没有一点含糊。本来,写游记性文章的评论,犹如给一个极熟的朋友写纪念册,因为感想太多,反而无从写起。游记中所到之处,因为没有去过,自没有发言权,却难为起来,不知道从何谈起。好在摆在我面前的是画,就着看画的心思,所以就大胆地指手划脚了。 
作者是写故乡的山水人文,自是得心应手的。如扎在那里的一个树,天生在那里,根深蒂固,越往上长,眼界越高,看得更远,说得更透彻。因为它饱吸了故乡的营养,有着故乡的体味,所以说起故乡的事犹如拉家常,理直气壮而娓娓道来,不打一点折扣。根根系系、枝枝蔓蔓,都是说得清,道得明的。虽没有演讲那样精彩气势,却比演讲更贴心帖肺。不似那买了票的游客,一窝蜂进去,拍了照,容不得思考,转身赶路,等照片冲洗出来,连地点也叫不上。
《走》的文字是被生活的空气浸润了的,往往是在有意无意中的,先前并没有个存心。写了看到的,想到的,无所谓应当不应当,天然一体的自然。若是旁人,走马观花,固然无用,即使去住两三个月,放眼搜集地方色彩,也没有用的,因为那字眼是再生的,不如原汁原味可口可心。
说《走》是一本画册,一点也不为过,而且是没有题字的画,关键是取材意境的自然。好多的画,上面题了字,也只能拿它当作字看,有时候的确写得好,也是对画本身有意无意的均衡。即使使用极优美的成句,一经移植到画上,对于画的本身并没有什么好的影响,相反,却给看画说画的人造成一种执法犯法的感觉,不敢轻易思考说话,怕丢了素质的底。
《走》没有这种强制,一切都是自然的。……端茶小媳脸颊的红晕,妇人洗衣服的棒槌声,牛市的讨价还价,防洪大堤上几公里的诗书画长卷,颤颤巍巍还想着怎样为民造福的老人……。都是作者展现给我们的一幅幅画,而且,作者并没有就这些画面说好说坏,一切尽在感觉中,留给读者按照自己的角度去感受、去思考。譬如看见了一个微笑着的女人的名画,有人告诉你,画师画这张画的时候,曾经费尽心机搜罗了全世界罕异可爱的东西放在这女人前,引她现出画中这样的笑容。我却不以为然,使人有这样的笑,很难吗?可也说不定很容易。这女人蓦然想到了恋人的任何一个小动作,使他显得异常稚气,可爱又可怜,她突然充满了宽容,无限制地生长到自身之外去,荫庇了他的过去与将来,眼睛里就有了这样的微笑。也或许是一个年轻的太太,想起了她的小孩今天早晨说的那句话——真是什么都懂得呢——到八月里才满四岁——就这样笑了起来,但面对画师,却又矜持着。对于这名画,这样去理解,又何尝有不妥之处呢?《走》的聪明之处就在这里,有办法让你对那些画一副接着一幅往下看,流连忘返。 
走读是有声音的。想起黄磊的歌《边走边唱》——爱情边走边唱,唱不完一段地久天长……。双溪边走边看,又何尝会有历史的尽头呢?走在双溪的小路上、山涧旁、林荫道……,听到的是清清爽爽的民间小调,沁心沁肺的舒服。豪华大厅里的钢琴声是高雅的、有气势的,端着红酒的男人女人们却想着各自的心事;电影院里的外国交响乐,是要由高级的音乐修养来诠释的,即使完全不懂,也要默默地抵抗着,因为有一个理念在左右着——我是上等人。这民间小调却是由着性子的,犹如在外面支撑了一天,回家里脱掉鞋袜拌脚丫,降到底的放松,落在平处的舒服。李春波的《小芳》——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有什么深意?却是满大街地流行,还不是沾了琅琅上口民间小调的光。 
聆听着双溪的曾经和未来,似乎看见长衫抚须的老学究,展开了双溪历史的画卷,手到之处,都是你渴求要知道的,于是,在娓娓声里,你走进了双溪。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e37a2701009vk8.html17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