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指数:★★★★ 二、石桅岩印象――隐修地,题:清幽静谧 石桅岩景区地处偏远,加之路又难开,游客十分稀少,也正因如此,它才得以保留清幽静谧的特色。 石桅岩的美需要细细品味,需要你把视线离开脚下崎岖的山路,用眼睛去搜索内敛的秀美,用鼻翼去呼吸湿润的空气。否则,除了爬山涉水的疲惫,你将一无所有。 一路行来,两边是高大挺拔的峡谷,中间是不疾不缓的溪流,我们好像3个好奇的小生物,在溪流边的小径上心存敬意地悄然行走。山高,水清,林静,路险,秀美就不用说了,尤其是水,碧绿碧绿的,绿得一瞬间让人忘了自己。 最后一段路是坐船的,山谷很安静,只有水声,高高的山谷和茂密的树木遮住了午后的阳光,所有的人、所有的景都暗淡着,绿得更绿,幽得更幽。没人说话,生怕成为大家的罪人。 [拦车趣事] 上岸后,我们需要做一个选择:折路返回,还是继续前行走小三峡景区。我们选择了后者,然后就有了下面的故事。 小三峡的风景和前路相似,没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而等我们走出了小三峡,却发现我们竟然在通往石桅岩的盘山公路上。糟糕的是,从这里没有专门班车返回石桅岩,更糟糕的是,没有班车,我们只能原路返回,需要1个多小时。对于已经经过2个小时艰苦跋涉的我们来说,这样的事实几乎是个“毁灭性”的打击。我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同行的唯一一位男士(此人姓谢,我们戏称为谢导,因为他以前来过,可以看成半个导游)建议原路返回,我们很诧异他还有如此体力,但心里是十万个不愿意,因为不仅脚肿胀得厉害,而且脚底的痛楚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起泡了。 终于决定体验一回公路拦车,心里很没底,一是怕没车经过,二是……,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看起来形象太差了。 看到一辆M6,拼命的招手,竟然停了,我们心里很是高兴,又不敢表现得太过火,万一把别人吓走了怎么办!说明原因,车主很爽快,我顺利地上了车。(我们事先商量过,如果车坐不下,就送我先回去,把我的OO开回来接他们,结果拦的这辆车后排已经坐了一位女士,我们一看再坐三个人挺挤的,就不好意思提出带我们3个人了,决定让我先回去。) 和车主一搭腔,竟然他也是台州人,温岭的,真是无巧不成书,同行的还有一男一女,他们其他地方都没去,专程到石桅岩来玩,说这里安静。我心里暗想,这个地方看来我们还是来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