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楠溪江游记之楠溪江第一天

[游记]楠溪江游记之楠溪江第一天

2008-05-22    live.com

5月17日

-

5月5日楠溪江游玩路线:大若岩景区(十二峰,九漈石门台)--埭头古村--芙蓉古村--丽水古街。

早上,天公不作美,下着蒙蒙细雨。我们从房东那里借了几把雨伞,就搭上包好的面包车上路了。随行的还有野驴乐乐和他的挂--一个很娇气的MM。今天要去的是楠溪江的大若岩景区,第一站:十二峰。

从岩头镇到大若岩,车行大概40分钟。司机先在陶公洞停了下来,看着车外淅淅沥沥的雨,我们有点不情愿地出去瞧了瞧。陶公洞好像是个寺庙,对面有一滩清水,如此而已,寺庙要收钱,还省得我们进去了。司机说前面就是通往十二峰的大路,他就不上去了,在这里等我们回来。于是,三把小花伞,三个冲锋衣就这样冒雨出发了。

走了没多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样的景色:一条石阪路弯弯曲曲通向远方,边上流淌着细细的溪水,两旁被篱笆隔开的是农民种的菜园,蔬菜被雨水洗礼过,显得格外的油绿。再远一点就是一座座的山峰了,不是高大巍峨的那种,而是隽永秀丽的那种,错落有致,层层叠叠,在氤氲雾气的笼罩下,显出几分神秘,几分缥缈,像是只能远观,而永远到不了的地方。由于天比较阴沉,再加上细雨朦胧,整个景色就像是一幅水墨山水画,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清晰的轮廓,但却意味深长。

就这样边走边看,我们到了第一个景点--横虹瀑,名字取得比较大气,实际不过是一股小清泉注入小潭,为了和它合影,我们抛开手中的雨具,没少淋雨。别人在帮hang san拍写真的时候,我突然来了灵感,给他拍了一张洗头图,只见长长的瀑布直接浇在他的头上,加上他头发本来就已经湿嗒嗒的,更像那么回事。

经过一段山里人家后,开始了我们的十二峰之旅,看十二峰得爬山,当然不是去爬十二峰,那些是爬不得的,就连极限运动者也不准,铭文规定严禁攀登的。人家就像十二根柱子一样杵在那的,笔笔直,看你怎么爬上去。所以是爬他们边上平一点的山,从这山望那山。不过路上很滑,还要撑个雨伞,爬起来很不方便,前面有些游客已经打退堂鼓原路返回了。我们还是坚持了下去,不过爬到后来,也开始觉得那些人的决定还更明智一点,但到这份上我们已是骑虎难下,只得硬着头皮继续上了。这种天气下,大家好像都无心去欣赏四周的风景,好一点的景色用相机抓下来就是,虽然基本上都是灰蒙蒙的一片。十二峰看了就看了,棋盘山过了就过了,好像都和自己不搭界的。爬到一定高度后,我放好相机,收好雨伞,开始低头专注在这个山路上,因为这个时候,我的恐高症又找到机会发挥了,我尽量不往边上看,身体往里靠,有小树枝之类的绝对不放过。如果有人跟我说话,坚决回应“走路不说话!说话不走路!"。这段险路都是hang san走在前面带路的,要我走在前面的话,慢就不用说了,我那亦步亦趋的架势会把其他人都弄得很紧张。Li-san和JJ说今天总算看到Hang san很man的一面了,到公司一定会好好叫给他平反。我看过他的blog, 我也汗颜,文笔咋这么好呐?

经历痛苦的一段路程,我们到了棋盘亭,没想到已经有人先到了这里,一家门,带了个6,7岁的小男孩,小男孩笑嘻嘻的,生龙活虎。他爸爸说他儿子还是第一个爬上来的呢,羞煞我也。他老爸说下一站是天门洞,问我们还继续爬下去吗,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们隐约看到了在N远处的一个山顶上,有一个亭子,边上还有一块突起的大石头什么的,那就是天门洞了。在雾气袅绕下,像是天边神仙居住的地方,很虚幻,很有诗意。把眼光收回,看了一下要过去的山路,俄地神啊!这个危险系数怎么也比刚才上来那段路翻个倍吧。我们还在犹豫是往前走还是干脆原路返回的时候,一家门已经往天门洞进发了,我们说好他们到时告诉我们前面的路是否危险。没过多久,从下面山谷飘来他们的大声回音,说是“路好走,好走,好走。。。”声音很远,感觉他们已经在超过一半的路中了,而且小男孩也在大喊“好走好走”。我们立刻抖擞精神出发了。

开始的路对我来说还是比较险峻的,不过有围栏就好多了,后面的路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远那么难走。山中的雾气越来越浓重,蓦然抬头,那个神仙住的地方早已被掩盖得无影无踪,来路上曾看到的一座座山峰也早已不见了踪影。一路无话的走到了天门洞,因为在老远就已目睹芳容,所以并未多作停留,就直接穿过门洞中下山去。走了一会,JJ突然想起来点什么,“那个亭子怎么没看到呢?”“拜托,老早就走过了好哇!”看来这种地方呆久了,某些人的脑子也跟着云里雾里的了。

从天门洞下来,就是旅游服务中心(农家乐),司机和乐乐他们已经等在这里了。我们在这里解决午餐,是农家菜,司机推荐了本地的特色菜,炒苦菜和炒粉干。前者是一种野菜,吃起来确实有点苦,但有人说好吃,后者像粉丝,炒得比较清香爽口。边上的两桌是上海来的旅游团,听司机说,最后老板结帐时才发现给这两桌多上了菜,差不多有两百多块。也不知道这个老板怎么当的,就这么几桌还会上错菜,还有那帮人,自己没点的菜,就不作声响的都给白吃了。。。。。。

下午,是去今天的第二站:九漈石门台(漈,读ji,四声)。在买票的地方,又遇到了一家门,他爸爸先认出我的,看到小男孩我才反应过来是他们,小孩朝我一个劲的笑,我忍不住捏了一把他的脸。“天门台你们上去了吧”,“是啊是啊”,唏嘘了几句。进入景区,不远处就可以看到第一个瀑布,下面是一个湖,湖的边上有一个比较大的凉亭,湖里可以划皮筏艇,亭子里面可以品茶,这两项都是免费的。乐乐的挂居然有兴致在雨天泛舟,乐乐只得作陪划船,反正都是冲锋衣,不用撑伞的,我们就算了。在旁人看来乐乐为了满足这个挂,真够辛苦的,两个人的包要他一个人背,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亲力亲为,不过他脸上的表情好像是写满幸福。。。?不懂。

其他八个瀑布都藏在山里,这意味着要看就得爬山,Li-san和Hang-san坚决放弃,在凉亭里面休息。正在犹豫当头,一家门又匆匆从我们身边走过,爸爸对儿子说“看,这个叔叔又停下来了哦。”明显已经把我当成反面教材来教育小孩了。我其实也不想爬山的,搞不懂为什么这些景色总要放在山里面,但想想门票好歹也二三十,连主角都没看到好像有点浪费,于是还是和JJ一起往高处走去,用几乎小跑的速度,花一个小时搞了个来回,瀑布没给我太多感觉,二漈是一个水坝,八九漈连在一起,中间有一个象鼻岩石,像一个门,大概就是石门台名字的来由。

从石门台出来,雨过天晴,司机把我们载到第三站--埭头古村落(埭,读dai,四声)。非常美丽而洁净的一个村落,建筑物都是从古代保留下来的,尽管饱经沧桑,却不显陈旧。据说当初村落的设计者,把文房四宝融入到村落的布局中,很有讲究。我们没有刻意在村中寻找笔墨纸砚的痕迹,映入眼帘的每一个景物都像一幅以绿色为基调的水彩画,除了用心欣赏,我们也努力用镜头捕捉其中的意境:河边狭长的楼阁,宛如驻留在水中的画舫;在河岸洗衣服的阿婆,有节奏地用木棒拍打着衣物,看到我们的镜头,露出友好的微笑;一眼就可以望出去的小巷,地上是光滑的青石,嫩绿的小草从石缝中钻出,两侧古老的石墙上有着各种不同的雕刻图案;郁郁葱葱的竹林,恰到好处地和周围的古建筑融为一体,映衬出幽雅古朴的风格;枝繁叶茂的千年古樟,就算六个人也难把其枝干环抱,树下卵石铺路,还有石桌石凳,若是在这里对弈,想必已和仙人无异了;村里人家镂空的窗框,尽管有些残损,仍很精美;房檐上的雕龙画凤栩栩如生,仿佛要展翅飞向天际,又或是仰天长啸;年代久远的戏台,打扫得很干净,台下整齐地排放着几张长凳,可以想见当年村民聚集在这里看社戏的热闹场面,不知今日这里唱的又是哪出戏。。。。。。我们用自己不同的视角把这些一一诠释到了相机里。可能因为村落还没有被过多的游客染指,所以一路上都很干净,空气清新,民风也很朴实。遇到一个在自家院子里低头专心做发夹的老婆婆,看女孩子对夹子感兴趣,就要送她们一把,可她自己辛苦做一斤的夹子不过才换几块钱。一句话,埭头古村实在是太灵了。今天旅游线路的精华就在这里了,走出村子时,大家都还意犹未尽。

接下来我们就乘车返回了,乐乐他们要赶晚上温州回上海的火车,中途和我们分手告别。回岩头的途中经过芙蓉古村,这是我们今天的第四个旅游点。进去看一下,大失所望,这里已经被人为污染得一塌糊涂,和埭头是绝对不能比的。垃圾随处可见,污水横流,搞得我心里很疙瘩,完全没有兴致研究它到底古在哪里,就想快点出去。Hang san也有同样的想法,但他却是用封建迷信来解释的,号称这里阴气很重,浑身不舒服。基本上,我有印象的就是它博物馆里面的古代熨斗和古代烫捂子,没怎么逛我们就出来了。

转自:http://jfyan.spaces.live.com/Blog/cns%2154AC8A6DCAE34040%21294.entry36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