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浙南泰顺

[游记]浙南泰顺

2008-05-22    sina.com.cn

最乡土的“来电”地——泰顺

浙南闽北的当地人都说,浙江的景宁、泰顺和福建省的寿宁县是明景泰帝为庆祝自己的寿辰而设立的,
连同洪武年间所设的庆元县,取其第一个字,合起来恰为“景泰寿庆”。当地人的话,未必可信,但不难看出当地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地窄山稠、溪流纵横
的泰顺地区,却由于交通不便,人们始终过着闭塞贫穷、举步维艰的生活。从另一方面说,泰顺也成了仁人志士避乱隐居的世外桃源,由此孕育了当地纯朴的山水情
怀。

一路搭拖拉机、摩托车、班车,在乡民指点下逐一造访廊桥、古村,寻访夹缬古法染布的老人和作坊,做客农家,被那深藏在崇山峻岭间浓重的民俗和文
化所深深感染。那些廊桥古村,建筑艺术令人倾倒。早春时节,油菜花桃李花掩映的山乡里,民风极其质朴热诚。不过村落廊桥间距离较远,有的需要步行始达,寻
访得挺辛苦。与泰顺相交的闽西北、浙江丽水一带都有美丽宁静的廊桥古村。

小桥、流水、人家……这里不再是天涯落魄的游子,而是快乐轻松的脚步,不管是情笃的爱侣,还是新识的游伴,寻访此地,保证让你回味无穷。

泰顺是地地道道的山区,群山一峰接着一峰,将直线距离很近的两个地方阻隔
在山的两边。很多山头上有层层梯田,像非洲女人头上密密麻麻的小辫,层层叠叠一直“梳”下山脚。大多数梯田还是水田,有山中小溪顺着山上一级一级的灌溉沟
渠缓缓流淌下来。在冬天温暖的阳光照射下,梯田中残存的稻茬发出枯黄的光,将整个群山笼罩在那抹黄色之中。山上偶尔能听到炸药的巨响,据说是建在山坡上的
采石场。“炸药一响,黄金万两。”正是这些采石场给泰顺培育了一批批直奔小康的人家。
画中古桥,惊现浙南山中
大多数来泰顺的游客都是奔着山里那些廊桥而来。一部《廊桥遗梦》的电影,几乎让天下所有的廊桥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片中的廊桥造型其实很简单,比起中国桥乡泰顺的那些廊桥来,不知要羞愧成什么样子了。

顺是浙江省南部一个山区县,东北是文成县,西北是景宁县,南面与福建省为邻,境内山高路远,群峰叠翠,光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79座,因此自古就有“九山
半水半分田”的说法。历史上,许多名人贤士为避祸乱,陆续迁居到泰顺这个群峦起伏、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众多文化在这个浙南的山区小县中神奇地融合在
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区田园文化。泰顺的廊桥则是洞察泰顺文化的一个窗口。
在清人张择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曾经在突出的位置上画了一座拱式木桥,也就是历史上享有盛誉的“虹桥”。随着宋朝国力逐渐衰退,直至灭亡,虹桥也神秘地从中国造桥史上蒸发了,无数人为了一睹它的芳颜而苦苦寻觅,魂牵梦绕……

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科学家才在浙闽一带的山区发现了大量木拱廊桥——也就是传说中的虹桥,这一发现是当时轰动桥梁界的一件大事。这些虹桥大都有屋
檐,是为路人遮风挡雨、避暑纳凉用的,有些已经静静地躺在高山深涧之间数百年,仍然卓而不凡、气势磅礴。当地百姓形象地称它们为“蜈蚣桥”。

座座廊桥,各领风骚
为了能够领略泰顺廊桥的风采,不得不在浙南的山中来回奔波。有时明明看着地图上两个地方的直线距离很近,可是一坐上汽车,就是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而这样的往来奔波,可以让那些初来乍到的外乡人,深刻理解泰顺先祖们当年建造廊桥的真正用意。

顺至今仍保存着200多座木拱廊桥、木平廊桥和石拱廊桥,是“中国的桥梁之乡”。在历史上,泰顺村落分散,交通偏僻。人们出外行走十几里都难以见到人烟。
按照泰顺先祖们的“交通规划”,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大路边上,要建上一座供人歇脚的风雨亭。而那些横在水面上的桥上则建造屋檐,不但可以保护木材建造的桥梁
免受日照雨淋的侵袭,而且可以起到让行人遮风挡雨的作用。有的廊桥下还有供人暂居的房间。
在这些廊桥之中比较著名的是泗溪镇的姊妹桥,三魁镇的薛家桥、永庆桥、刘宅桥,洲岭的毓文桥、三条桥,筱村镇的文远桥等。

溪姊妹桥在泰顺县的泗溪镇,其中一座名叫溪东桥,是一座叠梁式木拱廊桥,位于泗溪镇的溪东村。该桥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道光七年(1827
年)重修。桥长41.7米,宽4.86米,净跨25.7米。桥的另一侧是一抹远山,近处是两座较高的山峰,一为狮子峰,一为将军峰。据当地人讲,此桥及周
围环境正处于“将军逗狮”的风水模式。在远山的衬托下,桥身更显得秀美、轻灵。桥拱上建有廊屋15间,当中几间高起为楼阁。屋檐翼角飞挑,屋脊青龙绕虚,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db52c01000cbs.html28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