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UP37原创摄影网|UP37原创摄影网论坛浙江泰顺自驾游游记-UP37. |
[游记]UP37原创摄影网|UP37原创摄影网论坛浙江泰顺自驾游游记-UP37. |
2008-03-13 cdqss.com |
10月3日 罗阳 -(52省道转仙禾念方向乡间公路)- 仙 继续早起,在罗阳大街上找了个粥铺买了碗粥(1.5元),有很多酱菜可以选哦! 7点半,我们准时离开宿地,往我们计划中的第一座廊桥 - 登云桥和文祥塔出发。根据那张地图,我们需要回到52省道,然后往南移动应该就会看见桥。在县城兜了5分钟后,小顾放弃了GPS,让我们小思成了头车。虽然老公很自信的跟着往分水关方向的箭头行车,但最终还是证明失败,既没有很快回到52省道也没有上到58省道。最后不得已,大家按昨天进来的路线狼狈得原路回到52省道。原本以为可以很容易得在省道边上看见登云桥,但往南奔了3km还是没有看见桥的影子,我们有点没底了。调转车头,问了路人,却答不清楚。再次翻开《行走泰顺》,确认那里的位置描述应该离县城很近,我们继续往回走。终于在一个路口看见了右侧地文祥塔,问一个大爷该怎么进去。顺着那条小道,我们终于隔岸看见了文祥塔,但是登云桥却还是不知道在那里。这样兜来兜去已经耗了我们近一个小时,并且在一个很差的路上重重的磕了一下小思和307的底盘。使得大家都有点火气,觉得这些地方到底能不能找到,接下来的路还长着呢。 为了转转运,我们决定放弃登云桥,直接往仙禾念乡的仙居桥出发。52省道上由明显的路牌指示仙禾念乡的方向,但是我还是向路人确认后才敢继续前进。路上看见了昨天在华夏宾馆门口碰到的一个年轻人,应该是看完了桥往52省道方向走。九点钟左右我们终于看见了来泰顺后的第一座廊桥 – 仙居桥。全桥的木质结构让人不禁赞叹古人的智慧,可惜桥下的水流很小,很多河床裸露在外,据说在下游仙居水库建造之前,这里可是一汪碧潭。找到了第一个景点让我稍微松了口气,把小思开过去拼命拍照。稍微翘了翘尾巴,看完桥回52省道的时候,我这个领航员又出错了。把大家领上一条盘山路,开了1km后对老公说,好像我们刚才进来的时候是水泥路而不是柏油路,刚才的路口应该选择往下走才对。调头往回走,在路上又看见还在往外走的那个年轻人,就招呼他上车搭他一段。 我们的下一站是飞云湖,本来还没有想好该从哪里着手。这个温州青年要到百丈镇搭船回珊溪,于是我们也就确定了飞云湖的玩法。从52省道拐到司筱线(司前到筱村)一路赶到百丈镇,这个时候开始发现那张地图慢慢好用起来了。10点半在百丈镇人民政府院内停车,向一男子询问可以怎么游飞云湖,没想到他立马说可以为我们包一艘快艇,320元,没有还价的余地。飞云湖因建造珊溪水库淹了一些山头而形成,和千岛湖的成因类似。出发前从网上看到的一些作业中飞云湖极美(当然也有PS的成分在内),所以实际看到时多少有点差距。但还是得承认,湖景色很宜人。大约1个小时又10分钟我们到达珊溪大坝后返回到百丈镇。由于昨天在司前镇的遭遇,看到很多圆台面却被告知是自家办事请客吃饭,我们已经准备直接赶往筱村去解决中饭。还好镇政府对面的一家小店经确认有饭提供,他们家的新鲜水库鲤鱼加上一种当地香料野菜很美味阿!饭桌上还遇到另一队上海人,向我们推荐了泗溪镇的春泉旅馆,说很干净也很实惠;也提到了从泗溪到莲头的路在修,轿车的通过性较差。 1点钟,我们准时从百丈镇继续沿着司筱线往筱村方向挺进。在桃花岛附近的公路桥上拍照时,对面来了辆江苏牌的吉普车,司机告诉我们前方5km处有车祸都堵上了,建议我们回头绕路。我们不禁暗叹倒霉,好不容易顺了点又有事情了。还是猫咪我机灵,突然记起那辆吉普是从桥头的另一条分岔路而来,那是从百丈镇到仙禾念乡的一条乡村公路。大家士气大增,继续前进。这段路还算好走,山路的弯不算太急,1点半左右我们到达筱村镇中心(十字路口右前方即是筱村汽车站),左拐后沿路开出1.5km左右在左手稻田边有一块文兴桥的指示牌,我们第一次走过时没看见,到了前面再次问路又调头回来的。松了一口气,靠边停车,这停车也是有学问的,我们这种菜鸟还真没有注意到,请参考下文的“山区自驾游的几点tips”。沿着田边石路徒步5分钟即可见到西高东低的文兴桥了。文兴桥上设有神龛,香烟缭绕,据说祭祀山民敬畏的大帝爷、朝内爷和土地爷。 从文兴桥出来,原路回到镇中心,沿来时的方向继续往徐岙古村、文重桥走。过了筱村,就变成了莲筱线,从筱村经泗溪到莲头地景区公路。虽然地图上很明确得标示着先到徐岙古村再到文重桥,我们还是不可遏制地错过了徐岙古村直接到了文重桥附近。车停公路边上,从左手边民居的弄堂内穿行到田间,文重桥就优雅地站立在那儿。桥边的稻田一片金黄,已经收割脱粒的稻子被扎成一个个柴垛晒在地里,呵呵,这一切在我小时候上海郊区可是随处可见的阿。在泰顺廊桥中,我和老公最喜欢的就是文重桥了,很小巧,很优雅,而且比较有特色。北面的桥是封闭的,三大块板壁上面刻有文重桥的历史、修缮记录等等。南面和其他廊桥的设计相似。 回到公路上,想想还是不甘心错过徐岙古村,从新打听,原来离文重桥1km的桥头凉亭旁的小路就是古村的路口。刚才那里停着的一辆江苏牌车子也是去看古村的,之后,当我们觉得差不多到了某个景点时,观察有无外地牌车辆是个挺好的方法。古村里面还有原住民在耕作,大院门口的拴马石还依然威武,有些土墙已经倒塌,但墙头的狗尾巴早似乎见证了一切。
|
转自:http://pic.cdqss.com/bbs/showtopic.aspx?forumid=101&topicid=18459&go=next40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