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玉苍山游记 |
[游记]玉苍山游记 |
2007-07-16 live.com |
玉苍山游记 我们从城市的喧嚣中走来,慢慢的走近她的身旁——玉苍山。我们无不惊诧于她的美丽和神奇:怪石、山顶湖群与茂林、云海、古寺、幽洞交相辉映,组合成独特、迥异的的湖光山色,在曼妙的云雾中,显得格外妖娆,让人流连忘返。 我们沿着山路盘旋而上,山路十八弯,弯弯都是360度的转角,透过车窗往回望,心里还有那么一丝的后怕,但是,这种感觉稍纵即逝。随着海拔的增高,山上的雾气越来越大,唯一的感觉就是车子掉进了云里,看不见前后左右,只能小心翼翼前进,而我们呢,则是在云端漫步,享受这种梦境般的美景。有位同事还幽默的说,我们倒做了一回仙人了。是的,从山下看到的片片流云,就是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我们是在云端,在天上。一路上的欢歌笑语,让我的思绪从天上,回到了车里,定睛一看隐隐约约发现前方山腰,一座方方正正的建筑,在烟雾缭绕中透着一丝丝的诡异,稍不留神,建筑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原来,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玉华山庄。 一下车,我们就贪婪得呼吸着新鲜空气,享受这天然的饕餮盛宴,然后,带着愉悦的心情踏进山庄。放下行李,背上相机,就开始了我们的“漫游仙境记”。我去一些地方旅游,从来记不住景点的内容,不过,这次玉苍山的几个景点却在我脑海中深深印刻。粗略的看了一下地图,发现各个景点连接起来呈环型,于是我们就选择了右边的那条路,因为那里有一个古刹——法云寺。法云寺位于玉苍山海拔770米处。始建于宋代咸淳年间(1265-1274)。开山祖师三段法师于此创立佛教玉苍派,是为全国重要佛教学派之一。法云寺几经兴废,1983年重修,现还留存着许多文物。想到这里,我们都加快了脚步想一睹它的风采。 经过了玉云桥,看到了一个大大的牌坊,上书“法云寺”。走进寺里,七个小宝塔样建筑整齐排列展现眼前,颇有古韵。一个老和尚在门口念经,门槛前面还有一只大黑狗,懒懒散散,一点也不惧陌生人。走进大殿,三对石柱基础系宋代遗物,上雕人物、花卉,云纹,颇为精致。寺内遗留有大小铜钟各一,大铜钟重1300多斤,是明末清初铸造。寺中一块3.6米高、形似寿桃的石笋拔地而起,刻有“皇朝寿山”四字,相传是明朝正德皇帝游江南时留下的笔迹。由于最里面的佛殿正在施工,我就没有再进去,只是在门前遐想,这古寺曾经的繁华。 我们没有逗留很久,就出来了。寺外,有一座宝塔,看似年代久远,正想拿相机拍照的时候,一位同事说,“拍古塔是有讲究的,不能拍正面,不然会被塔的气势压住。”,我看他刹有其事的说法,也就远远的拍了一张。我是一个胆小的人,在潜意识里还存在对鬼神的恐惧,所以也不敢造次。 一路走来,偶尔几声清脆的鸟叫,还有潺潺的流水声,不禁让人想起谁 “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的诗句,真的非常贴切。看到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奇怪的石头,这里无处不石,无石不美,各具神态,妙趣天成,难怪有人赞誉“桂林山水甲天下、玉苍石海甲神州”。奇石荟萃,这一片石海,堪称大自然写就的一部“石头记”。有一个景点叫做“巨蛇吞蛙”,是一块狭长蜿蜒的石块,形状像一条巨大的蟒蛇,它的前面刚好有一块巨大的石块,那就是“蛙”,在云里雾里,那蛇真的就好像从草丛里蜿蜒而来,遇到“巨蛙”这样的美食,摆出马上要把“蛙”一口吞掉的阵势,栩栩如生。我不禁擦擦眼睛,定定神。还有重达数百吨的“摇动岩”,支点巧妙,可用人力摇动,就座落悬崖边上,我们都担心它会不会掉下来。我们都惊叹于大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了。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摩天栈道,这“栈道”虽然全部是用石阶和栏杆铺就而上,但是,摩天岭陡峭险峻的山崖、呈之字型的阶梯走势,还有从下往上望的压迫感,都让人望而生畏。我们稍作休息,就开始登摩天栈道了。有个同事,居然说两腿只发抖,我爬过比这更惊险的“黄山鲫鱼背”,那阵势我是双手双脚着地才爬上去,两腿真的直发抖,回想起来心里还有点慌。这个摩天栈道,虽然没有“鲫鱼背”惊险,但是单凭那建筑就知道是费了不少的功夫的。它是赢在了建筑上。当到了山顶,眺望远方,一片白茫茫,只见一阵一阵的白雾飘过,在我们头发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露珠,正当我们感慨山顶的雾气的浓重时,太阳露了脸,一会功夫雾气稍稍消退,视野开始开阔,玉苍山黑色的石海、白色的云海和绿色的林海尽收眼底。正当我想拿相机拍下这美景的时候,太阳又躲进了浓雾里,雾气又开始肆虐,把一切美景都隐藏得无影无踪了。 一看,时间不早了,在山顶上彻底享受了云雾洗礼之后,我们开始打道回府。到了“仙人碇步”,由于没有地图,我们都不知道往哪里走。有人说,这个地方仙人都碇步了,我们凡人怎么走的下去呢?而此时,天色渐晚,雾气更重了,几乎看不清前方的道路,我们都有点着急,必须要在天黑之前下山,不然会被困在这里。幸好,在咨询了总台之后,我们就从仙人碇步这里走,经过了北天门,这是一个由巨岩支撑而成,形如石拱门,惟妙惟肖,盛夏之中,洞内泉水叮咚,清风徐来,俨然是一个绝妙的避暑之地。此外还有东天门、南天门、西天门等各类石洞。当然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到达制高的山峰,就顺着旁边的一条山路下山了。赶路的关系,一位同事不小心扭伤了脚,颇为遗憾。不过,终于还是在天黑之前回到了山庄,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玉苍山,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而我们,却把她留在了心里。 |
转自:http://zhuzhu324.spaces.live.com/blog/cns!BF2C83371DB50641!195.entry2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