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静月华流(觉海寺游记) |
[游记]天静月华流(觉海寺游记) |
2008-06-27 sina.com.cn |
位于新市镇北街,迎圣桥(亦称寺前桥)北,坐北朝南的觉海寺,千余年来吸引着众多的游人香客。当你从一条小马路左拐约十多步路时,就有一座古老的五拱桥横跨在你的面前。那日,我站在桥上看觉海寺,真犹如南怀瑾所写的禅诗:“偶傍清溪闲处立,一声啼鸟落花深。”——真似有“禅是一枝花”之古韵。 说起觉海寺的历史,可谓渊源悠长,它的原名是“大唐兴善寺”。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由新市人钟思染购得南朝齐国大夫朱安期墓地,报请湖州刺史薛戎于朱墓建寺,不久寺毁,又有彝昌鼎力重建。至唐代时由唐燕公书匾额,悬挂山门,其书直径三尺,书体壮益。北宋时,由镇人太史章靖刻碑藏寺内之墨妙亭。当时兴善寺寺基非常广阔,东至菩萨桥,西邻永灵庙。但不幸于唐武宗时再毁,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又重建。到了宋朝的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此庙宇才改名为“觉海寺”。当时的大雄宝殿为三开间,殿宇宏壮,后屡建屡毁,到清代中叶毁后再未重建。1995年觉海寺集资百万,于翌年底重建了大雄宝殿,此殿为仿唐式钢骨水泥结构,辅以部分木构件,结构精巧,造型独特,气势宏壮。殿须用黄色陶瓦覆面,两条飞龙昂首苍穹,四角飞檐铃声袅袅。殿门上方悬赵朴初行书“大雄宝殿”匾额,秀丽遒劲,气势非凡。 大雄宝殿前有“七宝池”,据说此池天下雨不会满,天旱亦不涸,传说通市河。池底植宝藕,有绿色莲叶长成一片,池中开五色莲花。池水中自然野生二种小鱼,一种黄色,一种金色,那日我们还看到好几只乌龟爬在上面,别有一番情趣。七宝池上建“接凡桥”,二边左右石栏板,饰石狮只只雌雄成双配对,也甚可爱。古说,“觉海寺里跑仙桥,免脱阴司奈何桥”,据说人们都要来跑一跑这仙桥。 觉海寺进门有“天王殿”,为重檐歇山顶,现供奉威武的彩塑四大天王及韦驮如来木雕像。据说元朝时,觉海寺有一方丈由南亚入印度游历取经,由印度佛界送四株楠木,重建金刚殿时,四株楠木做成四根殿柱,甚为壮观。 觉海寺有钟鼓二楼,钟楼建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当时,由新市学者沈鉴作《觉海寺铸钟引》,颇有警世深意。钟楼曾在康熙年间重修过,后又毁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至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镇人姬璜、史元善等幕金重建,其楼飞檐翻翘势益崇宏,可惜毁于太平天国时。近又在2000年重建钟楼,楼高八米,顶覆黄色琉璃瓦,四角飞檐铃声袅袅,楼顶置1500公斤铜钟一只,甚为精美,钟顶铸昂首龙头一个,楼门题格联曰:“钟声鼓声声声如在,山色水色色色皆空。”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a81cc3010097cb.html5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