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游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2007-07-16 thmz.com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到绍兴,打小就知道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自然不能不去。就像北京和上海的民居分别叫作四合院和石库门一样,绍兴城乡民居的主要建筑唤作“台门”,所谓的“百草园”实际就是鲁迅故居——周氏新台门后面的一处菜园。平日里种些瓜菜,秋后则用来晒稻谷。从实地来看,景致相当平常,然而在鲁迅先生笔下却是那样的情趣盎然,生机勃勃: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因为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名文,如今这个百草园恐怕早已是中国最负盛名的菜园之一了。世上很多景观其实都是这样,看来尽管平常无奇,但是因为名人的活动而获得了独有的灵魂,进而也就具备了别样的审美价值。沿小径绕着园内的菜地转了两圈,边走边找寻先生文中提到的诸如石井栏,皂荚树等事物,一一印证,自有一番乐趣。据资料介绍,现在所存的百草园其实只是鲁迅童年时代百草园的一小部分而已,因为周家家业败落,这个园子在1919年的时候被卖给了邻居朱姓人家,后来朱姓人家又对园子的结构布局作了重大改动,园子的一大部分被挪作它用,因此包括鲁迅文中提到的“泥墙根”等景物现在已不复可见。新砌的园子西墙上,镌刻上了鲁迅那篇文章的手迹稿,倒是挺有纪念意义的。鲁迅的字看来很漂亮,典型的文人字。 从鲁迅故居出门向东,走上不到三百米,过了一座小石桥,就是寿家台门,也就是著名的“三味书屋”的所在地了。三味书屋是寿镜吾老先生开的私塾,在鲁迅少年时的绍兴城内颇负盛名,鲁迅12岁到17岁时在这儿就读过。书屋属于寿家的边屋,坐东朝南,面积大约三十几平方米的样子,基本上如鲁迅文中描写的那样:屋正中上方悬挂“三味书屋”匾额,下面是一副《松鹿图》,没有孔子牌位,学生只向匾和鹿行礼。真不知那位寿老先生是怎么想的了。两边柱子上有“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的抱对。中间陈列的方木桌和高背椅,是寿镜吾先生的讲台,两排椅子专供来客歇坐,学生书桌放在两边墙脚根。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是一张自备的两抽屉硬木书桌,右上角确实刻着一个一寸见方的“早”字,据说是鲁迅当年因为有一次上学迟到,受到寿老先生严厉批评后才刻下此字用以自勉的,过后谁也没有发现,直到1958年鲁迅夫人许广平参加三味书屋时才被指认出来。 三味书屋景区很会做文章,每天定时安排一位老先生身着长衫头戴瓜皮帽,打扮成寿镜吾老先生模样,然后邀请众游客扮成学生,再现当年私塾上课的情形。那天我们去时,正好赶上表演了,看得饶有趣味。 阅读全文 | 回复(4) | 引用通告 | 编辑 |
转自:http://beiyan.blog.thmz.com/user1/34/archives/2006/2516.shtml28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