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三味书屋”(1)—一个父亲的日记 |
[游记]我的“三味书屋”(1)—一个父亲的日记 |
2007-07-16 lifenanjing.com.cn |
女儿上了小学,我也不由得回忆起我上小学的经历。人近不惑之年,往事会不经意间在脑海里浮现。太早的事情,不是模糊了,就是淡忘了,然而我的小学却是我终身难忘。 我的家乡,是一个著名古城;我的小学,也是一幢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岭南会馆。这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一是学习条件太差,二是如果真是古建筑的话,应该加以重点保护了。可惜正如我前面所介绍的,千年古城里这样的古建筑太多,以至于只好暂且“古为今用”地辟为小学了。 我的小学一至三年级,就在这幢建筑的一个四合院中度过。四、五年级,分别在这个四合院之后的两排平房度过。到了六年级,进入学校的最高建筑——一幢红砖二层楼房。学校还有一座独立庙宇式的建筑,就成了老师们的办公室,印象中里面挤满了老师,堆满了书本和简单的自制教具。这就是学校的所有建筑。另外,教师办公室前的空地以及四合院中的天井,就是学生的全部户外活动空间。唯一的体育运动设施是三个水泥乒乓球台。这恐怕也是我至今仍然喜爱打乒乓球的原因吧。 学校当时是两轨制,即每个年级两个班,每个班人数也不多,全是就近入学的学生。记得一至三年级的教室中间还有两根粗壮的大柱子,每次轮到座位调到那里时,我就有点莫名的兴奋,可以掏出小刀趁老师不注意在上面刻划。现在想起来,也算是破坏古建筑吧。老师办公室前面砌了个司令台,两旁各种有一棵法国梧桐,年复一年结果竟将水泥台子撑裂了,老师于是形象地向我们解释了种子的力量。呵呵,这也算是实例教育吧! 学校当时没有接上自来水,所有用水都是穿过一个小小的后门到另一户深宅大院的私家水井里打来的,于是每逢大扫除,我们都要轮流去打井水;全校只有一架风琴,上音乐课我们就得几个人象蚂蚁搬家一样抬琴;学校没有电铃,每次上下课都有一位老师傅拉动绳子打响铃铛;学校没有更多的设施,抢不到乒乓球台,无尽的奔跑追赶就是乐趣。后来,我们在平房和二层楼的夹缝中“打墙撑”一直爬上二楼,带弹弓打法国梧桐树上的鸟,贴着墙踩着砖缝象壁虎一样比赛爬行速度……所有的游戏都简单、刺激而带有危险,而老师并不太过制止。放在现在,呵呵,肯定是行不通了! 设施不齐,不代表我们没有欢乐;条件简陋,不代表我们没有回忆。相反,恶劣的环境给了我们更多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上次带女儿到江西骛源旅游,看到徽派建筑,那些门头、斗拱、立柱,曾经何其熟悉?看见手工制作的旧玩具,陀螺、弹弓、爬竿小人,竟是何等亲切!我仿佛重新回到了我的小学校园,回到小学生活,兴冲冲地讲给身边的女儿听,可惜她却永远无法体会其中的乐趣了! |
转自:http://zhouyang.blog.lifenanjing.com.cn/archives/2006/23018.html28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