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游记 |
[游记]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游记 |
2008-06-10 163.com |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平凡普通的农家后院,确是扎着小辩子的中国孩子们的童年,童年的色彩是长在地里的,绿油油的;是挂在围墙上的,白灰灰的;是透过树叶缝隙间的,金灿灿的;亲临先生笔下的百草园,很容易想起蹲在地下专心“研究”的稚童,或死盯着蚂蚁之类什么的。其实,童年都是一样的,拿着小风车奔跑,趴在菜地里抓蟋蟀,扶着井栏丢石头,充满留恋和怀念。百草园是小孩子们的童年,是我们童年的记忆。 其实我们是从鲁迅祖居到三味书屋再到百草园的,只是印象最深的是百草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罢了,三味书屋里鲁迅的桌子看到了,可没看清楚桌上写的“早”字,去了三味书屋感觉最多的也是中国教育,因为没有经历才好奇和喜欢,所以,我茫然的喜欢古代的私塾教育。 我是喜欢古典传统的人,琴棋书画,古筝,琵琶,古诗词,繁体字等等,可能很多人一提起古代教育就是古板的八股文,四书五经,想起鲁讯笔下的《孔已己》。可想想现在,读书的人为了什么?一个字:钱!二个字:钱钱!让更多无能的人拥有学位,让更多有钱有权的人拥有地位,最重要的是,让没有真材实料的人做学问!教授抄袭学生的论文已经司空见惯。要是在古代,有哪位老师那样的话,恐怕现在早就记入史册了吧!
|
转自:http://coovin.blog.163.com/blog/static/5792490620071120517152703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