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绍兴 吴晓明 绍兴是个有故事情节的小城,人在绍兴,就会很“文化”一把。连戴着小毡帽,在东湖上用脚踩桨的乌篷船主,也会底气十足地用绍兴大板腔调,将从大禹到秦始皇的真真假假故事抑扬顿挫地讲述一番。 绍兴是鲁迅先生故乡,鲁迅自然更成了小城的名片。鲁迅长鲁迅短的,仅以“咸亨”命名的酒肆宾馆,就有几处。咸亨酒店是1981年鲁迅百年诞辰时开张的。内中摆设布局一如《孔乙己》中的情状:“太白遗风”的青龙匾、曲尺型柜台,板桌条凳之类。柜台里专卖状元红、加饭、善酿、香雪等绍兴老酒。酒店整日是挤进挤出的游客,大多是奔茴香豆和下酒菜而来。提坛太酒哼一曲莲花落,与堂前的孔乙己塑像合影,有“暖风熏得游人醉”境界。 《知堂回想录》中很撇陋的街巷,现在已成气派蔚然的鲁迅街。从都长坊口的鲁迅故居向东,有陈列厅、鲁迅祖居等,马路对面隔着一条小河,是著名的三味书屋。河中的乌篷船和沿河摊贩的毡帽,成了地方文化的点缀。三味书屋小而局促,鲁迅笔下一些生动的故事,即是在如此小的天地中演绎。而且,当年私塾中顽皮后生的“三味”,与后人考证的读经、读史、读诸子百家的兴味无关。仅仅是些“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找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乐趣。还有就是到隔壁人家的私塾中惩罚矮癞胡――一位对学生过于苛责的先生,以及结伴到欺负了小学生的武秀才门口寻衅。 喜欢书法的朋友,到了此地便要到兰亭去参拜书圣王羲之,在鹅池前留连,在曲水流觞处徘徊,临走前买块贼重贼重刻有《兰亭序》真迹的铜牌回家,算是不虚此行。喜欢徐渭徐文长的,便直奔青藤书屋,也以“青藤门下走狗”自居,在郁郁葱葱在青藤下感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一条落落寡合的小街和畅堂18号,是鉴湖女侠秋瑾的故居。白墙黑瓦下的江南小院落内,有一眼水井和一颗柚子树,默默无语地伫立着的树上,结着三四颗柚子。历史风云演卷过后,一切都恢复了宁静。 比较起来,洋河弄口的沈园要热闹得多。沈园至今依然出名,与陆游唐琬的离异后在此游园时重逢有关。完美的婚姻少有千年绝唱流传,惟有伤感的别离才具有悲剧的美感。而且,没有陆游的才情写下“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没有名句“莫!莫!莫!”“错!错!错!”这段伤感的故事也早已湮没。文字的生命力之久远,文人的情事远较常人易于流传,由此可见一斑。 从陆游遵从母命与爱妻离异的形迹推断,后来的“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豪气,有点银样蜡枪头的自许。倒是离异夫妻十年后在沈园邂逅,唐琬设酒肴殷勤款待的情意很使人感动。放在今天,夫妻反目后,非要将对方之于死地而后快的人事,实在屡见不鲜。 作者:riyuet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