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游攻略:春游绍兴(四)八字桥、老教堂戒珠寺 |
[游记]旅游攻略:春游绍兴(四)八字桥、老教堂戒珠寺 |
2008-07-01 aixiuxiu.com |
春游绍兴(四)--八字桥、老教堂。戒珠寺 来到绍兴不能不看桥,绍兴的石桥,有的做工精细,用料简洁,轻柔得如同驭波欲飞的仙子;有的形单影只,仅一长石横卧水面,便就驮起了人生的重负;有的巧夺天工,结构奇特,在济世渡人的同时,不定期成了越地重要的人文景观。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八字桥,因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所以早就成了游人探胜访古的名桥。从来到绍兴,我就一直惦记着看这个桥,问及出租车司机,都说那不过是个小桥,似乎认为不值得特地去看。待我到了那里,才似乎真正找到了古风依依的绍兴。 我们是坐公交车去的,下车以后,打听着前行,待转到一个小河边,就看到了一个不大的桥,近前看时,才发现“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这就是八字桥了。它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南宋宝祐四年(1256)重建,距今7、8百年了 。这是个古石桥,结构造型很是奇妙,由于它处在三街三河的交错点上,横跨在一条由会稽山麓自南而北逶迤流来的河流上。由于这里还有两条东西向支流汇入,所以从桥心除向东西伸展,还有一侧伸展到南面,形成八字形状。桥面上除了人走的台阶,还有车道。主桥两侧,宽阔平坦的石级一直延伸到八字桥直街。石桥下,有两洞,容南北主河和西侧无名小河穿过,还可通行乌篷小船。我国著名桥梁专家陈从周先生曾说,八字桥是我国最早的“立交桥”。的确,八字桥陆连三街,水通三河,南承鉴湖之水,北达杭甬古运河,为古代越城的主要水道之一。桥下石壁转角处被纤绳磨出的痕迹,至今历历在目,可见当年舟楫之盛。 小河深入街衢,属于一河两街的形式。人家面水而居,舍舟登岸,人就进了家门。站在桥上,可见水边的住家门口停泊的乌篷船,天虽不热,却已经有人坐在门口纳凉了。那种闲适、安详,真让我们羡慕不已。从桥的西侧下来,是一个小空场,桥头建了一个八角亭,许多老人在这里谈古论今。还有一个买炸萝卜糕的小贩,他并不招揽客人,只是慢慢地,一块一块的炸他的糕,空气中飘散的油香,突然让我感到饥肠辘辘,买来刚出锅的萝卜丝糕,坐在街边的石栏上,吃得真是津津有味。这里处处透着自然、质朴和幽静。如果有时间,真想一整天坐在那儿,享受平淡、闲散的生活。 从八字桥往西,看到了一个粉刷一新的古老的教堂,早就听说天主教是明万历年(1586年)传入绍兴的,清同治三年(1864),法国籍神甫刘安多购置土地,于同治十年设堂。奉若瑟为本堂神,故名“若瑟”,人称“若瑟老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天主教浙江代牧主赵保禄委托谢培德及法国籍传教士马福良,以所得部分庚子赔款,在绍兴府城扩建八字桥天主教堂及完善附属学校校舍。可容700余人做弥撒。我们去时,大门紧闭。我们于是在门口张望,有个年轻的神职人员过来,我们说到因远道而来,很想参观一下这个历史悠久的教堂,他们于是打开大门,让我们进去。从外边看时教堂刷成粉红色,待进入里边,才见内壁和廊柱都为乳白色,明洁高达宽广。内置若瑟祭台,左右两壁镶14帧耶稣基督画像。这里的布局并没有中国教的压抑和沉重,而是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感觉。而且允许照相,这在欧洲旅游的时候就了解了。无论多么古老的教堂都是可以拍照的。这里的神父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小伙子,如果不是别人介绍,我们绝对不会把他当成神职人员,和其他的年轻人无论从穿着和神态上都没有区别,他很平和的向我们介绍教堂,不知道他是如何信奉的天主教,也不知道他在这里如何耐受宗教的戒律和寂寞。如此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心,在耶稣的感召下,躲开了尘世的纷争,不知道应该怎样评价呢。我只是感到心里有点不太舒服。
|
转自:http://www.aixiuxiu.com/html/lvyouxiu/20070603/19471.html21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