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杂谈“八字桥” |
[游记]杂谈“八字桥” |
2008-05-22 sina.com.cn |
一、据崇祯《泰州志》载:“嘉定桥,旧名日中桥,俗名八字桥,又曰小市桥。”在明代以前,这一带是州城的贸易中心,“日中为市”,故以日中桥为名。至于小市桥,也是这个意思。嘉定七年(1214年)此桥修葺后重新取名为嘉定桥,这是年号地名。汉唐两代年号地名并不多,而在宋代以年号命名地名达到了高潮。江南周庄以双桥――世德桥和永安桥闻名于世,这两座桥排成“八”字形。江苏泰州著名的那构成“八”字形的两座桥,俗称八字桥。它们位于州城内玉带河和中市河的交叉处。泰州的八字桥始建于南宋,比周庄的要早630多年。河水纵横,碧波荡漾,两桥相邻,桥下舟楫穿梭而过。夏荃在《退庵笔记》中说:“梁昭明太子与邵陵王纶以子长宅为观。”五带河和中市河相交成“十”字形,这两座桥也就构成了“八”字形。八字桥是两座桥的总称,万历《泰州志》上讲得很明白:“嘉定桥与乐真桥共谓之八字桥。”泰州人称嘉定桥为大八字桥,乐真桥称作小八字桥。小八字桥“身个儿”小些。岁月流逝,沧海桑田。五带河和东西市河早已消失。八字桥也经历了由拱改平直至废桥成路,没留下一点可以寻觅的痕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对姐妹桥却仍“活”在人们的心里,它被继续作为地名来使用,并以它为参照派生出八字桥东街、八字桥南小街这两个地名。(此段摘抄自《南京地名故事》,本人略为整理)。 二、据《嘉泰会稽志》记载,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南宋宝祐四年(1256)重建,“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桥以石材构建,结构造型奇妙,八字桥陆连三路,水通南北,南承鉴湖之水,北达杭州古运河,为古代越城的主要水道之一。这个八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城区八字桥直街东端,处广宁桥、东双桥之间。这里位处三街三河四路的交叉点,桥呈东西向,为石壁石柱墩式石粱桥,三向四面落坡,共中二落坡下再设二桥洞,解决了复杂的交通问题。桥面条石并列,长4.85米,桥高5米,净跨4.5米;桥面宽3.2米,桥东西长27米;桥东的南北向落坡各为12.4米、17.4米,桥西的南向落坡为l4米,西南落坡17米。桥上置栏,望柱头雕覆莲。桥合石壁式,高4米,东西两面各立石柱9根,主孔下西面第五根墩柱上刻有“时宝——丙辰仲冬吉日建”。西端南面的踏跺下建一小孔,跨越小河。桥下石壁转角处被纤绳磨出的痕迹,至今历历在目,可见当年舟楫之盛。八字桥附近一带,古民宅保存较为完整,政府巳作出保护规划。八字桥作为我国最早的“立交桥”,越来越被海内外游客所青睐和赞叹。 (此段摘抄自《浙江绍兴八字桥概况》,本人略为整理)。 三、位于浙江省嘉善县陶庄镇西北,有一座名刹圆觉寺。出了寺院,在前面的柳溪上还有流庆桥一座,不可不去。流庆桥亦称永庆桥、八字桥,始建年代已无法考证。宋嘉定年间由陶大猷发起重建,为单孔石拱桥。资料上记载为长15.5米,宽2.25米,高4.2米。南北各有石阶13级,桥南堍第十三级两侧又加3级。 桥上两侧有石栏板,高42厘米。桥中两侧刻有“流庆桥”三字,今“流庆”两字已毁。桥身有乾隆六十年(1795年)重修字样。流庆桥俗称八字桥,桥侧各有石螭首一对。桥身镌刻“翠柳拂长溪平分八字,苍龙临下界绕护三青”桥联,把人们对建桥的良好祝愿表述得入木三分。(此段摘抄自嘉兴日报《古今互融圆觉寺》,本人略为整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0585301000bgn.html27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