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心中的圣地-兰亭 |
[游记]心中的圣地-兰亭 |
2007-07-21 |
绍兴是一座独具魅力的江南文化古城,被称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流传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就霸业的传奇故事,还保留着一大批文人墨客活动的见证;越中名士辈出、古文人遗址亦不胜数,书圣王羲之、南宋英杰之一陆游、一代宗师蔡元培、鉴湖女侠秋瑾、大文豪鲁迅先生、受千万人仰戴的周恩来总理等等,有诗为证: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心中的圣地—兰亭 决定去绍兴的时候,就对自己说:回来定要写写兰亭,不为别的,只因那是每一个书法爱好者心中的圣地。 一般来说,游过之地,即便初见时惊羡无数,也很少会有重游的冲动。心里多少有些明了,再次前去,当初的那一份心情,定然已物是人非,不复憧憬。 可尽管如此,对烟雨长廊的西塘,烟柳画舫的西湖,风物长存的绍兴却依然是常在心头,挥之不去。 兰亭,尤能给我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享受。“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精致的竹林,幽深的小道,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和慰藉,难怪朋友说,三年前去过绍兴,印象最深刻的是兰亭,小径幽兰,茂林修竹,曲水流觞,去的时候小雨蒙蒙,引人产生抛却尘世,归隐与此的念头。 出行这日,却是天气放好,红的挑花、金黄的油菜花,一路在人的眼前跳跃,心情也不自觉得跟着明耀起来。生活的琐碎、工作的压力,常搅得人心志烦顿,适时出行,能把人的心绪理一理,把心头的皱褶熨一熨。 兰亭在绍兴西南十四公里处的兰渚山下,景区占地三万多平方米。《越绝书》记载,兰亭最早为越王勾践种兰之地。因地处交通要道,古代设为行人旅途歇宿之所的驿亭,故取名“兰亭”。初时兰亭默默无闻,它得以名扬天下,皆于书圣王羲之。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与名士谢安等41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飘流至谁的面前停下,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三觞,是为“曲水流觞”。一觞一咏,饮酒赋诗,不亦乐乎。诗赋得差不多了,酒也喝得有点醉了。王羲之乘微醺的酒兴,铺纸挥笔,为众贤所赋诗词作序,一气呵成《兰亭序》,后被南朝梁武帝称之为“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更被唐太宗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为中国的书法文化书写了熠熠生辉的一页,兰亭也因此成为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和江南著名园林。 兰亭布局以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流觞亭、小兰亭、玉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四周水边山上都种着竹子,入眼满是苍翠的绿、浓郁的绿,尽显书法圣地的幽、雅、静! 王右军祠是兰亭的又一胜迹。同行有不知何解的,然习书者定当明了,王羲之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故人称王右军。祠内正中悬挂王羲之画像,两边的楹联是“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可以说是对这位大书法家一生的总结。祠前清泉流动,祠内环以回廊。正中有一长方形墨池,“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相传王羲之临池学书,非常刻苦,常在池中洗笔,日久池水变黑,用功之深可见一斑。池中有后人所建墨华亭。游览时正好有一书法家在亭内挥毫作书,落笔成金,一派气定神闲,飘然若仙,好不羡慕。我想,书者的最高境界无非如此。 两侧回廊则是历代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举行书艺交流的场所。墙上镶有褚遂良、虞世南、冯承素等唐宋以来历代书法名家所临摹的《兰亭集序》之刻本。 在古兰亭的茂林修竹中,还建有“兰亭书法博物馆”。相较鲁迅纪念馆,太过现代与辉煌,我更喜欢兰亭书法博物馆,古朴而不失幽静,简洁而不失雅致,其建筑风格与色彩,与兰亭古建筑融为一体,古色古香,感觉那一股浓重的墨汁呼之即出,简直一副人间仙境。乾隆游兰亭时也不禁留下:“向慕山阳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风华自昔成佳地,觞咏于今纪盛名。竹重春烟偏澹荡,花迟禊日尚毅荣。临池留得龙跳法,聚讼千秋不易评。” 兰亭,太多的历史典故,太多的书法墨迹,太多的雅士风流。令人笔写不尽图描不成,更令人依依流连,不忍离去。 一路行来,鲁迅故里,见证陆游与唐婉哀怨离愁的沈园,兰亭,每次都让我们感受了绍兴浓重的文化氛围。次日我们游览了柯岩,鉴湖,鲁镇。水绕岩走、岩以奇胜,柯岩真个是移步换景,美不胜收;鉴湖泛舟,一片青山依旧在,浩淼鉴湖去无踪;而当我们的鞋子踏在鲁镇的街上,发出清空的声音,我愿化作青石板、屋檐瓦,常晒鲁镇的太阳,常听鲁镇的社戏,从此,平日里人世纷争,荣辱得失,烟消云散。 友人说:每次回来,人如永丰之柳,静默不语,心却似柳絮,尽日飞花。匆匆两日行程,走马观花似的将绍兴游览了一遍。好一个稽山境水形胜地,侠骨英风名士乡,绍兴!抚古追昔时,期盼再游日。 注:本文多处引用,并“临摹”月出皎兮的行文手法(并偷了很多字词句过来),特此说明! |
原始链接:http://www.lamo.cn/a/a.asp?B=224&ID=353359&rd=130007 |
转自:27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