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兰亭-原创游记

[游记]兰亭-原创游记

2007-07-21    xzhwj.com

兰 亭

到了绍兴不能不去兰亭。
知道兰亭是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开始,那时尚小,不知何为“兰亭”,后来读了中学,才知道“兰亭”地处兰渚山下,是越王勾践种兰之处,到了汉代置驿亭,故名为“兰亭”。历史走到了今天,昔日的兰花早已被吴戈越剑所溅出的鲜血淹没的不知所踪,驿马的萧萧嘶鸣也已渐行渐远,杳不可寻,唯有那个美丽的故事和生动的文字还在流传。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文人雅士聚于兰亭。畅谈欢饮,酒至半酣,无不陶醉忘我,当场赋诗,计三十七首,汇编成《兰亭集》,众人共举王羲之写序。于是王羲之在微醉中挥毫泼墨,洋洋洒洒而成一篇文章。这就是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而王羲之也被称为“书圣”,自此,兰亭便不再寂寞。
兰亭是文人的憩园,是文化的圣地,这鹅池、流觞亭、小兰亭、御碑亭……每一个景点都充满了文化意蕴,我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在兰亭流连。
王羲之是贤能的,他被众人推举挥笔写序,欣然记下了兰亭周围的风景和众友聚会的欢乐之情。全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书法遒媚劲健,点画富于变化,.重字俱构别体,真不愧为“天下第一行书”。可惜如此一件书法珍品,到了唐时,竟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送进了坟墓,并再也不见。如今所见到的只是后人仿品。
怀着崇敬与拜谒的心情,我审视着兰亭,这里已成为一个书法圣地,每年的三月初三,国内外许多书法家都奔赴兰亭,怀古读胜,追仿永和遗风。漫步于兰亭的山间小径,谁不想沾染这明山秀水的灵气,谁又不想探索书圣通向成功的奥秘?
在鹅池看池内几只白鹅悠然浮于水面,神态从容自若,只是不见当年爱鹅人。鹅池畔边那铁划银钩,势如风云的“鹅”字,相传确是王羲之亲笔所写。过了鹅池桥就是小兰亭,亭旁便是在心底喊了一千次一万次的“流觞亭”了,木雕长窗,走廊环绕,翘角飞檐,古色古香,悬一匾题“曲水邀欢处”。匾下陈列了唐李公麟的《兰亭宴集图》,依稀再现了当年诸人修禊雅集的情景,醉酣狂敢的神态历历在目。
亭前蜿蜒的小溪就是当年的曲水了。水已非昔日之水,但潺潺流淌不息的是千百年来永不停息的情怀。当年他们就是在这弯弯曲曲的溪水边,让酒杯缓缓漂流,停在谁身边,谁就作诗一首,作不出者罚酒三杯。一觞一咏,畅怀俱情,世间恐怕再也没有比这更畅快的事了。
我们都知道王献之学习书法的故事。说的是年幼的王献之练字写完三缸水以后,写了一个“大”字让父亲看,王羲之没说什么,只是在“大”字底下加了一个点,变成了一个“太”字。于是王献之喜滋滋的拿去给母亲看,不料母亲却说“我儿写尽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羞愧难当,自此发愤习字,终有所成,与其父在书法史上并称“二王”。
《兰亭集序》是幸运的,一直被世人捧读吟咏,更被康熙帝御笔临摹。现亭以西,有康熙亲笔“御碑亭”为证。
离开兰亭,已是夕阳西下,暮霭烟云中,兰亭、王羲之、《兰亭集序》都已隐没在车流奔腾的尘世中,我唯一能带走的,只是那一缕古典的情怀,那一腔追晋慕古的心绪。

供电公司 贾文忠 1372128

转自:http://www.xzhwj.com/viewthread.php?tid=244029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