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绍兴之行(四)—兰亭

[游记]绍兴之行(四)—兰亭

2007-07-24    sina.com.cn

绍兴之行(四)--兰亭

第三天去了兰亭--书法圣地,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在那边写下的。到了目的地,就看见写着书法的壁,上面的书法苍劲有力,估计是临摹的王羲之的。门口有一块石头,上面写着“兰亭”两个字。

进了门,我们一路走着,第一个地方就是鹅池

,里面有好多大白鹅,很漂亮,这让我想起“红掌波清波”,据说王羲之特别爱鹅,他每次都会和友人在鹅池边吟诗作赋,练习书法。池边是兰亭的第一块碑,也叫父子碑。相传当年王羲之在碑上刚写下“鹅”字,就接到了皇上的圣旨,于是下面那个字就由他儿子来写,父子碑也由此而来。我仔细一看,两个字的风格的确不同。“鹅”字俊秀飘逸,

“池”工整有力,给人一种不同凡响的感受。旁边还有两个沙缸,可以用木制的毛笔来在沙堆上练字。

过了父子碑,没多远是王羲之做官的地方,里面有很多文房四宝卖,还有书法临摹,还有一个亭叫“墨华亭”,

我还在里面的桌子旁坐了会,过了把书法家的瘾。

接着是曲水流觞,

据说当年王羲之就是在这和友人喝醉酒后写下了书法名作《兰亭序》,里面有二十几个“之”字每个书法笔锋都不同,很让人赞叹。后来王羲之酒醒后再写,居然写不出那样的神韵了。看来偶有空也可以模仿,不是有句话叫“喝孔府宴酒,作天下文章”,没准哪天我也可以“喝曲水流觞,作千古佳作。”

沿着流觞亭,我们到了第二块碑--祖孙碑,是康熙和乾隆在正反面写的碑文。康熙在正面临摹的《兰亭序》,临摹的挺好,只是一个字不是很好--“一”字。不过也有人说因为康熙是一统天下的皇帝,所以不可以有太多变化。我听着,感觉也有道理啊。乾隆的碑文我没仔细看,但是看他的字就可以知道他的确是风流倜傥的。

旁边就是十八缸习字,王羲之培养他儿子王献之就是在这儿让他用水写完十八缸字的。可是王献之不高兴,就说练了一缸水就可以写得很好了,于是王献之母亲让他写个字看看,于是他写了个“大”字,他父亲在下面加了一点,改为“太”字。献之母亲看了后说:“其他都不怎么样,就只有那一点写得好。”王献之听后,很惭愧,于是潜心学习书法,写满十八缸字。这故事听来很不错哦,我后来又看了王献之写的《洛神赋》,

很不错,与他父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完了之后就看到了镇园之碑--兰亭碑,我不懂书法,不知道那高深在哪里,不过看上去好象是很有故事,很奇特的样子。

后来我们玩了竹筏,天哪,我一上去就不敢坐下,一坐下就不敢站起来,哪还敢划呀,就在那舞动着木篙随便比划着。别人的照片

参观了书法艺术博物馆和笔砚博物馆后,我就糊里糊涂出了兰亭,就不让进去了,还没仔细看呢。以后有机会再来重新体会一下兰亭吧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dce7490100091425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